温阳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治疗糖胖病的临床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姜春雪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针灸科)邮编16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温阳灸联合穴位贴敷对寒湿困脾型糖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60例糖胖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接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接受温阳灸及穴位贴敷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糖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5.32±1.21% vs 3.15±0.98%,P=0.003),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温阳灸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糖胖病患者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温阳灸;穴位贴敷;糖胖病的临床研究

正文


计划类别:创新激励。合同编号:CSFGG-2024168.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

当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并存时称为糖胖病。糖胖病患者除血糖代谢紊乱外,还伴有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本课题以温阳健脾为法,观察温阳灸联合穴位贴敷对糖胖病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探讨中医传统疗法对糖胖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249月至20256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经方门诊及中医经典病房中的糖胖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 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指标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t/χ2

P

年龄(岁)

52.37±6.82

51.93±7.15

0.247

0.806

性别(男/女)

16/14

15/15

0.067

0.796

BMIkg/m2

30.25±1.87

29.98±1.92

0.572

0.569

 

1.2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 2 型糖尿病及肥胖诊断标准年龄在 35-65 岁之间,并获得知情同意书,可纳入试验病例;符合中医证候(寒湿困脾型)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年龄在 30 岁以下或 6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合并有心、脑、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精神病患者

3、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4、近 4 周内曾发作过糖尿病急危重症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予糖尿病基础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g 日两次口服);治疗组予温阳灸,每日一次,每次 1 小时+穴位贴敷(药物组成:黄芪 防己 生白术 肉桂 艾叶 花椒 龙眼肉 大黄 茯苓 泽泻 川芎 当归 取穴:神阙穴)治疗,每日一次,每次 6-8 小时,同时指南中生活方式的干预。两组疗程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体重:记录治疗前后体重,计算体重下降百分比。

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

中医证候积分:根据寒湿困脾型症状(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无症状计 0 分,轻度计 1 分,中度计 2 分,重度计 3 分,治疗前后各评估 1 次。

安全性指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如皮肤过敏、胃肠道不适等,并记录其发生情况[2]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体重、腰围、HbA1cFPGPBGTC TGLDL - C、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2两组疗效比较

指标

治疗组(n=30

对照组(n=30

t

P

体重下降(%

5.32±1.21

3.15±0.98

7.843

0.003

腰围变化(cm

-4.37±1.52

-2.15±1.03

5.284

0.009

HbA1c%

6.78±0.92

7.43±1.15

6.372

0.007

FPGmmol/L

4.85±0.76

5.43±0.88

3.142

0.021

PBGmmol/L

7.98±1.05

8.95±1.24

4.273

0.015

TCmmol/L

4.12±0.87

4.78±0.95

4.738

0.012

TGmmol/L

1.65±0.45

2.03±0.52

3.562

0.025

LDL - Cmmol/L

2.34±0.67

2.89±0.75

4.017

0.018

证候积分

8.25±2.37

12.63±3.15

8.372

0.002

 

2.2 安全性比较

如表3,治疗组2例出现局部皮肤红疹(6.67%),对照组3例胃肠道不适(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指标

皮肤红疹

胃肠道不适

总发生率

治疗组(n=30

2

0

26.67%

对照组(n=30

0

3

310.00%

X2



1.141

P



0.091

 

3讨论

温阳灸借助艾草燃烧的温热之力,刺激中脘、天枢等特定穴,可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推动气血运行。穴位贴敷是将由黄芪、生白术等中药制成的贴剂,贴于神阙穴,协同温阳灸,共同发挥温阳散寒、健脾化湿、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3]。综上所述,温阳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困脾型糖胖病,可有效降低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缓解中医证候,且安全性好,为糖胖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新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加, 王倩, 苑浩彬, 唐迎超. 六君子汤加味穴位贴敷治疗脾虚痰湿型糖尿病前期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23, 45 (07): 1150-1155.

[2]韩仲慧, 王存川, 高丽莲, 卿鹏, 林清然, 杨华. 中医技术配合运动饮食治疗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1, 7 (02): 121-125.

[3]赵娜. 穴位贴敷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T2DM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D]. 承德医学院, 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