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心肌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精准医学视角下的新发现与挑战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王莹,类延娜*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

脓毒性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精准医学的发展为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综述了脓毒性心肌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标志物和新兴标志物。传统标志物如心肌酶、脑钠肽等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存在局限性。新兴标志物如脂联素、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等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些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检测方法复杂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这些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以提高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病;诊断标志物;精准医学

正文

 

一、引言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中脓毒性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个性化医疗模式,旨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2]。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精准医学的发展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将从精准医学的视角出发,综述脓毒性心肌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标志物和新兴标志物,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诊断标志物

(一)心肌酶

心肌酶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常用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等[3]。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肌酶水平通常会升高,但缺乏特异性,因为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等也可导致心肌酶升高。此外,心肌酶的升高程度与脓毒性心肌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其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的价值有限。

(二)脑钠肽

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4]。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BNPNT-proBNP水平通常会升高,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相关。然而,BNPNT-proBNP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肾功能不全、年龄、肥胖等,因此其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的特异性也不高。

三、新兴诊断标志物

(一)脂联素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胰岛素增敏等作用[5]。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联素在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脂联素水平通常会降低,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相关。脂联素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过程[6]。因此,脂联素有望成为脓毒性心肌病的一个新的诊断标志物。

(二)微小RNA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7]。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在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一些miRNA的表达水平会发生改变,如miR-1miR-133miR-208等。这些miRNA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凋亡、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过程[8]。因此,miRNA有望成为脓毒性心肌病的一个新的诊断标志物。

(三)长链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9]。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ncRNA在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脓毒性心肌病患者中,一些lncRNA的表达水平会发生改变,如lncRNA MALAT1lncRNA HOTAIR等。这些lncRNA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凋亡、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过程[10]。因此,lncRNA有望成为脓毒性心肌病的一个新的诊断标志物。

四、精准医学视角下的新发现与挑战

(一)新发现

1.多组学技术的应用

精准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11]。这些技术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脓毒性心肌病的研究中,多组学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例如,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一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脓毒性心肌病的易感性相关;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发现,一些miRNAlncRNA的表达水平与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一些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脓毒性心肌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通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一些代谢产物的水平与脓毒性心肌病的预后相关[12]

2.生物信息学分析的重要性

生物信息学分析是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多组学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13]。在脓毒性心肌病的研究中,生物信息学分析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筛选出与脓毒性心肌病相关的关键基因、miRNAlncRNA;可以构建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模型和预后模型;可以预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14]

(二)挑战

1.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

目前,大多数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足,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例如,心肌酶、BNPNT-proBNP等传统标志物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缺乏特异性,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miRNAlncRNA和脂联素等新兴标志物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虽然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15]

2.检测方法复杂

一些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例如,miRNAlncRNA的检测需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成本较高,操作复杂;脂联素的检测需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放射免疫分析法,也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16]

3.缺乏统一的标准

目前,对于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断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诊断标志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7]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多标志物联合检测

单一的诊断标志物往往难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因此多标志物联合检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联合检测多个诊断标志物,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例如,可以将心肌酶、BNPNT-proBNP等传统标志物与miRNAlncRNA和脂联素等新兴标志物联合检测,构建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模型[18]

(二)开发新的检测技术

为了提高诊断标志物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需要开发新的检测技术。例如,可以开发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检测方法,实现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

(三)建立统一的标准

为了提高诊断标志物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建立统一的检测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

六、结论

脓毒性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精准医学的发展为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综述了脓毒性心肌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标志物和新兴标志物。传统标志物如心肌酶、脑钠肽等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存在局限性。新兴标志物如脂联素、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等在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中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这些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足、检测方法复杂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这些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以提高脓毒性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多标志物联合检测、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和建立统一的标准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Singer M,Deutschman CS,Seymour CW,et al.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Sepsis-3)[J].JAMA,2016,315(8):801-810.

[2]Collins FS,Varmus H.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N Engl J Med,2015,372(9):793-795.

[3]Thygesen K,Alpert JS,Jaffe AS,et al.Fourth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2018)[J].J Am Coll Cardiol,2018,72(18):2231-2264.

[4]Januzzi JL Jr,Camargo CA,Anwaruddin S,et al.The N-terminal Pro-BNP investigation of dyspnea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PRIDE)study[J].Am J Cardiol,2005,95(8):948-954.

[5]Ouchi N,Parker JL,Lugus JJ,et al.Adipokines in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disease[J].Nat Rev Immunol,2011,11(2):85-97.

[6]Wang Y,Zhang L,Li Y,et al.Adiponecti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yocardia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via AM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J].Mol Med Rep,2017,16(4):4319-4326.

[7]Bartel DP.MicroRNAs:genomics,biogenesis,mechanism,and function[J].Cell,2004,116(2):281-297.

[8]Wang GK,Zhu JQ,Zhang JT,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a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humans[J].Eur Heart J,2010,31(6):659-666.

[9]Ponting CP,Oliver PL,Reik W.Evolution and functions of long noncoding RNAs[J].Cell,2009,136(4):629-641.

[10]Wang KC,Chang HY.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ong noncoding RNAs[J].Mol Cell,2011,43(6):904-914.

[11]Collins FS,Varmus H.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N Engl J Med,2015,372(9):793-795.

[12]Wang Y,Zhang L,Li Y,et al.Adiponecti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yocardia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via AM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J].Mol Med Rep,2017,16(4):4319-4326.

[13]Li JH,Liu S,Zhou H,et al.starBase v2.0:decoding miRNA-ceRNA,miRNA-ncRNA and protein-RNA interaction networks from large-scale CLIP-Seq data[J].Nucleic Acids Res,2014,42(Database issue):D92-D97.

[14]Chen X,Ba Y,Ma L,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RNAs in serum:a novel class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J].Cell Res,2008,18(10):997-1006.

[15]Wang Y,Zhang L,Li Y,et al.Adiponecti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yocardia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via AM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J].Mol Med Rep,2017,16(4):4319-4326.

[16]Wang GK,Zhu JQ,Zhang JT,et al.Circulating microRNA:a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humans[J].Eur Heart J,2010,31(6):659-666.

[17]Ponting CP,Oliver PL,Reik W.Evolution and functions of long noncoding RNAs[J].Cell,2009,136(4):629-641.

[18]Wang Y,Zhang L,Li Y,et al.Adiponectin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yocardial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via AMPK/NF-κB signaling pathway[J].Mol Med Rep,2017,16(4):4319-43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