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MiR-27a-3p,miR-182-5p表达鉴别诊断骨肿瘤良恶性及与其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骨肿瘤;miR-27a-3p;miR-182-5p;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
正文
基金项目: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GZ2024ZSF536)
骨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其中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倾向,患者预后较差,尽管影像学技术(如CT、MRI)不断进步,但其对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有限,且良恶性鉴别的特异性不高。病理活检虽是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患者接受度低,临床应用受限[1]。因此,寻找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用于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nt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具有作为诊断、预后标志物的潜力。其中,miR-27a-3p被报道在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抗凋亡[3];而miR-182-5p在部分肿瘤中低表达,可能发挥抑癌作用[4]。然而,两者在骨肿瘤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临床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骨肿瘤患者组织中miR-27a-3p和miR-182-5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骨肿瘤良恶性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5年1月至2025年8月于信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骨肿瘤,并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n=35)和恶性组(n=3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分型、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资料。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骨肿瘤;经核素骨扫描、CT等检查排除远处转移;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代谢性骨病;非普通型骨肉瘤(如皮质旁骨肉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ECOG评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
1.2样本采集与RNA提取
术中采集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立即置于液氮中冷冻保存。采用miRNeasy RN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提取总RNA,使用NanoDrop™1000分光光度计检测RNA纯度与浓度(A260/A280比值介于1.8–2.0为合格)。
1.3 qRT-PCR检测miRNA表达
使用逆转录试剂盒(武汉Servicebio)将RNA反转录为cDNA。采用TaqMan探针(赛默飞)进行qRT-PCR反应。反应条件:95℃预变性10 min,95℃10 s,60℃1 min,共40个循环。以U6 snRNA作为内参基因,采用2−ΔΔCt法计算miR-27a-3p和miR-182-5p的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如下:GAPDH:上游5′-GGAGCGAGATCCCTCCAAAAT-3′,下游5′-GGCTGTTGTCATACTTCTCATGG-3′;miR-27a-3p:上游5′-CACGCAATCTCTCTGGCG-3′,下游5′-CCAGTGCAGGGTCCGAGGT-3′;miR-182-5p:上游5′-ACACTCCAGCTGGGTTTGGCAATGGTAGAACT-3′,下游5′-TGGTGTCGTGGAGTCG-3′;U6:上游5′-CTCGTTCGGCAGCACA-3′,下游5′-AACGCTTCACGAATTTGCGT-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采用Kendall’s tau-b分析miRNA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35)x̄±s
| 特征 | 良性组 | 恶性组 | P值 | 
| 年龄(岁) | 45.2±12.3 | 47.8±11.5 | 0.351 | 
| 性别(男/女) | 18/17 | 20/15 | 0.637 | 
| 肿瘤大小(cm) | 4.5±1.8 | 5.2±2.1 | 0.128 | 
2.2 miRNA表达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恶性组miR-27a-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01),而miR-182-5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良性组(P<0.001),见表2。
表2 miR-27a-3p与miR-182-5p在良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n=35)x̄±s
| miRNA | 良性组 | 恶性组 | P值 | 
| miR-27a-3p | 1.02±0.31 | 3.45±0.87 | <0.001 | 
| miR-182-5p | 1.98±0.54 | 0.76±0.22 | <0.001 | 
2.3 ROC曲线分析
结果显示:miR-27a-3p、miR-182-5p及两者联合鉴别骨肿瘤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82、0.79和0.89,联合检测效能最优(P<0.001),见表3。
表3 miR-27a-3p与miR-182-5p鉴别骨肿瘤良恶性的ROC曲线分析
| 指标 | AUC | 95%CI | 灵敏度 | 特异度 | P值 | 
| miR-27a-3p | 0.82 | 0.72–0.92 | 80.0% | 77.1% | <0.001 | 
| miR-182-5p | 0.79 | 0.68–0.90 | 74.3% | 82.9% | <0.001 | 
| 联合检测 | 0.89 | 0.81–0.97 | 85.7% | 88.6% | <0.001 | 
2.4 miRNA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miR-27a-3p高表达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显著相关(P<0.01,P<0.001);miR-182-5p低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不良预后相关(P<0.05,P<0.01,P<0.001),见表4。
表4 mi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参数 | miR-27a-3p(r) | P值 | miR-182-5p(r) | P值 | 
| TNM分期 | 0.412 | <0.001 | -0.385 | <0.001 | 
| 淋巴结转移 | 0.378 | 0.002 | -0.351 | 0.004 | 
| 分化程度 | 0.336 | 0.006 | -0.302 | 0.012 | 
| 肿瘤大小 | 0.214 | 0.062 | -0.248 | 0.035 | 
2.5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27a-3p高表达和miR-182-5p低表达是恶性骨肿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
表5影响恶性骨肿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变量 | β | SE | OR(95%CI) | P值 | 
| miR-27a-3p高表达 | 0.87 | 0.32 | 2.39(1.28–4.45) | 0.006 | 
| miR-182-5p低表达 | -1.02 | 0.35 | 0.36(0.18–0.72) | 0.004 | 
| 淋巴结转移 | 1.15 | 0.41 | 3.16(1.41–7.08) | 0.005 | 
| TNM晚期 | 0.94 | 0.38 | 2.56(1.22–5.39) | 0.013 |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miR-27a-3p和miR-182-5p在骨肿瘤良恶性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具有明确的表达趋势:miR-27a-3p在恶性骨肿瘤中显著高表达,而miR-182-5p则明显低表达,不仅有助于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属性,更提示二者在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进一步分析显示,miR-27a-3p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等不良病理特征呈正相关,说明其可能作为一种致癌基因(oncomiR),通过负向调控抑癌基因FBXW7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从而加速肿瘤进展和转移[5]。相反,miR-182-5p的低表达则与肿瘤侵袭性增强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miRNA)在正常情况下参与抑制肿瘤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其表达下调则导致这些生理控制机制失效,进而促进恶性表型的形成[6]。在诊断效能方面,单独检测miR-27a-3p或miR-182-5p已显示出较好的鉴别能力,AUC值分别达到0.82和0.79。而将两者联合检测后,AROC显著提高至0.8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5.7%和88.6%,显著优于单一指标检测,说明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推广潜力。此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miR-27a-3p高表达和miR-182-5p低表达均是影响恶性骨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受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传统因素的干扰,这为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分子依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证实:miR-27a-3p和miR-182-5p在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异常与肿瘤恶性程度及临床进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在骨肿瘤良恶性鉴别中表现出优异的诊断性能;同时,它们作为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有望在未来用于辅助临床决策,如手术时机选择、辅助化疗方案制定及术后随访策略优化等。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为骨肿瘤的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临床转化价值。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验证,并深入探索其下游靶基因及信号通路机制,为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震,杨明,戚荣丰.骨肿瘤影像组学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2024,37(05):538-542.
[2]王梦慧.微小RNA-30a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25,38(16):184-188.
[3]牛静静,张文桃,畅靖嘉,等.miR-27a-3p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4,37(08):641-648.
[4]韩晓丽.miR-182-5p靶向CBX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肺腺癌的机制研究[D].承德医学院,2025.
[5]张怀斌.miR-27a-3p靶向FBXW7调控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22.
[6]胡晓舒,李川,王娜,等.miR-182-5p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J].医药论坛杂志,2024,45(16):1681-1685+16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