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引流联合乳没汤灌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谢玉新,姚扬丹,韦华春,王时清通讯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400

摘要

目的:研究负压引流联合中药(乳没汤)灌洗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07月至2024年11月60名诊断为浆细胞型乳腺炎脓肿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负压引流+乳没汤灌洗脓腔治疗,对照组进行负压引流+抗生素治疗,观察愈后乳房的外观形貌,记录手术部位、手术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腔愈合等级、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GQOLI-74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综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负压引流联合乳没汤灌洗与抗生素灌洗在治疗部位及手术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没汤灌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情况显示,乳没汤灌洗组红肿消退时间和脓腔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临床转归更优(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乳没汤灌洗在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亦优于抗生素组(P<0.05)。结论:负压引流联合乳没汤灌洗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患者负担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负压引流;中药乳没汤;抗生素;灌洗治疗

正文


亚健康引起的乳房疾病在人群中占比逐渐增大,以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较高[1]。根据最新的基础调查数据显示,浆细胞型乳腺炎,特别是亚健康引起的浆细胞型乳腺炎已成为女性较为普遍的健康问题[2]。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于未哺乳妇女的乳房炎症性病变,其病变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的扩张及浆细胞浸润[3]。按病情发展的不同,浆细胞性乳房炎大致可以划分为四期: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和瘘管期[4]。其中,第三期脓肿期患者的肿块变软,有起伏感,出现明显的红肿刺痛,可产生脓疡,是外科治疗的关键阶段。目前,脓肿期西医治疗主要采用大切口切开引流联合抗生素疗法,但是存在病程长、易复发、治疗成本高等缺点,甚至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愈后疤痕畸形等[5]。中医对于粉刺性乳痈防治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从女性的月经、激素等方面分析,以疏肝清热、调和消肿为主,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临床上治疗难、容易反复的问题[6]乳没汤作为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解毒排脓的中药,其主要功效是抗炎、免疫调节和促进伤口愈合,既可对局部病变发挥治疗作用,又可全面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因此,二者联用可充分发挥其抗感染和促进愈合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使现有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地发挥。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60例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经负压引流联合乳没汤或抗生素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的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分组:把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脓肿负压引流+抗生素灌洗治疗,实验组给予脓肿负压引流+中药(乳没汤)灌洗治疗2022-2024年入组住院女性患者共60例,使用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类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记录年龄、身高、体重等患者一般资料记录全部患者的手术部位(左右侧)、手术时间、红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一般手术资料。

纳入标准:1)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和《黄家驷外科学》对浆细胞型乳腺炎的临床确诊。成脓期主要症状是乳腺肿物变软,成脓,触之应指,肌肤又红又烫,破溃后排出的脓汁中往往含有青春痘样或脂样物,还伴有发烧、小便赤、便秘、口干口苦、胁痛,舌苔红或红透,舌苔白或细滑。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非以链球菌为主),也有少量的白细胞升高。乳腺区高密度影,界限不清、形态不均匀,其影与触诊值相近。临床上,乳房超声表现为较浅的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突破乳腺皮下脂肪层接近皮肤中心区回声较强,而在周边区域则有微弱的回声[3];(2)无年龄限制的女患者;(3)患者和家人了解研究情况,并同意签字;(4)患者有很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依从性较强。

排除标准:(1怀孕或哺乳的女性;2慢性疾患如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3)同时患有严重心、肾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4)患有其他乳腺病,如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

1.2治疗方法

脓肿负压引流+抗生素灌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浓重负压引流加抗菌治疗,在手术前使用卡片、多媒体和展板等方式将疾病发生的原因、进展和结局、持续时间、手术和术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和紧张,让认识到自身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合作。治疗时,按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切口,抽吸,术后20 ml抗生素的注射器冲洗脓腔,直到乳腺无红肿后拔除引流管。

脓肿负压引流+中药灌洗:实验组采用脓腔负压引流联合中药灌洗治疗,术前准备方法同对照组,患者仰卧于病床上,术中对术区进行常规灭菌,然后用2%的利多卡因作浸润性局部麻醉。选取乳房脓肿起伏较大的部位,采用放射式切口,切口长0.8 cm,用止血钳将皮下剥离,用生理盐水及双氧水清洗脓腔,放置负压引流[5]。告诫患者手术后注意饮食的清淡,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术后用20 ml乳没汤的注射器冲洗脓腔,直到乳腺没有肿胀,将引流管拔出。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采用三级标准:痊愈/好转/失败。脓腔完全闭合,并且术后3个月无复发,乳腺外形正常B超测脓腔0.5cm,为痊愈;脓腔闭合后一个月内再次化脓而需要二次处理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属于好转;在治疗过程中形成新的脓肿或者需要行乳房区段切除术属于失败。术后每日换药记录影像学复查报告和术后3月随访资料作为判定标准。

1.3.2疼痛评分

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量表以10 cm视觉模拟尺为标准,让患者自己标出痛苦程度,由观察者测量其刻度数值0-10范围内的疼痛程度来对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作出直观的判断,方便实施操作。

1.3.3生存质量评分

应用GQOLI-74评分量表,满分100分,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周围环境四个方面加以评定。生理健康维度评定的内容为:身体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劳睡眠与休息日常活动能力药物依赖工作能力等。心理健康维度评定的内容包括: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认知功能、自尊、身体形象等;社会关系维度评定的内容包括:人际交往、社会支持、性生活质量和对个人关系的满意度等;环境维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安全、家庭环境、经济、医疗服务的可得性、交通状况、休闲资源及物理环境等。

1.3.4满意度调查

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对术后3个月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打分非常满意7):治疗效果好于预期很多,疼痛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满意6):治疗效果达到或接近预期,疼痛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一般5):治疗效果还可以,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略不满意4):治疗效果基本达到预期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不满意3):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疼痛和生活质量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善;非常不满意2):治疗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疼痛和生活质量反而不如术前;极其不满意1):治疗效果很差,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和严重的问题。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对主要疗效指标进行Bonferroni校正,显著性阈值调整为P<0.001。效应量计算采用Cohen's d值(计量资料)或Cramer's V值(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资料和手术治疗概况如2.1。其中实验组共纳入30例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3.2±13.0岁,BMI24.1±4.3 kg/m2;术侧为左、右侧各1812名。而对照组也纳入30例患者,其平均年龄为37.9±13.8岁,BMI23.4±3.8 kg/m2,术侧为左、右侧1614名。经t检验χ2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t=1.542P=0.128BMIt=0.675P=0.502,治疗部位左/右分布χ2=0.271P=0.602,对比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手术平均用时为11.9±2.9分钟,对照组手术平均用时为11.1±2.4分钟,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213P=0.230)。实验组红肿消退时间为3.6±1.2天,而对照组红肿消退时间为5.8±0.6天,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5P=0.000,表明实验组的红肿消退要快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天数为8.5±1.1天,对照组为11.7±1.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3P=0.000)。住院费用方面,实验组为3517.1±194.6元,对照组为3863.5±175.1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7,P=0.000

2.1一般资料

组别

年龄

BMI

治疗位置

手术时间

红肿消退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岁)

kg/m2

(分钟)

(天)

(天)

(元)

实验组

43.2±13.0

24.1±4.3

18

12

11.9±2.9

3.6±1.2

8.5±1.1

3517.1±194.6

对照组

37.9±13.8

23.4±3.8

16

14

11.1±2.4

5.8±0.6

11.7±1.3

3863.5±175.1

t(χ²)

1.542

0.675

0.271

1.213

-9.295

-10.073

-7.247

P

0.128

0.502

0.602

0.230

0.000

0.000

0.000

2.2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详见2.230例实验组患者痊愈2790%、好转310%、无失败0%,总有效率为100%30例对照组患者痊愈1240%、好转1343.3%、失败516.7%,总有效率为2583.3%。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疗效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22.46P<0.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实验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无失败病例,而对照组失败率为16.7%,显示出实验组在降低治疗失败风险方面的显著优势。总有效率的差异(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3.3%)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

2.2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临床疗效n%

合计

χ²

P


痊愈

好转

失败




实验组

2790.0

310.0

00.0

30

22.46

<0.001

对照组

1240.0

1343.3

516.7

30

合计

29

16

5

60



2.3疼痛和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疼痛评分为5.3±1.0分,对照组为5.7±0.9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8P=0.06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评分为1.5±0.6分,对照组为2.6±1.1实验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7P=0.000),说明实验组能更有效的降低疼痛。治疗前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65.9±4.9分,对照组为65.5±4.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0P=0.690。治疗后实验组评分为86.2±4.7分,对照组为76.1±5.1分,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t=8.028P=0.000),表明实验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继续观察组内变化:实验组疼痛评分5.3±1.0分下降为1.5±0.6分,生活质量评分65.9±4.9分提高到86.2±4.7分;对照组疼痛评分5.7±0.9分下降到2.6±1.1分,生活质量评分65.5±4.1分提高到76.1±5.1分,各组在疼痛、生活质量上均有显著改善P0.05以上数据详见2.3

2.3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疼痛评分(VAS

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5.3±1.0

1.5±0.6*

65.9±4.9

86.2±4.7*

对照组

5.7±0.9

2.6±1.1*

65.5±4.1

76.1±5.1*

t

-1.878

-4.697

0.400

8.028

P

0.065

0.000

0.690

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满意度比较

2.4数据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表示满意,实验组满意度评分为6.6±0.7,对照组为5.7±1.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00)。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实验组评分标准差较小(0.7 vs 1.1),表明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更集中且普遍较高,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干预效果不满意。

2.4患者满意度评分

组别

满意度评分

实验组

6.6±0.7

对照组

5.7±1.1

t

3.845

P

0.000

3讨论

由生活方式的改变引起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使得乳腺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种类型疾病的病程长,且易反复,不易痊愈,其治疗费用也比较高,容易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对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乳没汤的核心配伍(乳香与没药)源于中医经典药对,其在外科领域的系统应用与推广,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外科正宗》[7]。该书虽未直接以乳没汤命名方剂,但其记载的多个治疗疮疡肿痛、瘀血阻滞的名方(如乳香定痛散)均以此药对为关键组成部分,奠定了后世乳没汤类经验方的组方基础。现代临床在继承古法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治理念不断优化加减,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尤其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术后康复治疗中。

本研究所用乳没汤组成包括:乳香、没药、防风、知母、陈皮、木通、川芎、香附、甘草、当归、贝母、薏苡仁、金银花、瓜蒌皮、瓜蒌仁、橘叶。全方以乳香、没药为君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辅以防风祛风止痛,知母清热泻火,陈皮理气化痰,木通通络利湿,川芎活血行气,香附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诸药,佐以当归养血活血,贝母、瓜蒌仁、瓜蒌皮清热化痰散结,薏苡仁利湿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橘叶疏肝理气、专入乳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效。

该方剂采用中药煎药机制备,即按照标准剂量称取各味药材后,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使用自动煎药机进行加热煎煮,确保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保证药物稳定性。煎煮完成后所得药液可用于灌洗或口服,具有操作规范、疗效确切的优势。

乳没汤不仅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解毒生肌的功效,还能加速溃疡的愈合,适用于各类疼痛性疾病及症瘕积聚的治疗。同时,现代研究发现其还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因此其主要成分乳香和没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蔡窈等提出通法理念,强调疏通气血对疾病康复的意义,与乳没汤的药理机制一致[8]。李玲等也指出个体化辨证施治有助于提高疗效,增强依从性[9]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比较了中西医实验组与西医对照组在术后康复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恢复速度、经济性、疼痛管理、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而言,实验组不仅显著提高了治愈率并降低治疗失败风险,还使红肿消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在疼痛控制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组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GQOLI-74评分显著增加,实验组改善幅度更大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防治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7,10]。中医认为本病属乳痈乳癖范畴,病机多为气滞、痰凝、血瘀,治疗常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为主,旨在消肿止痛、排脓生肌防止复发[11,12]。乳没汤作为临床常用方剂,主要成分乳香、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效,配合辨证加减,可有效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13]。现代研究逐步将中医药与微创技术相结合,探索更加综合的治疗模式。负压引流技术通过持续吸引,清除创面渗液、减少死腔、促进肉芽生长,已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脓肿期或术后创面较大者[5,14,15]。何柳等[16]报道了浆乳方联合乳房成形术及持续负压灌洗治疗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显示其在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本研究采用乳没汤灌洗联合负压引流,不仅发挥了中药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借助负压技术加速创面愈合,同样提升术后恢复质量。结果显示该联合方案在总有效率、症状缓解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表现良好,提示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乳没汤灌洗联合负压引流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中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符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方向。未来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为规范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参考文献

[1]阮明辉,姜龙,辛宇,et al.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广州医药,2025,56(1):56-61.

[2]程嘉慧,刘玲琳.浅谈中医内外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4,30(6):162-4.

[3]吴猛,刘秀香,李春志.浆细胞性乳腺炎知多少[J].妇儿健康导刊,2024,3(21):12-4.

[4]胡轶雁.中西结合疗法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0):61-3.

[5]李海滨,沈玲.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03):52-4+8.

[6]冯秀梅,高峰清,马纹蕊.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乳房毁损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21,(009):051.

[7]陈实功,胡晓峰.外科正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03.352.

[8] 易堂玉秦.中医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2,(9).

[9]李玲,任劲松,任宇珂,et al.任劲松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总结[J].亚太传统医药,2024,20(12):115-8.

[10]黄慧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浆液性乳腺炎的疗效[J].名医,2024,(14):57-9.

[11]范瑜红,邱根祥,方佳.中医辨证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举偶[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12):1870-1.

[12]杨美宁,王芳.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25,38(01):151-4+60.

[13]蔡窈,易维真.从“通法”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辨治[J].中国处方药,2023,21(02):149-52.

[14]陈慧,叶谋瑶,何中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24,19(3):287-90.

[15]张元魁,胡婷婷.置管负压引流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1.

[16]何柳,廖明娟,蔡彦韬,et al.浆乳方联合乳房成形术及持续负压灌洗技术治疗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9,15(3):5.

课题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负压引流+中药(乳没汤)灌洗治疗浆乳(脓肿期)临床研究》课题编号:GXZYB202204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