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细化管理和流程改良的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胃肠镜;清洗消毒;精细化管理;流程改良;质量控制;医院感染
正文
1.引言
软式内镜结构复杂、材质特殊,其清洗消毒工作一直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与难点。任何环节的疏漏,如清洗不彻底、消毒剂浓度不足、终末干燥不充分或二次污染,都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引发严重的交叉感染事件[1,4]。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闭环的质量控制体系至关重要。近年来,精细化管理理念与洗消流程的技术改良已成为提升胃肠镜再处理质量的核心策略,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丰硕。
2.精细化管理在胃肠镜洗消中的应用与成效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并通过数据化、信息化的手段保障执行力度。
2.1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的核心作用
陈小华等[1]的研究表明,应用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能够对每条胃肠镜的清洗、消毒、干燥、使用等全流程进行精准记录与监控。系统通过扫描条码,自动记录操作人员、关键参数(消毒剂浓度、浸泡时间、干燥时间),实现了过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极大提升了人员的依从性,确保了操作的规范性,是精细化管理落地的技术基石。
2.2人员与环境的精细化管控
精细化管理同样体现在对“人”和“环境”的极致优化上。冯惠等[11]的研究证实,对消毒供应室人员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意识。刘莉等[2]强调了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内镜室改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布局设计和流程优化,从物理空间上杜绝了洁污交叉的风险,为高质量的洗消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范玲等[7]和黄娟等[8]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内镜中心。
3.洗消流程的关键环节改良与风险控制
在管理框架之下,对具体洗消流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基于证据的改良,是提升质量的另一关键。
3.1干燥环节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终末干燥不彻底是导致消毒后内镜再污染的主要风险点。刘滨等[6]的研究揭示了了一个常被忽视的风险:用于干燥的压缩空气质量不合格。其研究发现,污染的压缩空气可直接导致胃肠镜生物监测不合格,指出必须将压缩空气质量纳入常规监测范围。这标志着流程改良已从显性环节向更细微、更隐蔽的风险点深化。
3.2集中式管理与自动化设备的优化
杨娟等[3]探讨了软式内镜采取集中清洗消毒和规范化质量管理的效果,证明了专业化、同质化的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标准化流程的执行和质控管理的落实。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应用方面,刘珍如等[4]通过对肠镜消毒效果的监测及风险因素分析,强调了即便使用自动化设备,仍需严格监控其消毒过程的各个环节,不能完全依赖机器,体现了“人机结合”的精细化管理思想。
3.3多因素分析与持续改进
纪学悦等[9]对天津市胃肠道内镜再处理效果进行了多年份的多因素分析,从宏观层面系统性地评估了再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持续改进区域性的内镜洗消质量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4.精细化管理与流程改良的协同效应
精细化管理与流程改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促进、协同作用的统一体。
管理为技术提供保障:信息化追溯系统(精细化管理)确保了每一次消毒剂浓度检测[1,4]、每一次干燥操作[6]都能被记录和监督,从而使流程改良的技术要求能够被严格执行。
技术为管理指明方向:对干燥压缩空气污染[6]、自动化设备风险[4]等技术难题的深入研究(流程改良),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需要重点监控的新关键点,使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共同提升整体质量:刘建华等[5]和赵国金等[10]的研究均证明,基于作业流程再造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和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这正是管理与技术革新协同作用,最终实现质量飞跃的体现。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当前提升胃肠镜清洗消毒质量的最佳实践是构建一个以精细化管理为框架、以流程持续改良为内核的质量控制体系。
该体系通过:
1.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2.精细化理念优化人员、环境和操作;
3.循证方法识别并控制关键技术风险点(如干燥空气质量、设备效能)。
未来,内镜洗消质量控制的研究应继续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如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清洗效果自动识别中的应用、建立更完善的区域性质量监测网络等。最终目标是通过管理与技术的不断创新,构建“零风险”的内镜诊疗环境,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小华,张心怡,何维维,等.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统在胃肠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4,23(10):72-76.
[2]刘莉,李彩霞,林玲,朱等.医院感染管理科在胃肠镜清洗消毒室改造中的作用和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3):472-474.
[3]杨娟,刘明秀.软式内镜集中清洗消毒和规范化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10(36):234-235.
[4]刘珍如,吴安华,豆清娅,等.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肠镜效果监测及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2,28(10):78-82.
[5]刘建华,萧晓霞,曾祥英.基于作业流程再造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辅助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提升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药研究,2024,3(4):158-160.
[6]刘滨,黄小莉,唐玲利,等.内镜干燥压缩空气污染导致胃肠镜消毒失败的原因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2,39(9):719-720.
[7]范玲,刘雪丽.精细化质控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12):163-165.
[8]黄娟,郑里乐,陶洁,等.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广州医药,2023,54(10):68-72.
[9]纪学悦,宁培勇,费春楠,等.2016年-2020年天津市胃肠道内镜再处理评估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21,027(009):1-7.
[10]赵国金,高钦华,史秀花.精细化质控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9):8-11.
[11]冯惠,杨静.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