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3月龄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罗靖侠,王永明,王晓琴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探讨小于3月龄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为早期识别重症高危患儿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125例小于3月龄单纯RSV感染婴儿,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数据及影响学特征。结果:①冬季高发(82.5%),A型占56.0%(70/125),B型占44.0%(55/125);②临床表现以咳嗽(100%)、呼吸急促(67.2%)及湿啰音(92.8%)为主,喘息发生率仅26.4%(33/125);③B型病毒载量高于A型,但临床症状无差异;④血小板显著升高,A型血小板高于B型。结论:小于3月龄婴儿RSV感染以咳嗽、呼吸急促及双肺湿罗音为主要表现,流行季节为冬季。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毒分型

正文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在出生的头两年中,感染率高达90%[1]。研究表明,RSV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感染的病毒株有关[2]。小婴儿RSV感染后常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RSV感染不仅导致婴儿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显著上升,还对家庭和医疗系统造成巨大经济负担[3]。尽管现有的支持性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症状,但目前尚缺乏针对RSV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因此深入了解其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对于改善疾病管理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4]。因此,亟需通过大规模的病例分析来填补这一空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识别高危患儿,从而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小于3月龄婴儿中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信息,为RSV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31月~202412月收住本院小于3月龄明确诊断为RSV感染的婴儿186人,排除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及肠道畸形2人,数据不完整1人,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2人,重复住院1人,百日咳杆菌感染3人,真菌感染2人,其他细菌感染11人,合并其他病毒感染39,共纳入单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5人。纳入标准:(1)年龄<3月龄;(2)接受呼吸道病原检测,明确RSV感染;(3)父母知情同意;(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先天性肺发育畸形;(2)先天性消化道畸形;(3)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异常;(4)重复住院、签字离院或死亡。

1.2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电子病例的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等。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齐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校正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研究期间共纳入小于3月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婴儿186人,排除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及肠道畸形2人,数据不完整1人,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2人,重复住院1人,百日咳杆菌感染3人,真菌感染2人,其他细菌感染11人,合并其他病毒感染39,共纳入单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5人。

2.2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以咳嗽(100%)为主,鼻塞(40%),喘息(26.4%)及发热(20.8%)比例较低,且多为低热(37.5-38.5℃)。肺部体征:以呼吸急促(67.2%)、三凹征(67.2%)、湿罗音为主(92.8%),喘鸣音较少(44%)。合并症:危重症占64%,心功能不全(1.6%)较少。

2.3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

血常规显示以血小板增高,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感染指标CRPPCT在正常范围。胸部X线片示:以肺炎(52.8%)、细支气管炎(41.6%)为主。

2.4不同病毒分型的临床特征

不同呼吸道合胞病毒显示,A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患儿血小板较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高(P0.05),B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毒载量较A型高(P0.05)。两种类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合并症、影像学检查、住院时长及其他检验结果相似(P0.05)。

3讨论

本研究通过125例小月龄RSV感染病例的系统分析,揭示了该人群独特临床-病毒学特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冬季高发(82.5%)与北半球温带地区RSV季节模式一致,这可能与温度、湿度对病毒传播效率的影响有关。

在临床表现方面,所有患儿均出现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双肺湿罗音为主,喘息及发热比例低,喘息及发热比例显著低于儿童(64.7%,P0.01)。这一现象可能与小婴儿气道平滑肌发育不成熟、β受体分布差异相关。

影像学特征显示小月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肺炎及细支气管炎为主,细支气管炎占比达41.6%,显著高于较大婴儿组(28.9%),可能与小月龄患儿气道直径较小黏膜柔嫩,软骨柔软,粘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而致清除能力差有关。

综上所述,小于3月龄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咳嗽、呼吸急促及双肺湿罗音为主要表现,流行季节为冬季。

参考文献

[1]肖洋,杨尚栋,习文,等.2023-2024年西安市某医院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45(6):999-1006.

[2]孙海青,刘辉,娄金丽,等.2023年北京某医院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4,31(6):1084-1090.

[3]罗序鹏.南昌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与气候环境因素相关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部,2024.

[4]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555-9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