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杨俊鹏

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

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是当前治疗肺癌的常见方式之一,但术后患者常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疲劳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和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术后症状,影响康复进程。本文综述了早期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早期肺癌;术后症状;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相关性

正文


一、引言

随着肺癌早期筛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以及时发现,并通过手术治疗得到较好的预后。然而,术后患者常常经历不同程度的身体症状,如疼痛、呼吸困难和疲劳等。这些身体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焦虑和抑郁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可能加重术后症状,延缓康复过程。了解术后症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早期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与患者心理状态

2.1术后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

早期肺癌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胸痛等。呼吸困难作为术后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手术切除肺组织或胸腔操作引起的肺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气短,特别是在体力活动后。术后疲劳是另一大困扰患者的问题,疲劳感可能来自手术本身,也可能与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密切相关。胸痛则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是短期的,但对于部分患者,术后胸痛持续存在,甚至引起焦虑情绪的加重。

2.2焦虑与抑郁的心理症状

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肺癌术后患者中普遍存在。术后患者常面临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肿瘤复发的恐惧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种身体不适,都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情绪。此外,抑郁症状也经常发生,尤其是长期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质量下降会加剧患者的消极情绪。研究表明,术后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这些心理症状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密切相关。焦虑和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康复效果。

2.3术后症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术后常见症状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呼吸困难和胸痛是导致术后焦虑的常见因素。研究表明,术后较重的呼吸困难和疼痛感会导致患者产生对未来健康状况的担忧,从而引发焦虑情绪。与此同时,术后疲劳也被认为是导致抑郁的诱因之一,长期的疲劳感可能使患者对生活丧失兴趣,进而产生抑郁情绪。此外,术后症状的加重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关注患者的术后症状并及时干预其心理健康,是改善术后康复效果的关键。

三、焦虑和抑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3.1焦虑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焦虑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研究发现,焦虑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术后康复的速度。焦虑会导致患者产生过度担忧,从而影响其睡眠质量,进而加重术后疲劳感。焦虑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恢复的效率。此外,焦虑情绪还可能使患者在术后治疗过程中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愿进行必要的复查或接受治疗,进一步影响康复效果。

3.2抑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抑郁症状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身体乏力等,术后抑郁症会导致患者的康复进程显著延缓。抑郁情绪可能让患者对术后康复产生消极看法,缺乏恢复的积极性和动力,进而影响饮食、运动和复查的依从性。长期的抑郁状态会导致体力下降,降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或并发症的影响。此外,抑郁症状的持续存在会进一步加重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恶化。因此,对术后抑郁症的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3.3焦虑与抑郁的相互作用

焦虑和抑郁常常并发于早期肺癌术后患者,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焦虑症状可能导致患者过度担忧未来,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进而引发抑郁。与此同时,抑郁情绪的出现又会让患者对治疗和康复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反而加重焦虑感。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的身体功能下降,增加痛苦感受,并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为了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综合干预焦虑与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四、干预措施与治疗策略

4.1心理干预的作用

心理干预在缓解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被广泛应用于术后患者,主要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挑战不合理的负面认知,改善其情绪反应。CBT能够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减轻对术后症状的过度担忧,有助于提高情绪调节水平。放松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技术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的紧张感,减轻焦虑。团体心理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的环境,在集体互动中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和心理安慰,进而促进心理恢复。综合运用这些心理干预手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术后康复。

4.2药物治疗的应用

药物治疗是缓解早期肺癌术后焦虑和抑郁症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中。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舍曲林和氟西汀,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同时对焦虑症状也有积极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阿普唑仑)则可以在短期内帮助患者镇静,缓解术后焦虑。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个体化调整,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副作用,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为了避免单纯依赖药物,药物治疗通常应与心理干预相结合,双管齐下,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4.3社会支持与康复训练

社会支持对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研究显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面对术后挑战的心理韧性。家庭成员的陪伴、鼓励和关爱可以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减少孤独感,并提升其恢复的动力。此外,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与此同时,术后康复训练也是改善患者身体和心理状态的有效途径。通过适度的体力活动,患者不仅可以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还能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提高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的结合,能够为患者的术后康复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五、结论

早期肺癌术后常见症状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密切相关,焦虑和抑郁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延缓术后恢复。因此,及时识别和干预术后症状以及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心理干预、药物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种干预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助于缓解术后焦虑和抑郁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这些干预手段,以提高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道明.中青年早期肺癌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期体力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苏州大学,2024.

[2]周彤.芪冬补肺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气阴两虚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22.

[3]刘雪婷.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益肺散结丸改善肺癌患者症状的真实世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