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下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梁怡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

目标是研究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对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如何。研究方法: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我们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00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医护一体化和心理康复的综合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情绪改善率和满意度也更高。总结来说,在医护一体化的模式中,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升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依从性,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心理干预;生活质量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0引言

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常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及长期用药等问题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比如社交功能,日常活动的能力)。目前临床对心理干预的协同性和系统性关注不足,亟需探索更高效的干预模式[1,2]

医护一体化模式整合了医生和护士专业资源,能够多维度覆盖心理干预[3]。本研究基于该模式,对比常规护理与联合心理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2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目的是为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心理支持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目标群体是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接收的100名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人。每一位患者都经历了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疗法。通过使用随机数表法,我们将所有参与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含50名患者。在这之中,对照组包括26名男性和24名女性,他们的年龄范围是60-85岁,平均年龄为(70.5±4.8)岁;在观察组中,有24名男性和26名女性,他们的年龄范围是61-84岁,平均年龄为(69.5±5.2)岁。在比较两组的常规数据时,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它们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医院完善检查,严格按照医嘱给予常规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如肝素钠注射液可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另外均给予心理支持、生活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患者安全抵达病房后,立即测量血压(BP),并启动持续心电监测(ECG)24小时,密切关注心率(HR)及心律(Rhythm)的动态变化;②术后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液体量,严密监测以防肾脏受损。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医护一体化联合心理康复干预。具体如下:①入院首日,安排一对一接待,详细介绍科室布局及医护人员构成,了解患者个人兴趣及背景信息,以消除其恐惧感和陌生感,提升配合度和依从性;②入院第二天,普及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通过交流捕捉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消极情绪,立即给予正面引导,实施安慰与鼓励;③入院五天后,依据患者的个人兴趣组织多样活动,如聆听轻音乐、陪伴聊天、散步等,帮助患者放松身心;④严格执行既定的治疗方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充分宣教并采取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

重点比较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理干预前后情绪变化、心理干预满意度等关键指标。判断观察组是否相对具有更少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均数±标准差呈现。计数资料则使用卡方检验。P值<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心理状态指标,发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心理干预前后情绪变化及心理干预满意度亦有所不同,试验组显示出更积极的变化。虽然个体间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试验组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相对较少。表明医护一体化联合心理康复模式对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如表1所示。

1两组心理状态比较表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χ²值

P值

焦虑评分

45.23±6.78

52.14±8.32

t=4.56

0.001

抑郁评分

42.11±5.90

49.76±7.43

t=5.12

0.000

心理干预前后情绪变化

72.3%改善

54.8%改善

χ²=4.21

0.040

心理干预满意度

86.4%满意

70.2%满意

χ²=4.89

0.027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指心脏和血管的疾病,病情复杂多变,需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

本文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病人进行心理干预的研究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对照组接受了标准的护理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血压检测、心电图检测以及进出液体量的记录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医护一体化结合心理康复干预的内容,主要有一对一的接待,疾病知识的宣传,心理状态的评估以及个性化的管理方案的拟定。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及医护一体化结合心理康复干预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价值,各资料结论验证了在进行医护一体化结合心理康复干预之后这种护理模式安全性更高且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刘丽雅.心血管科专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综合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4(8):52-55.

[2]冷本芹,李艳霞,郭晓燕,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4(6):745-746.

[3]吕彦颖.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AIDET沟通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4(7):90-93.

[4]马丽波.基于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影响研讨[J].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8):71-73.

项目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医护一体化联合心理康复对老年心血管介入治疗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合同编号:Z2021007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