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谢玉兰

江西省于都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江西 赣州 342300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MHD患者(2024年12月-2025年5月),奇偶数法划组,即对照组(奇数者,实行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偶数者,实行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各35例,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SMC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予以MHD动静脉内瘘患者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效果显著。


关键词

思维导图模式;自我管理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正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以血液体外引流、净化、回输为主要流程,可部分替代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存周期[1]。动静脉内瘘是MHD首选血管通路,具有血流量理想、长期使用率高等应用优势,在MHD治疗期间,应高度重视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以此充分满足治疗需求,降低并发症风险。常规护理模式下,主要通过口头护理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但患者普遍存在健康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护理教育效果有限,容易影响动静脉内瘘功能,导致各类并发症高发[2]。选定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工具,利用简洁、层次分明的关键词展示复杂、无序的护理教育内容,帮助患者构建记忆链接,可强化患者理解、记忆,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效果[3]。现对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的实践应用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70MHD患者,时段:202412-20255月,奇偶数法划组,即对照组(奇数者)、观察组(偶数者)各35例,两组男女比例20/15例、19/16例,年龄38-7556.89±7.02)岁、40-7456.40±7.11)岁,透析时间3-207.65±2.04)个月、4-187.72±2.08)个月,左侧/右侧上肢造瘘例数为26/9例、27/8例,组间对比呈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MHD适应症;(2)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内瘘功能良好;(3)认知、视听、语言功能正常;(4)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排除标准:(1)免疫指标异常;(2)既往有血栓栓塞病史;(3)患有感染性疾病;(4)有精神疾病史。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教育,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动静脉内瘘情况,定期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患者咨询提问,口头讲解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要点,如自我监测内瘘功能、避免造瘘肢体剧烈活动、做好感染防护等,间隔2-3周宣教1次,干预6个月。

观察组:实行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干预6个月,具体如下。1)准备阶段:构建护理教育团队,由专科护士长担任组织,选拔3名骨干护士为组员,选定“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思维导图模式”等关键词检索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流程,共同绘制思维导图。(2)落实自我管理教育①基础知识宣教:借助口头讲解、模型演示、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自体动静脉内瘘作用原理、手术方法、日常护理要点,强调动静脉内瘘维护的重要性,引起患者重视;②术后早期护理:造瘘术后早期,严密观察造瘘处及造瘘侧肢体情况,提醒患者自我监测有无感染、渗血等异常情况,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休息时抬高术侧肢体,坚持做握拳动作,促进内瘘成熟;③穿刺后护理: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穿刺点按压止血方法,叮嘱患者自我监测针眼处有无渗血情况,避免内瘘处碰撞、受压;④日常生活护理:通过现场示范、科普视频等形式,帮助患者掌握内瘘监测方法,指导患者每日自测内瘘血管震颤情况,若出现杂音消失、减弱情况及时就医,叮嘱患者日常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在造瘘侧肢体进行测血压、采血、输液等操作,避免佩戴饰品,注意肢体保暖,避免造瘘侧肢体剧烈活动、提重物;⑤功能锻炼指导:在内瘘成熟后,鼓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利用握力球进行训练,用力握球5s后放松,重复10次,每日3-5组,逐步增加握球力度和时间,指导患者进行手臂抬举训练,缓慢平举造瘘侧肢体,直至肩部高度,顺时针/逆时针缓慢转动手腕,各10次,每日2-3组。

1.3观察指标

1)以自我管理能力量表(SMC)为评估工具,涉及用药管理、透析自我管理、心理健康、饮食控制、生活自理能力5个维度,各维度标准分100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以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为评估时间[4]

2)研究统计并发症情况,如动静脉内瘘感染、血栓形成、内瘘狭窄、动脉瘤等。

3)干预6个月后,实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主观、口头评定“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或“不满意”,对比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行X2检验,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自我管理能力

详见下表。

1对比组间各维度SMC评分(±sn35,分)

组别

用药管理

透析自我管理

心理健康

饮食控制

生活自理能力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57.98±4.36

82.60±3.97

57.25±5.60

81.90±3.75

59.80±4.12

83.49±4.02

59.43±4.25

81.40±3.97

58.39±4.41

82.69±3.85

对照组

58.22±4.41

75.02±4.11

56.97±5.80

74.65±3.88

60.24±4.08

75.60±4.11

58.90±4.28

74.35±3.80

58.84±4.60

76.02±3.71

t

0.229

7.848

0.249

7.949

0.449

8.119

0.520

7.590

0.418

7.380

P

0.820

0.000

0.804

0.000

0.655

0.000

0.605

0.000

0.677

0.000

2.2并发症情况

详见下表。

2对比组间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n

感染

内瘘狭窄

血栓形成

动脉瘤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5

00.00

12.86

00.00

00.00

12.86

对照组

35

25.71

12.86

12.86

12.86

514.29

X2

-

-

-

-

-

4.557

P

-

-

-

-

-

0.033

2.3护理满意度

详见下表。

3对比组间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5

1851.43

1645.71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1542.86

14 40.00

617.14

2982.86

X2

-

-

-

-

5.714

P

-

-

-

-

0.017

3.讨论

MHD动静脉内瘘患者存在疾病负担重、治疗周期长等特点,动静脉内瘘是患者重要的“生命通道”,具有感染风险低、长期使用率高、医疗成本低等应用优势,在治疗期间,动静脉内瘘护理尤为重要,将会对患者透析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常规护理教育,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患者普及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知识,这种灌输式的单项信息传递模式,导致患者理解、记忆难度较大,同时,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宣教能力也会对宣教质量产生影响[5]MHD动静脉内瘘患者认知特点、理解能力出发,实施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对复杂、无序的护理进行梳理、总结,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和关键词呈现给患者,可理清护理人员宣教思路,加深患者理解、记忆及掌握情况,以此全面提高健康教育效果[6]。本研究中,干预后实施各维度SMC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处于更高水平,对比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更低,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在于:构建护理教育团队,小组依据动静脉内瘘护理流程、护理现状及相关文献资料,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可保证护理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7]。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高度重视患者自我管理提升,强化基础知识宣教,针对术后早期、穿刺后各个护理环节进行分阶段宣教,优化日常护理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规范患者自护行为,以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8]

综上所述,在MHD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中,实行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自我管理教育成效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且该护理模式能够获得患者满意、认可。

参考文献:

[1]徐娟,李花.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阶段性干预结合知信行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4):169-172.

[2]李玉娟,张睿,王玮.思维导图指导的LEARNS模式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04):28-31.

[3]焦伟娜,张红娟,陈春霞.基于思维导图的个体化护理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9):1273-1274.

[4]张于,姚苗苗,王慧.思维导图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16):3002-3006.

[5]李婷,王艳,徐玲,等.基于信息化的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上肢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3,37(10):1844-1847.

[6]沈燕,沈伟.思维导图引导多维度阶段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01):178-181+185.

[7]周涛,何姝,汤雪,等.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8):148-151.

[8]董萌萌.视频联合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4):1506-1508.

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GZ2024ZSF4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