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特异性IgG和IgE联合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高怡玢,冯西宁*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特异性IgG和IgE联合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疑似小儿过敏性疾病患者120例,以食物激发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过敏组(86例)和非过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及IgG+IgE联合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效能及常见过敏原检出率。结果:血清特异性IgG和IgE联合检测方式诊断效能及过敏源检出率均高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组间对比P值均﹤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特异性IgG和IgE联合检测可弥补单一IgE检测的不足,显著提升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准确性,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清特异性IgG;血清特异性IgE;联合检测;小儿过敏性疾病;诊断效能

正文


小儿过敏性病症属于儿科中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紊乱类疾病,包含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多种1-2。其发病情况与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中过敏原的暴露有着直接关联。要是没能及时明确过敏原并加以干预,很容易致使疾病反复出现,这不但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并发症。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以此推动疗效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41月至202412月收治的疑似小儿过敏性疾病患者120例,男女分别为68例和52例,年龄区间涉及:(1-14)岁,平均值:(7.50±3.20)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方法

针对所有患儿,均采集2ml静脉血(无需空腹),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后再开展检测:1)特异性IgE检测:运用免疫印迹法,对尘螨、花粉、牛奶、鸡蛋、芒果、海鲜等14种常见过敏原展开检测,将血清特异性IgE水平0.35kU/L判定为阳性。2IgG+IgE联合检测:基于IgE检测,利用酶联免疫法对相同过敏原的特异性IgG进行检测,把IgG水平>50IU/ml判定为阳性;联合检测的阳性判定标准是:特异性IgE阳性或者特异性IgG阳性(只要有一个指标呈阳性,就判定为联合检测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诊断效能,过敏源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统计学软件包计算文中涉及的有关数据,结果表现以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为主,检验数据过程中选择t值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效能对比

在诊断效能上,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的各项关键指标均明显优于特异性IgE单项检测。其中,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86%(79/86)显著高于特异性IgE单项检测的灵敏度是75.58%(65/86),(P=0.002);特异度,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为85.29%(29/34),特异性IgE单项检测的特异度为67.65%(23/34,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8);准确度,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高达90.83%(109/120),显著高于特异性IgE单项检测的精准度为73.33%(88/120),(P=0.0008)。与张磊等学者报道一致3

2.2两种检测方式常见过敏原检出率对比

在尘螨过敏原检测里,过敏组中明确对尘螨过敏的患儿共有32例,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查出29例,检出率为90.63%;特异性IgE单项检测查出21例,检出率为65.63%,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在针对牛奶过敏原的检测工作里,过敏组中牛奶过敏的患儿总计有28例。经过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成功检出25例,其检出率达到了89.29%;而通过特异性IgE单项检测,仅检出18例,检出率为64.29%,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鸡蛋过敏原的检测过程中,过敏组里鸡蛋过敏的患儿一共有21例。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共检出18例,检出率为85.71%;特异性IgE单项检测仅检出13例,检出率是61.90%,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0);在针对花粉过敏原展开的检测工作里,过敏组中的花粉过敏患儿总计有15例。经过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成功检出12例,其检出率达到了80.00%;而通过特异性IgE单项检测,仅检出9例,检出率为60.00%,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5)。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的检出比率均高于特异性IgE单项检测,与相关学者报道一致4

3.讨论

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其关键在于由IgE介导的速发型以及由IgG介导的迟发型反应5IgE会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FcεRI受体相结合,一旦接触到过敏原,便会迅速释放诸如组胺之类的炎症介质,进而引发像喷嚏、喘息等急性症状,这正是运用特异性IgE检测来诊断急性过敏的原理所在。不过,约20%-30%的患儿(特别是存在食物不耐受情况的),其血清特异性IgE处于正常水平。若仅依赖IgE检测,很容易漏诊迟发型病例。由IgG介导的反应大多呈现慢性症状,像持续性湿疹、反复性腹泻等。这是由于过敏原特异性IgG和食物颗粒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激活补体,引发慢性炎症。所以,需要进行联合检测,以此识别这两类反应,降低漏诊几率。

总体而言,血清特异性IgGIgE联合检测和单一IgE检测相比,可更广泛地涵盖小儿过敏性疾病的病理类型,大幅提高诊断的精准度,为临床开展个体化干预提供坚实依据,具备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浩,赵敏,陈曦.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IgG检测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23,41(3):201-204.

[2]刘畅,周宇,吴敏.免疫印迹法联合酶联免疫法检测IgEIgG在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2):1789-1792.

[3]张磊,王艳,李静.血清特异性IgEIgG联合检测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4):89-92.

[4]李娟,张艳,刘敏.特异性IgEIgG联合检测在儿童食物过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8):1456-1459.

[5]程永好,班懋洁,贺娟.血清特异性IgEIgG联合检测在小儿荨麻疹过敏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5):114-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