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多功能穿刺枕在桡动脉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多功能穿刺枕;穿刺成功率;护理干预
正文
动脉血气分析是评估急危重症患者呼吸功能与代谢状态的重要手段,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及纠正酸碱失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桡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易于压迫止血、周围无重要神经血管等优点,被推荐为动脉采血的首选部位[2]。然而,桡动脉血管细、易滑动,尤其是对于新手护士而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不仅延长采血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影响抢救时机[3]。目前国内外虽已有一些桡动脉穿刺辅助工具,但多数存在适用人群有限、操作复杂、舒适度差等问题[4]。尤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对手腕固定和血管暴露的需求差异显著,现有设备往往难以兼顾成人与儿童的不同解剖特点,导致其推广受到限制[5]。此外,部分辅助工具材质坚硬、透气性差,长时间使用易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压红或不适,影响患者配合度。为此,本研究基于临床实际需求,设计了一款适用于成人与儿童的多功能穿刺枕,旨在通过人体工学优化手腕固定与血管暴露方式,提高穿刺效率与患者舒适度,为临床护理提供一种新型、实用的辅助工具,进一步提升桡动脉穿刺的标准化和人性化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赣州市立医院急诊科接受桡动脉采血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需行桡动脉采血或置管、手部无畸形、残缺,桡动脉搏动明显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桡动脉硬化扭曲;不配合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桡动脉穿刺方法:患者取舒适体位,手臂自然伸展,护士直接进行穿刺采血。
1.2.2观察组
使用自制多功能穿刺枕辅助穿刺。该穿刺枕由乳胶支撑垫和科技布固定带组成,设计有45°斜面、成人指套固定带与小儿手掌固定带。使用时,将患者手腕置于斜面上,使腕关节背屈45°,通过固定带稳定手臂与手掌,充分暴露桡动脉后进行穿刺。
1.3观察指标
(1)一次穿刺成功率是指穿刺针首次刺入桡动脉后即成功采集到满足检验要求血量的概率,该指标能直接反映穿刺技术的精准性与辅助工具的有效性。(2)采血时间为操作全过程的耗时,精确计时从皮肤消毒开始,至成功采集到足量动脉血、拔出针头为止,该指标用于评估操作效率及工具对流程的优化程度。(3)标本合格率的判定综合了直观观察与实验室分析,合格的动脉血标本需满足颜色鲜红、自发性涌出等视觉特征,并经血气分析仪确认其氧分压(PaO₂)、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等关键参数位于可信区间内,该指标关乎后续诊疗决策的准确性。(4)患者满意度通过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进行量化评估,问卷内容涵盖穿刺疼痛程度、心理紧张度、对护士操作的信任感及总体舒适度等多个维度,满分10分,该指标是从患者角度评价技术接受度和人文关怀效果的关键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n=30)n(%)/x̄±s]
| 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统计值 | P值 | 
| 年龄(岁) | 58.7±15.3 | 61.2±14.8 | t=-0.645 | 0.522 | 
| 性别(n,%) | χ²=0.185 | 0.335 | ||
| -男 | 18(60.0%) | 17(56.7%) | ||
| -女 | 12(40.0%) | 13(43.3%) | ||
| 病情(n,%) | χ²=1.24 | 0.266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11(36.7%) | 10(33.3%) | ||
| 心力衰竭 | 9(30.0%) | 10(33.3%) | ||
| 脓毒症 | 6(20.0%) | 7(23.3%) | ||
| 其他 | 4(13.3%) | 3(10.0%) | 
2.2穿刺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P<0.05),平均采血时间大幅缩短(P<0.01);标本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得分明显更高(P<0.01),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穿刺效果比较[(n=30)n(%)/x̄±s]
| 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P值 | 
| 一次穿刺成功率(%) | 73.3 | 96.7 | <0.05 | 
| 采血时间(s) | 45.6±8.2 | 28.3±5.1 | <0.01 | 
| 标本合格率(%) | 80.0 | 96.7 | <0.05 | 
| 患者满意度(分) | 7.2±1.3 | 9.1±0.8 | <0.01 | 
2.3不良事件
两组均未发生血肿、感染等穿刺相关并发症。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自制多功能穿刺枕可显著提高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标本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该工具的综合优势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操作效率及患者体验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首先,在结构设计方面,本穿刺枕采用经过科学计算的45°斜面设计,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该角度能够自然引导腕关节处于理想背屈位,多项研究已证实这一角度为桡动脉穿刺的最佳角度,可有效拉直桡动脉血管段,减少血管滑动,显著提升穿刺成功率[6]。与传统徒手固定方式相比,该设计显著降低了因患者不自主移动或操作者疲劳导致的穿刺偏差,尤其有利于低年资护士快速掌握标准化操作。本装置整合了可调节的成人指套与小儿手掌固定带,通过灵活的调节机制适应不同人群的解剖特征,成功解决了现有辅助工具适用人群单一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一枕多用”[7]。这一特点使其在患者结构多样的临床科室(如综合医院急诊科、儿科及ICU)中具有显著优势。在材料选择上,本穿刺枕体现了舒适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内芯采用高弹性乳胶材质,柔软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即能够有效稳定穿刺部位,又避免了传统硬质材料可能引起的局部压伤和不适感,显著提升了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舒适度和配合度,外层则选用新型科技布面料,该材料具有透气、防渗液、耐多次清洗及消毒的特性,不仅方便日常清洁消毒、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还支持长期重复使用,有效降低了单次使用成本,契合节能环保的现代医疗理念[8]。本研究结果明确显示,使用穿刺枕后采血时间显著缩短,这说明其通过标准化和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环节,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在分秒必争的急诊抢救环境中,时间的节约对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显著提高和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减少[9],直接减轻了患者的躯体痛苦和心理恐惧感[10]。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不仅体现了其在生理层面的舒适度改善,也反映了心理层面接受度的增强。因此,该工具不仅是一项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深刻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对构建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客观认识到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且所有样本均来源于同一中心,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外推性受到限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开展涵盖不同地区、多种医疗机构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更全面验证其效力和普适性。此外,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桡动脉穿刺场景,该工具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浅表动脉穿刺,如足背动脉穿刺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自制多功能穿刺枕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适用人群广泛的桡动脉穿刺辅助工具。其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护理工作效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兼具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经济性及推广价值。未来将通过进一步研究优化设计并拓展其应用范围,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成凤.血清CysC和GGT水平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0(08):1044-1048.
[2]谭妙娟.鸟巢式护理配合安抚奶嘴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5,4(16):133-137.
[3]孔凡燕.改良式穿刺法桡动脉穿刺在全麻手术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置管中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5,23(16):159-161.
[4]牛茹,王明玲,王凯,等.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J].循证护理,2022,8(24):3379-3381.
[5]李素萍,李智英,王泽丽,等.儿童桡动脉穿刺定位手腕带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2,37(21):51-52.
[6]徐智,王洪翠,沈红飞.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7):91-96.
[7]刘芬,谢巧玉,卢汝华.改良式桡动脉采血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与观察[C]//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关爱生命大讲堂之生命关怀与智慧康养系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全周期视角下的患者心理健康于预策略:筛查、支持与实践专题.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2025:371-372.
[8]戴旭和,沈丹.简易桡动脉穿刺枕垫的设计与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4):190.
[9]谭笑,刘俊红,王宏瑾,等.术后血管并发症相关护理在经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5,4(11):109-111.
[10]张琳琪.儿童动脉穿刺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2,22(11):1618-1623.
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Z2024ZSF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