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心卫生院慢性病(如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卢娟

新立中心卫生院 404300

摘要

目的:分析基层中心卫生院慢性病(以高血压为例)患者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行为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基层慢性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某基层卫生院建档管理的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智能药盒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及家庭支持系统构建。通过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药物治疗依从性,以血压达标率(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MMAS-8平均得分(6.8±1.2)显著高于对照组(5.1±1.5),依从性好比例达76.2%(vs对照组38.1%,P=0.011);血压达标率为61.9%(vs对照组28.6%,P=0.029),收缩压与舒张压降幅分别达18.7mmHg和10.2mmH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卫生院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多维度行为干预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基层卫生院;护理干预依从性

正文


高血压是基层卫生机构中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在国内患病率呈不断攀升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4》的统计数据,18岁及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9.8%,但其控制成功率仅为16.9%。基层卫生院是慢性病管理前沿阵地,肩负着对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核心工作。但由于病人治疗依从性差而造成血压控制不过关的现象尤其明显,具体表现在擅自停药,不规律地监测血压以及不坚持非药物治疗。过去的研究数据显示,通过社区加强的护理干预措施,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可以提高38.7%,同时收缩压也能平均降低12.3mmHg。该研究以基层卫生院情景为主线,量化分析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以期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1月至202412月期间,在某基层中心卫生院建档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2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年龄40-75岁;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1.73m²);继发性高血压;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两组基线资料(P>0.05),见表1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指标

干预组(n=21

对照组(n=21

t/χ²

P

年龄(岁)

58.2±7.6

59.1±8.2

0.39

0.698

病程(年)

6.8±3.2

7.1±3.5

0.28

0.781

合并糖尿病比例

38.10%

42.90%

0.12

0.729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每月1次门诊随访、血压测量及基础用药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个性化健康教育:采用5A”模式(评估、建议、达成共识、协助、安排随访),每月开展1次小组教育(每组6-8人),内容涵盖高血压病理机制、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预防。

用药依从性管理:为患者配备智能药盒(内置服药提醒功能),护士每周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服药情况,对漏服者进行即时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如每日快走30分钟),联合营养师设计DASH饮食方案(钠摄入<2.3g/d,钾摄入>4.7g/d)。

家庭支持系统构建:组织家属参与护理培训,教授血压监测技术及应急处理流程。

1.3观察指标

药物治疗依从性: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得分≥6分为依从性好,<6分为依从性差。

血压控制达标率:以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为达标标准,连续3次随访达标视为控制成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

2.1药物治疗依从性

干预组MMAS-8平均得分(6.8±1.2)显著高于对照组(5.1±1.5),依从性好比例达76.2%16/21),较对照组的38.1%8/21)提升38.1个百分点(P<0.05)。见表2

2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

组别

依从性好(例)

依从性差(例)

依从性好比例(%

χ²

P

干预组

16

5

76.2

6.43

0.011

对照组

8

13

38.1

2.2血压控制达标率

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为61.9%13/21),较对照组的28.6%6/21)提高33.3个百分点(χ²=4.76P=0.029)。干预后干预组平均收缩压下降18.7mmHg(从152.3±12.4mmHg降至133.6±9.8mmHg),舒张压下降10.2mmHg(从94.5±8.7mmHg降至84.3±7.2mmHg),降幅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

组别

达标(例)

未达标(例)

达标率(%

χ²

P

干预组

13

8

61.9

4.76

0.029

对照组

6

15

28.6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层卫生院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通过采用智能药盒、家庭参与和个性化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干预组成功地将MMAS-8的得分提高了1.7分,并且有76.2%的人表现出良好的依从性。与国外研究报告中的ARB类药物依从性(65%)相比,这一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优越性。在血压管理上,干预组的达标率超过了60%,其收缩压的下降幅度为18.7mmHg,这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收缩压降低≥20mmHg”的目标非常接近。

机制方面,加强护理干预,以多维度的行为干预突破依从性障碍,一是智能药盒和定期随访构成科技加人文的双重提醒体系降低漏服率;二是DASH饮食和运动处方对血管内皮功能的直接改善和外周阻力的减少;三是家庭支持系统填补了基层卫生院人力不足这一缺陷,组建了24小时监护网络。值得注意的是,干预组非药物依从性(如限盐、运动)达标率达85.7%,印证了生活方式医学等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翁菲,王君娟.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慢性病管理干预护理后的康复效果探讨[J].康复,2024(2).

[2]李芬.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

[3]刘爽.乡镇卫生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C]//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金洲乡卫生院,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