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与效果评价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史红蕾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河北邢台 054800

摘要

目的:探讨评价基于循证护理的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4年1月-2024年12月期间接受200例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每组100例。对比两组手术感染发生率、手术护理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消毒管理)以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管理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中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正文


手术室感染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它是致病因子侵袭创伤部位引发的应激反应过程。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防控核心区域,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感染控制与患者预后。良好的手术室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与降低感染的关键,关乎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护理方法存在不足。洪爱军[1]学者指出:循证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与决策方式,将科学管理原理转化为组织行为,融合最佳研究证据、决策者专长与相关方偏好,以实现更优实践结果。因此,本文将在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中应用循证护理来评价效果,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本院20241-202412月期间接受200例手术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921,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7.014.32岁),按照手术类型划分,普通手术20例,骨科手术60例,其他手术2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020,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14.51岁),按照手术类型划分,普通手术20例,骨科手术70例,其他手术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

纳入标准:患者均首次进行手术治疗;知晓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患者在术前已出现与手术部位相关的感染;存在凝血障碍;存在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存在手术禁忌症。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

依据传统模式,按手术室区域划分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并提供对症护理操作。

1.2.2观察组(循证护理):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领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进行成立,组员需通过内部学习和考核筛选,确保具备循证护理能力。

(2)问题分析:小组成员根据患者情况以及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手术室感染防控的关键问题。

(3)循证护理实施:术前给予患者一定心理支持,以一对一模式耐心倾听患者需求,或分享成功案例,以增强治疗信心。再者加强安全管理,需强化感染控制:严格培训护理人员,落实消毒规范,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医患安全。其次,制定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标准,手术室器械清洗须严格依规操作,护士长全程监督,定期核查污染清除成效,动态优化清洗制度,确保器械洁净达标。

(4)建立随访机制: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监测感染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5)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记录感染数据、护理操作流程,实现数据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手术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消毒管理)以及满意度评分。评分都是采用百分百制度,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t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感染率、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

观察组100例感染率0(护理质量(90.67±8.34)满意度(89.72±8.34

对照组100例感染率55%)护理质量(71.51±7.01)满意度(70.89±7.13

x2=5.128 p=0.024)(t1=17.586 p1=0.001)(t2=17.161 p2=0.001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核心区域,承担手术治疗与诊断功能,却也是交叉感染高发地。感染常因操作者消毒不彻底、操作不规范等人为因素引发。因此,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概率很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2]

本次研究效果:通过循证护理后,观察组在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消毒管理)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研究意义。侧重表明了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其原因在于:首先,循证护理小组通过系统分析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结合最新研究证据,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减少感染源头[3]。其次,明确手术器械污染物清除标准,规范消毒流程,确保手术环境无菌。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依从性,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感染风险[4]。且给予患者一定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配合度,间接降低感染风险。最后引入信息技术和建立随访机制,前者,实现感染数据实时监测和反馈,便于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同时,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疏漏。后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感染问题,且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感染防控管理策略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它通过科学的证据支持、规范的操作流程、患者参与及信息技术辅助,形成了全方位的感染防控体系,从而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性以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洪爱军.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9):2389-2391

[2]罗彩霞.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56-56

[3]马勤勤,李艳.手术室感染控制护理小组对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23,47(7):1158-1159

[4]张敏秋.循证医学对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271-2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