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sTNFR1、sLOX-1、PARP1水平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情、心功能分级及转归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sTNFR1;sLOX-1;PARP1
正文
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引发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损害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因心功能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死率较高[1]。目前临床多依赖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评估病情,但难以早期反映疾病进展的分子病理机制,也无法精准预测患者转归[2]。sTNFR1、sLOX-1、PARP1均参与炎症反应、血管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三者在慢性肺心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病情、心功能分级及转归的关联性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sTNFR1、sLOX-1、PARP1的临床意义,为慢性肺心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9月至2025年7月我院慢性肺心病患者60例设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研究组符合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3];(2)研究组NYHA分级Ⅱ~Ⅳ级;(3)临床资料完整;(4)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非肺源性心脏病;(2)入组前1个月内存在肺部感染、重症肺炎、急性支气管炎;(3)近3个月内接受过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治疗;(4)存在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研究组年龄45~69(56.87±6.91)岁;男31例,女29例;病情程度:轻度19例,中度26例,重度15例;NYHA分级Ⅱ级17例,Ⅲ级29例,Ⅳ级14例。对照组年龄43~70(58.21±7.06)岁;男33例,女27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清液,经酶法测定sTNFR1、sLOX-1、PARP1水平。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sTNFR1、sLOX-1、PARP1。(2)统计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者sTNFR1、sLOX-1、PARP1。(3)统计研究组不同NYHA分级者sTNFR1、sLOX-1、PARP1。(4)根据患者预后分组,病死者及病情进展分为预后不良、其余分为预后良好,统计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sTNFR1、sLOX-1、PARP1。(5)统计sTNFR1、sLOX-1、PARP1与病情、心功能分级及转归的关联性。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 ±s)描述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s)描述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生化指标对比
研究组sTNFR1、sLOX-1、PARP1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生化指标对比( ±s)
±s)
| 组别 | 例数 | sTNFR1(ug/L) | sLOX-1(ng/L) | PARP1(ug/L) | 
| 研究组 | 60 | 359.63±57.62 | 459.02±98.07 | 7.09±1.46 | 
| 对照组 | 60 | 218.50±35.17 | 110.53±21.37 | 3.98±1.14 | 
| t值 | 16.194 | 26.894 | 13.005 |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2.2不同病情程度者生化指标对比
不同病情程度者sTNFR1、sLOX-1、PARP1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情程度加剧,sTNFR1、sLOX-1、PARP1呈增高趋势(P<0.05)。见表2。
表2不同病情程度者生化指标对比( ±s)
±s)
| 组别 | 例数 | sTNFR1(ug/L) | sLOX-1(ng/L) | PARP1(ug/L) | 
| 轻度 | 19 | 279.41±43.06 | 238.42±47.26 | 5.11±1.28 | 
| 中度 | 26 | 348.52±54.51 | 391.41±81.35 | 6.75±1.19 | 
| 重度 | 15 | 387.76±60.44 | 502.28±101.41 | 8.21±1.50 | 
| F值 | 18.862 | 49.180 | 24.140 |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2.3不同NYHA分级者生化指标对比
不同NYHA分级者sTNFR1、sLOX-1、PARP1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NYHA分级增高,sTNFR1、sLOX-1、PARP1呈增高趋势(P<0.05)。见表3。
表3不同NYHA分级者生化指标对比( ±s)
±s)
| 组别 | 例数 | sTNFR1(ug/L) | sLOX-1(ng/L) | PARP1(ug/L) | 
| Ⅱ级 | 17 | 281.32±42.25 | 240.31±46.15 | 5.07±1.14 | 
| Ⅲ级 | 29 | 350.41±53.63 | 387.34±79.24 | 6.83±1.31 | 
| Ⅳ级 | 14 | 379.95±61.33 | 498.71±106.32 | 8.19±1.61 | 
| F值 | 15.101 | 42.043 | 21.285 |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2.4不同预后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60例患者中16例预后不良,44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者sTNFR1、sLOX-1、PARP1较预后良好者高(P<0.05)。见表4。
表4不同预后患者生化指标对比( ±s)
±s)
| 组别 | 例数 | sTNFR1(ug/L) | sLOX-1(ng/L) | PARP1(ug/L) | 
| 预后不良 | 16 | 383.74±59.51 | 482.60±95.52 | 8.62±1.72 | 
| 预后良好 | 44 | 264.11±40.18 | 257.68±68.13 | 5.89±1.38 | 
| t值 | 8.915 | 10.116 | 6.338 |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2.5相关性分析
sTNFR1、sLOX-1、PARP1与病情程度、NYHA分级、预后显著正相关(P<0.05)。见表5。
表5相关性分析
| 项目 | sTNFR1 | sLOX-1 | PARP1 | |
| 病情程度 | r值 | 0.370 | 0.389 | 0.351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
| NYHA分级 | r值 | 0.342 | 0.352 | 0.318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
| 预后 | r值 | 0.531 | 0.418 | 0.322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
3讨论
慢性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肺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情进展隐匿且预后差异显著,临床亟需精准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4]。当前临床评估多依赖影像学检查与心功能分级量表,虽能直观呈现器官形态与功能状态,但难以早期捕捉疾病病理生理进程中的细微变化,也无法为预后判断提供量化依据[5]。因此,挖掘与慢性肺心病病情进展、心功能损伤及预后紧密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TNFR1、sLOX-1、PARP1高于对照组,证实慢性肺心病患者上述指标较正常水准显著增高。sTNFR1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其水平升高本质是机体对慢性炎症反应的代偿性调节,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期存在肺组织慢性炎症,炎症因子持续激活免疫细胞,促使sTNFR1大量释放以中和过量肿瘤坏死因子,避免炎症反应过度损伤肺组织与心肌细胞,但上述指标的异常升高也间接反映了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提示病情处于进展状态。
不同病情程度与NYHA分级患者的指标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三者的临床价值,随着病情加剧与心功能分级升高,sTNFR1、sLOX-1、PARP1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与疾病进展的病理逻辑相符。sLOX-1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在慢性肺心病病程中,肺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缺氧、炎症因子刺激,其表面sLOX-1表达上调,加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与代谢,引发血管内皮损伤与脂质沉积,进而加重肺血管重构与右心负荷,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sLOX-1水平升高可作为肺血管损伤与心功能下降的重要标志。而PARP1的升高则与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密切相关,慢性缺氧与炎症反应可诱发心肌细胞内活性氧大量生成,激活PARP1参与DNA损伤修复,但若损伤持续存在,过度激活的PARP1会消耗大量辅酶Ⅰ,导致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加剧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心功能进一步衰退。
预后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患者sTNFR1、sLOX-1、PARP1高于预后良好者,且三者与预后呈显著正相关,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量化指标。sTNFR1持续升高表明炎症反应长期活跃,会持续损伤肺与心肌组织,增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风险;sLOX-1过高则提示肺血管重构与内皮损伤较严重,肺循环阻力难以通过常规治疗有效控制,进而影响心功能恢复;PARP1异常升高表明心肌细胞损伤超出自身修复能力,心肌收缩功能持续下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降低,最终导致预后变差。
综上,慢性肺心病患者sTNFR1、sLOX-1、PARP1异常增高,且与病情程度、NYHA分级、预后紧密相关。
参考文献:
[1]张芳,马国庆,何旭林,等.Tei指数联合血清Gal-3、LCN-1对慢阻肺并发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24,29(1):40-43,47.
[2]范莉莎,陈峰,俞红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定量CT肺功能参数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心电与循环,2024,43(1):39-43,47.
[3]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2):966-969.
[4]常晓铁,文博,宋宝珠,等.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指标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23,32(5):329-332.
[5]俞祥洲,程文,张正国.血清胱抑素C、B型利钠肽、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慢性肺心病预后预测价值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4,29(1):24-27,34.
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GZ2024ZSF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