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及效果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方法;效果
正文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指患者的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呼吸道部位遭受侵袭所导致的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疾病,其传播渠道主要为飞沫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也是重要途径[1]。患者治疗不及时,就可产生并发症等不良后果。这种常见疾病,易流行于聚集环境,有极大危害,其特点在于潜伏期比较短、传染性极强和传播快等。一旦出现防控不力,就可导致感染的局部甚至大规模发生,对威胁公众健康[2]。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有效防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把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医院所收治的呼吸科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案为依据分成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6:22,患者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平均(57.78±3.90)岁;对照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8:20,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75岁,平均(57.78±3.55)岁。两组资料有较高可比性,P>0.05。
1.2方法
采取常规治疗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包括呼吸科常规治疗方法、饮食、环境管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模式,以对照搜集及时并上报,院内分析每周一次,针对明确的病情,实施有效干预。②隔离要及时。院内隔离是针对严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患者症状轻微可选择居家隔离,确保病情不扩散;在医院病房和非病房的消毒必须严格,对患者所用设备和物品必须严格消毒,医护人员佩戴口罩,以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3]。③接种疫苗要按时。防治药品和相应疫苗要备足,对接种疫苗好处要大力宣传,动员无病患者尽早接种,使患者群体能增强自身免疫力,预防发生和传播疾病。④开展健康教育。要通过讲座、健康咨询和宣传手册发放等途径,实行健康教育全方位化,让人们尽量不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讲究个人卫生,培养健康生活习惯,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升。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数据并开展x2、t检验,P<0.05,两者差异可比较。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
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上,观察组(6.25%)比对照组(22.92%)明显要低(P<0.05),见下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n(%)]
| 组别 n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发生率 | 
| 观察组 48 2 0 0 0 1 3(6.25) 对照组 48 7 1 1 1 1 11(22.92) χ2 5.316 P 0.021 | 
2.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在满意度上,观察组(95.83%)比对照组(75.00%)明显要高 (P<0.05),见下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n(%)]
| 组别 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 
| 观察组 48 26 20 2 46(95.83) 对照组 48 9 27 12 36(75.00) χ2 8.306 P 0.004 | 
3讨论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有繁多种类,但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经常以呼吸系统疾病被误诊,影响诊治,疾病蔓延难以及时阻断。只有防治措施针对性强,其发病率才可有效降低。这需要从监管和教育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对疾控机构要加强监管。疾控中心组织医院、社区和卫生防疫机构,对这一疾病开展的早期检测和隔离,使疾病免于传播和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使其自我保护力得到增强,以免这一疾病得到流行和传染。本研究结果是:在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上,观察组(6.25%)。
总之,只要防治措施针对性强,可有效防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项工作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戎,林晓,陈芙蓉,李萌.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及效果[J].中外医疗,2021,40(12):55-57.
[2]苏珂.研究公共卫生管理在呼吸道传播传染性疾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探析[J].名医,2019,(12):111+114.
[3]康煜.研究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