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光抑素C在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
关键词
血清光抑素C;肌酐清除率;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正文
肾功能损伤是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类型,血糖波动所致肾脏微小动脉血管功能及肾实质损伤是临床主要病因,可导致患者糖尿病肾病并发风险增加,影响临床预后恢复质量,需在临床诊断中对相关病理损伤进行有效筛查,在明确早期肾功能损伤进展情况后,配合临床有效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质量。糖尿病肾病Ⅲ期以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血生化指标变化作为临床肾功能损伤主要诊断指标。Ⅲ期及Ⅲ期以前没有临床表现,生理上表现为肾小球率过滤增高,Ccr不能真正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因此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指标,eGFRcys可用于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有效诊断及筛查[1-2] 。因此,Ccr、eGFRcys差值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本院接诊1型糖尿病合并间断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增高)、血肌酐正常的患者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肾损害1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临床诊断研究,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21年4月。
糖尿病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区间15~40岁,平均(28±2.69)岁,病程(5.25±1.28)年;健康体检者(男8例,女9例),年龄区间18~42岁,平均(29.19±2.11)岁。两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糖尿病组均为确诊1-型糖尿病5年以上患者;间断出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小于0.3g/24h;肾功能提示血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正常;体重指数18.5-23.9kg/m2。(2)对照组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阴性、肾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药物等继发性肾损害因素;(3)肥胖;(4)妊娠。
1.2方法
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样本后行生化检验。血样采集前24h内,正常规律作息,保持良好作息习惯,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夜间22点后禁饮禁食,次日晨起后空腹入院采集外周静脉血行实验室检验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实验室检验结果得出后,利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利用GFR=78.64xCysC-0.964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计算Ccr、eGFRcys差值。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Ccr、eGFRcys差值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组间差异性分析由SPSS24.0统计学软件完成组间差异性分析,如统计结果为P<0.05,则数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年以上病史糖尿病患者,间断出现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提示肌酐、尿素、胱抑素C均正常的情况下,利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利用GFR=78.64xCysC-0.964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cys,计算Ccr、eGFRcys差值,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血生化指标检验对比( ±s)
±s)
| 组别 | CysC(mg/L) | SCr(μmol/L) | Ccr(ml/min) | eGFRcys(ml/min) | Ccr-eGFRcys | 
| 健康组 | 0.75±0.19* | 64.1±1.86* | 108.57±9.54* | 116.7.52±2.31* | -12.6±0.41 | 
| 糖尿病组 | 0.79±0.07 | 57.6±2.61 | 135.65±2.57 | 125.65±1.27 | 15.03±0.61 | 
注:*P<0.05,糖尿病组较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肾脏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发展中国家是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后总末期肾脏疾病(ESRD) 的第二大病因, 其较高的致死致残率给糖尿病患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小,5到10年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糖尿病肾病Ⅲ期以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血生化指标变化作为临床肾功能损伤主要诊断指标。临床上常用血清肌酐(Scr)及Ccr反映肾小球GFR的指标,临床上获取Ccr数据一般采用测血肌酐,通过Ccockcmft-Gault公式有研究〔1,2〕发现肾功能不全时,该方法测定的Ccr比实际GFR高。早期糖尿病(Ⅲ期及Ⅲ期以前)没有临床表现,生理上表现为肾小球率过滤增高,Ccr不能真正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应用99mTc—DTP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精准〔3〕,但操作麻烦,价格昂贵,不利于推广用于无生化及尿检异常的糖尿病患者。
胱抑素 C 表达于所有真核细胞中,不受年龄、 性别、种族、肌肉含量及用药情况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能够完全被肾小球滤过的低分子量蛋白,功能是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能够完全被近端肾小管细胞重新吸收和降解,不会返回到血液中。体循环中仅经过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早期评估肾功能的准确指标。由于其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因此将其用于测定肾功能。多项研究表明,胱抑素 C 是一种较好的早期肾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4-7]。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人群,通过Ccockcmft-Gault公式计算的Ccr低于eGFRcys。而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Ccr高于eGFRcys,Ccr、eGFRcys差值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可见血清胱抑素 C水平在 DN的早期监测中更加敏感,其能够作为临床实践中 DN 的早期监测指标,同时也能够作为鉴别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更能体现早期糖尿病肾小球高滤过病理特征,Ccr、eGFRcys差值可以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无生化及尿检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筛查。
参考文献:
[1]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 》 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0.
[2] Dharnidharka VR,Kwon C,Stevens G. Serum cystatin C is superior to serum creatinine as a marker of kidney function:a meta-analysis〔J〕. Am J Kidney Dis,2002;40(2):221-6.
[3]方炜,张庆怡,钱家麒,等.应用99mTc—DTP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及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1998,14(6):177一180.
[4] 黄志刚,何 訸.胱抑素 C 与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α1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预后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 1 9,20(3):1 8 7-1 9 0.
[5] 马 钧,金 一,王煜芳,等.尿胱抑素 C 在 2 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管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 1 6,3 1(6):1 24-1 2 6.
[6] Elsayed MS,El Badawy A,Ahmed A,et al .Serum cys- tatin C as an indicator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iabetic ne- 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Metab
Syndr,20 1 9,1 3(1):3 74-3 8 1.
[7] 李春梦,张 红,白 妮,等.糖化血红蛋白 A1 c 和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 1 8,47(4):4 15-4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