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在甲状腺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覃美忠,李芬,吴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

目的分析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在甲状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干预方式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和研究组(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干预前后,比较两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E)]、应对方式[中文版应对方式问卷(MCMQ)]及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研究组尿管留置、颈部引流管留置、总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E、MCMQ中面对评分及QLQ-C30评分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屈服、回避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可改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指标,提高心理弹性,促进积极应对,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甲状腺癌;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

正文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2]。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切除病灶,且该病具有分化良好、恶性程度较低等特点,手术根治率较高[3]。然而,部分患者对甲状腺癌及手术治疗认知较低,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术后恢复[4]。有效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生理不适,还能在心理层面给予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患者为核心出发点(一点),从生理康复与心理支持两个源头(二源)制定适应性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5]。本文旨在探究其在甲状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4月至2025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2)年龄18~75岁;(3)于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4)预计生存期>3个月;(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肿瘤者;(3)发生转移者;(4)精神异常或沟通障碍者;(5)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6)长期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史者;(7)既往放化疗史者;(8)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9)酗酒、药物滥用史者。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见表1

1一般资料比较[±s,n(%)]

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病程(年)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临床分期

I

II

研究组

50

2856.00

2244.00

45.16±10.35

2.04±0.53

115.48±16.72

87.63±9.25

3060.00

2040.00

常规组

50

3162.00

1938.00

43.24±11.68

2.07±0.55

113.78±16.45

88.04±9.57

3366.00

1734.00

χ2/t


0.372

0.870

0.278

0.512

0.218

0.386

P


0.542

0.386

0.782

0.609

0.828

0.534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包括:术前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癌及治疗相关知识,术中监测生命特征,并与手术操作相配合;术后关注创口状况,指导饮食、用药及创口护理,定期开展病情评估;患者出院时,给予其康复方面的建议和复诊指导。

研究组实施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1)组建护理团队。该团队由主治医生、专科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构成。所有成员均接受人格分型知识、沟通技巧、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等培训。(2)开展人格类型评估。根据问卷结果来判定患者的人格类型,制定针对不同人格类型的护理措施。(3)实施护理方案:a领袖型:此类患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在护理过程中,以专业的态度向患者介绍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尊重其自我意识和决策能力。在沟通中,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疾病信息和治疗护理方案选择,让患者参与决策过程。b完美型:此类患者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对自身疾病和护理质量要求较高,详细为患者讲解甲状腺癌的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康复要点等,确保信息准确、全面。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消除其疑虑,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和流程,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误。c助人型:此类患者善良、乐于助人,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与其他病友建立互助关系,组织一些简单的病友互助活动,让患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肯定患者的助人行为和善良品质。d和平型:此类患者性情温和、追求和谐,可能因不愿麻烦他人而压抑自身不适,自主能力较弱,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引导患者关注自身需求,及时表达。e思考型:此类患者偏好深度思考,注重知识获取。护理人员应为其准备专业、详尽的甲状腺癌资料,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交流时,给予充足时间阐述想法,耐心解答疑问。f自我型:此类患者情感丰富,注重自我感受,对自身疾病较为敏感。耐心倾听患者想法,并给予理解,在患者倾诉过程中,认真倾听,不打断,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g欢乐型:此类患者乐观开朗,缺乏疾病危机感,治疗依从性差。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危害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计划,督促其遵守。h忠诚型:此类患者对规则和权威较为依赖。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治疗流程及护理计划,让患者清楚了解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增强其安全感。及时回应患者的疑问和需求,增强其信任感。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承诺,做到言出必行,让患者放心。i成就型:此类患者好胜心强,注重自身成就和价值。了解患者在患病前的工作和生活成就,在与患者交流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明确康复目标和阶段性成果,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就。干预前后,评估各指标。

1.3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记录患者尿管留置、颈部引流管留置、总卧床及住院时间。(2)心理弹性: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E[6]评估,量表含坚韧、力量、乐观3维度,分别1384条目,以04分计,总分100分,分高,心理弹性高。(3)应对方式:用中文版应对方式问卷(MCMQ[7]评估,量表含屈服、回避、面对3个维度,分别578条目,以14分计,各维度分与态度成正比。(4)生活质量: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8]评估,量表含身体、情感、认知、社会、角色5个维度,各维度均100分,分高,生活质量高。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尿管留置、颈部引流管留置、总卧床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尿管留置

颈部引流管留置

总卧床

住院时间


研究组

50

9.14±1.30

55.74±5.85

10.20±2.36

4.54±1.23


常规组

50

16.25±4.54

69.78±22.63

16.16±4.59

5.86±0.98


t


10.646

4.247

8.166

5.935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心理弹性比较

干预后,两组CD-RISE评分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心理弹性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n

坚韧

自强

乐观

研究组

干预前

50

24.36±2.61

16.51±1.75

5.04±0.82


干预后

50

37.22±3.84*

23.25±2.41*

10.17±1.21*

常规组

干预前

50

24.78±2.74

16.34±1.58

5.08±0.86


干预后

50

33.05±3.59*

21.11±2.35*

8.46±1.14*

t干预前组间



0.785

0.510

0.238

P干预前组间



0.434

0.611

0.812

t干预后组间



5.609

4.495

7.273

P干预后组间



<0.001

<0.001

<0.001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下同

2.3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两组屈服、回避评分较干预前降低,面对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低于/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4应对方式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n

屈服

回避

面对

研究组

干预前

50

15.12±1.43

20.66±2.14

17.39±1.85


干预后

50

6.84±1.02*

9.78±1.49*

26.95±2.13*

常规组

干预前

50

15.35±1.47

20.29±2.06

17.75±1.92


干预后

50

8.76±1.26*

12.21±1.58*

24.33±1.83*

t干预前组间



0.793

0.881

0.978

P干预前组间



0.430

0.381

0.330

t干预后组间



8.375

7.912

6.597

P干预后组间



<0.001

<0.001

<0.001

2.4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QLQ-C30评分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5

5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n

身体

情感

认知

社会

角色

研究组

干预前

50

47.86±4.69

55.63±5.58

49.25±4.84

50.33±5.28

52.48±5.36


干预后

50

64.22±6.51*

67.13±6.81

62.85±6.43*

69.73±7.13*

71.32±7.21

常规组

干预前

50

48.12±4.73

55.96±5.62

48.86±4.77

50.77±5.36

52.91±5.47


干预后

50

60.18±6.25*

62.25±6.53

59.11±6.16*

64.19±6.87*

63.43±6.93

t干预前组间



0.276

0.295

0.406

0.414

0.397

P干预前组间



0.783

0.769

0.686

0.680

0.692

t干预后组间



3.165

3.657

2.970

3.956

5.579

P干预后组间



0.002

<0.001

0.004

<0.001

<0.001

3讨论

随着生活压力增大及生活节奏加快,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甲状腺癌患者常伴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护理配合度,进而增加手术风险,影响预后效果[10,11]。选择合适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甲状腺癌预后效果。

本文显示,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临床指标时间较短,CD-RISE评分较高。说明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可改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指标,提高心理弹性。这可能是因为该模式深度契合循证护理与精准医学理念,可针对不同人格类型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这种基于人格特征的精准干预,显著提升了护理措施的适配性与依从性,从而加速患者临床康复进程。此外,该模式通过疾病信息推送,降低患者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和治疗过程,减少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引导患者关注自身需求,及时表达并纾解不良情绪,同时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密切关注和及时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增强疾病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患者心理弹性。

研究数据显示,实施干预后,研究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常规组,而面对、QLQ-C30评分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证实,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可促进甲状腺癌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该模式高度贴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护理团队通过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制定出极具适配性的干预计划,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认同感与配合度,促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在健康宣教环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性格,灵活运用个性化的沟通方式讲述疾病知识,这种差异化的引导模式,不仅能帮助患者打破对疾病的认知盲区,建立科学的疾病观,还能通过重塑心理韧性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身体机能的康复进程显著加快,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管理可改善甲状腺癌患者临床指标,提高心理弹性,促进积极应对,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卫婷,王煜,赵伊丽.个性化优质护理对甲状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8):985-989.

[2]Xia C,Dong X,Li H,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2022:profiles,trends,and determinants[J].Chin Med J(Engl),2022,135(5):584-590.

[3]郭晓东,王艳,李平,等.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6):745-748.

[4]刘倩文,杨薇薇.基于艾宾浩斯健康教育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老年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4,31(5):322-328.

[5]黄淑敏,李雯.基于人格分型的"一点二源适应性护理"对高血压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4,14(5):85-88.

[6]Connor K M,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 HDavidson Resilience Seale(CD-RISC)[J].Depess Anxiety,2003,18(2):76-82.

[7]沈晓红,姜乾金.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701例测试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18.

[8]Aaronson NK,Ahmedzai S,Bergman B,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a 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5):365-76.

[9]林卫,蒋宵宵,孔祥东,等.心理疏导护理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6):2477-2479.

[10]王晶,陈亚琳,王晓彬,等.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24,41(10):1618-1621.

[11]胡英,徐燕,韩雪,等.协同护理指导下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甲状腺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310-1313,13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