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吴翠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本文深入分析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整理,以为尿毒症患者的护理管理提供优化依据。方法:在我院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回顾筛选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并依据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展开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P<0.05)。结论:临床应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多学科协作护理;应用效果

正文


尿毒症是一种患者的肾功能损坏不能产生尿液,导致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水分的肾内科疾病,也是肾病的终末期状态,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过设备将患者血液中的废物及多余水分排除体外,使患者的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得到有效的缓解的过程[1-2]。但是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负面情绪,不利于透析治疗的有序开展因此,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可以整合多学科资源,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通过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身体不适,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为疾病康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分析的60例患者出自2023年1月到2025年1月,观察30患者,年龄区间20~69岁均值为(49.23±3.75)岁30例年龄区间21~68岁均值为(49.86±4.18)岁。两组各项信息经统计软件处理,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显示无较大差异,P值>0.05

1.2方法

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透析护理、健康宣教、预防感染护理、体征监测等。同时,叮嘱出现皮肤瘙痒不能用力抓挠,可以适当涂抹外用药物,并注意修剪指甲,以免皮肤抓破而感染、溃疡。也要做好口腔卫生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可以减少口腔异味。

观察组多学科协作护理:1邀请血液科、营养科、心理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在全面了解患者信息后,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制定护理计划[3-4]血液透析护士负责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操作,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效果、患者反馈,根据相关结果及时对护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照2)透析期间严格按照相关护理规定实施操作,加强透析过程中的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急性并发症,以防止不良事件发生3)患者因为长期患病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时应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血液透析流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尿毒症血液透析面对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和困惑,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患者正确理解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在解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整患者的负性心态,通过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同时,护理护人员还要系统地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管理的各项知识,包括用药方法、饮食调理、康复锻炼等具体内容,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自我护理过程中。4血液透析会影响患者的食欲,甚至造成营养不良现象发生,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机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加强营养物质摄入食用优质蛋白维生素,增强营养供给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5]此外,反复向患者强调血液透析期间严格控制水分摄入的重要性,详细说明水分超负荷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告知患者注意观察水肿、呼吸困难等容量负荷过重的早期症状,指导患者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建议患者使用带刻度的水杯。

1.3观察指标

借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t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体现统计意义P<0.05)。见表1。

1 SAS、SDS评分(x±s)

组别(n=40)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51.15+4.33

29.12+0.83

51.36+1.75

28.12+1.13

对照组

52.16+3.76

33.27+0.25

51.79+2.16

33.25+0.66

t

0.232

6.037

0.274

6.210

p

0.214

0.001

0.103

0.001

3讨论

血液透析技术是当前治疗尿毒症最可靠方法之一,通过专业透析仪器建立体外循环系统,利用半透膜的物理特性,将患者血液中蓄积的尿素氮、肌酐等有害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高效清除,同时将透析液中的有益电解质和缓冲物质补充入血。这一过程能够有效纠正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状态,从而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为等待肾移植或长期生存提供重要保障。但是长时间的血液透析治疗,会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持以往,不利于透析治疗的有序开展。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多学科协作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能通过整合医疗、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服务等资源,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将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进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文中观察组运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数据差异P0.05。表明,多学科协作护理,护理人员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向患者传授透析相关知识、并发症预防措施、用药注意事项等。有效帮助患者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疾病状况,从而消除对疾病的误解和恐惧,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这种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显著,能通过不断优化协作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此外,多学科协作模式还提高了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为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慧,陈卓敏,刘秀娟,等.多学科协作下同伴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通路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刊,2022,57(12):1386-1388.

[2]陈艺延,丁新国,朱昊娟,等.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精益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8):95-98,110.

[3]许世林,刘云,文罗娜,等.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血磷的影响[J].护理学报,2020,27(6):61-64.

[4]赵晨,严莉.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的运动干预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J].新疆医学,2022,53(6):711-714.

[5]杨燕燕.多学科协助模式对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6):645-6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