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鲍红柳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

目的:探究予以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骨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n=75,常规护理干预组)与观察组(n=75,心理护理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更高,下床活动时间更短,疼痛缓解时间更优,住院时间更短(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心理状态、症状/不良反应以及社会/家庭状况得分均得到显著提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而观察组患者缓解程度更优,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表现出一定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这一现象得到显著改善,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得分提升,疼痛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下降明显,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心理护理;四肢骨折;疼痛

正文


四肢中某一部位出现骨折为骨折中的常见情况,多发生在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以后,如摔伤、其他外伤等。在受伤后患者将会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肿胀、活动受限或畸形的情况[1]。四肢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身体损伤,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治疗,在治疗与康复期间因患肢疼痛、长时间住院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恐慌、失眠等[2]。基于此,本文将探析予以四肢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对比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疼痛等级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研究通过,2021年1月-2022年1月为本次研究区间,选择本院在该时间段内收治的15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将患者进行排序,其中单号作为对照组(n=75),双号作为观察组(n=75)。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37例、38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67岁,年龄均值为(49.65±2.07)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所致:28例,高处跌落所致:23例,跌倒摔伤所致:21,其他原因:3例骨折部位:上肢:35例,下肢: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36例、39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68岁,年龄均值为(50.17±2.34)岁,骨折原因:交通意外所致:29例,高处跌落所致:21例,跌倒摔伤所致:22,其他原因:3例骨折部位:上肢:36例,下肢: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患者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上肢骨折(例)

下肢骨折(例)

男(例)

女(例)


观察组

75

36

39

25-68

50.17±2.34

35

40

对照组

75

37

38

27-67

49.65±2.07

36

39

t

-

0.205

0.216

0.165

0.145

0.194

0.176

P

-

0.682

0.624

0.683

0.691

0.649

0.698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四肢骨折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新鲜骨折伤;2)认知能力良好,沟通能力良好3)知晓本次研究全过程,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中途退出研究的情况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且有认知障碍,无法与其正常沟通交流2)心、肝、肾功能存在严重损伤者;3)依从性不佳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4)血液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即根据患者四肢骨折类型采取护理措施,常见的如下:(1)肱骨干骨折:评估疼痛等级,并根据患者疼痛情况予以相应的止痛药物,叮嘱患者必须遵医嘱服用。另外还需要借用三角巾等设施将患者患肢上托,进而减少患处水肿的情况,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在复位固定后,应当尽早指导患者开始手指、腕关节的屈伸活动,包括肩关节的内收以及外展活动,并随着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逐渐增加活动量,促使患肢康复,避免肩关节萎缩等并发症[3]2)股骨颈骨折:因患者骨折的情况需要尽可能避免移动或搬运患者,即使需要进行搬运也需要注意保护患者患肢,避免因移动造成新的损伤。同时在患者卧床期间需要在两腿之间放置枕头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于术后1周逐渐开始行走练习等。3)桡骨骨折: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团练,即手指的屈曲与伸直,并且进行前臂肌肉的锻炼,肩部的内收与外展等,避免出现肩手综合征。4)胫骨和腓骨骨折:指导患者尽早进行趾间以及足部关节的屈曲与伸直活动,以及四头肌、髂骨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同时避免在膝关节伸直时旋转大腿,增加患者骨不连的风险[4]。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运动量,并开始下地行走。

观察在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的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干预:(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SAS、SDS表测定患者心理状况,解患者不良情绪严重程度。(2)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由高年资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长,带领其他护理人员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收集整理以往四肢骨折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类骨折的护理要点,制定详细的心理护理干预计划。且心理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最终目标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恢复。(3)心理护理干预。①沟通: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安慰,与患者建立信任,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并聆听其感受和需求,帮助患者释放焦虑和压力。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四肢骨折的知识,让患者了解骨折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增强治疗信心。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帮助患者了解治疗进展和预期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情绪疏导: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尤其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可以采用心理支持、渐进式肌肉松弛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积极参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让患者感受到自我控制和自我治疗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安慰抚慰:适当的身体接触如紧握患者双手予以其康复的信心与力量,同时采用温暖的话语,营造温馨的氛围,可以给患者带来安慰和抚慰,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和疼痛,减轻痛苦和焦虑,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社交支持: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减轻孤独和无助感。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增强社交支持,帮助患者从疾病中走出来。康复指导: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自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关注患者需求: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提供相关的辅助服务,如音乐疗法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且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困扰,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

1.3 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躯干功能、心理状况、症状/不良反应、社会/家庭状况为判定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d、护理后3d、护理后6d的VAS评分变化情况。4)采用SAS、SD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配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显示,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不如观察组患者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d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分)

下床活动时间(h)

疼痛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75

98.52±2.34

65.45±1.44

1.20.19

14.21.52

对照组

75

82.25±2.15

78.25±1.21

2.70.18

22.32±2.77

t

-

11.625

11.258

12.053

13.02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无明显不同(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详见表3。

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项目

护理前

 

t

 

P


观察组(n=75

对照组(n=75


躯干功能

34.75±2.65

34.25±1.80

0.125

0.785

心理状况

35.98±3.18

35.34±2.24

0.231

0.684

症状/不良反应

36.46±3.27

35.81±4.45

0.123

0.656

社会/家庭状况

28.14±2.37

27.45±2.15

0.152

0.615

总生活质量

131.78±11.34

130.94±10.25

0.143

0.652

续表:

项目

护理后

 

t

 

P


观察组(n=75

对照组(n=75


躯干功能

52.52±6.28

36.23±6.76

15.325

0.000

心理状况

50.25±5.34

39.68±5.35

15.052

0.000

症状/不良反应

55.28±6.48

40.28±6.25

16.251

0.000

社会/家庭状况

49.64±8.15

37.56±6.34

16.625

0.000

总生活质量

211.34±10.25

151.55±23.58

16.825

0.000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VAS评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不同(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VAS得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4

4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VAS评分 (

组别

例数

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1d

护理后3d

护理后6d

观察组

75

8.12±1.15

6.98±1.05

4.26±0.15

1.17±0.34

对照组

75

8.25±1.13

7.75±1.01

6.11±1.11

5.21±0.75

t

-

0.815

7.256

10.948

17.802

p

-

0.637

0.001

0.000

0.000

2.4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抑郁倾向(P>0.05),在护理干预后均出现好转,但观察组更佳P<0.05),详见表5

5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75

67.82±2.61

22.75±3.34

62.43±3.51

24.45±2.41

对照组

75

67.52±3.45

48.52±2.48

61.81±3.48

49.34±2.58

t

-

0.628

11.156

0.623

12.368

p

-

0.501

0.000

0.577

0.000

 

3. 讨论

见的四肢骨折类型:1)肱骨干骨折:肱骨是上臂骨中较大的一根,肱骨干骨折是指在肱骨干部位发生的骨折,常见于肘部或上臂中段处。即发生于股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踝上2cm段内的骨折。该类型骨折多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部,致使患者肱骨干出现骨折或是因跌倒时手部或手肘部位着地,着地所产生的外力以及身体倾斜出现的剪式应力共同作用之下,致使患者形成螺旋形或斜形骨折。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臂疼痛、肿胀,若存在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情况,患者表现为患肢垂腕畸形等。临床护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因骨折、软组织损伤、肌肉痉挛、患肢水肿而出现疼痛感,以及疾病可能存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5]2)桡骨骨折:桡骨是前臂中较细的一根骨,桡骨骨折常见于手腕或前臂骨折,多由手臂外侧着地或受到重击引起。在骨折后患者会出现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以及腕关节功能障碍,腕部压痛明显。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可能存在外周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3)股骨颈骨折:股骨是大腿骨,颈部是与骨干相连的部分,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多由跌倒或受到外力暴力引起。临床怔住哪个表现为下肢活动受限,并在骨折后数日疼痛感加重。在护理干预时需要注意患者可能因骨折、牵引或石膏固定的原因存在躯体活动障碍,同时因软组织损伤以及长期卧床而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6]4)胫骨和腓骨骨折:胫骨和腓骨是小腿的两根长骨,骨折多发生在小腿的下三分之一处,常由足部受到剧烈扭伤或受到重击引起。患者在出现该类骨折后患肢肿胀、疼痛感强烈,无法站立与行走。且在骨折处会出现明显的畸形,通常还会出现软组织损伤。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可能出现外周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同时还有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潜在并发症。四肢骨折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与康复干预,受疾病的影响患者可能存在大量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效果。若能在康复护理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则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52±2.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25±2.15)分,下床活动时间(65.45±1.44)h显著早于对照组(78.25±1.21)h,疼痛缓解时间(1.26±0.19)d显著优于对照组(2.71±0.18d,住院总时长(14.21.52d显著短于对照组(22.32±2.77d,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后躯干功能心理状况症状/不良反应、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1d、护理后3d、护理后6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优(P<0.05)。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倩.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6):186-189.

[2] 刘爽.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1):57-59.

[3] 陈咏霞.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42.

[4] 张蕊,刘瑞. 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5):177-179.

[5] 梁丽霞,任雪丽,傅青. 术前心理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6):85-88.

[6] 徐江,丁莹,杨志金,等. 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3):146-15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