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曹琳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民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7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为观察组较少/较短P<0.05;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6.67%,对照组20.00%,P<0.05;施护前SAS、SDS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AS、SDS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运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关键词

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价值

正文


结直肠癌亦被称为大肠,是指源自于大肠上皮的恶性肿瘤,临床中病理类型多为腺癌,仅有极少数患者为鳞癌,我国临床中多数属于直肠癌。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依然较高,每年的新发病例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尤其是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此疾病的发病率高,患者具有大便性状改变、腹痛以及便血等症状,与此同时还可伴随体重减轻、身体消瘦等情况[1]。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优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以及延长生存期有重要价值。现阶段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应用广泛[2]为了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完成以及降低手术风险,做好科学的手术室护理。以下将探究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案,并观察其应用效果。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结直肠癌,术式均为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样本数量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3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最低43岁,最高78岁,均值(62.6±7.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9个月,均值(5.6±0.6)个月。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最低44岁,最高79岁,均值(62.7±7.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个月,均值(5.5±0.7)个月。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对于结直肠癌的疾病判定准则,且通过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2)患者未发生病灶远处转移;(3)患者对研究方案知悉且征得知情同意;(4)相关临床资料完善;(5)意识清晰,认知、语言、听力等各项功能均正常。排除标准:(1)既往具有腹部外科手术史者;(2)罹患精神疾病者:(3)罹患其他重度内、外科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为:术前指导患者完成相关的准备性工作,并深入病房进行访视,详细核对其相关手术信息,耐心解答疑问,了解其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在手术期间做好与手术医生的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器械、物品进行详细清点以及核对,并将患者妥善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为:(1)术前优质护理配合:①术前访视:术前一天深入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详细收集其相关信息资料,并进一步就手术的流程、手术室环境情况、手术人员以及手术中的体位、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还可进行图片展示以及播放视频等手段,帮助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以及掌握基本的手术流程。耐心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进一步了解术前肠道、呼吸以及皮肤等相关准备情况,并给予个体化指导。加强与患者的细致沟通,通过疑问解答和给予关怀支持消除其负性心理;②手术室准备:详细列罗列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应用的药品、器械以及其他耗材,并对于手术器械的质量、安全性以及器械运行状态等进行详细检查;(2)术中优质护理配合:①热情接待:前往病房对患者进行迎接,积极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细致检查患者的相关术前准备工作完善性,与此同时还需对术中需要携带的药品以及相关影像资料进行详细核查。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交流,舒缓其紧张、担忧等负性情绪,提升其手术信心;②体位护理:根据手术麻醉要求合理摆放体位,通常为膀胱结石体位,对于四肢摆放进行适当合理调整,增强其舒适度,与此同时对非手术区域进行保暖遮盖;③器械配合:需要准确了解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相关器械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此同时还应掌握手术设备故障发生时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各类器械、导线进行妥善固定。依据手术医生的操作习惯快速精准的完成相关物品、器械的传递,并在使用完毕后进行及时准确回收;④巡回护理配合:加强护理巡视,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与此同时及时报告相关生命体征指标的波动情况,密切观察尿量,维持术中静脉通道的良好畅通性,结合实际情况对于输液速度进行合理调整;⑤保温护理:确保手术室内温度达到24摄氏度以上,避免手术时间过长而引起低体温。利用加温毯等设备做好患者的术中保暖,针对术中的冲洗液需要进行提前预热,输注液体也应给予预热,预防低体温现象;(3)术后优质护理配合:手术后妥善将患者送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同时携带其个人物品,对于各类管道进行妥善固定,待麻醉作用消退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局,消除其担忧心理。在进行运送期间加强肢体遮盖,防止温度变化而引起低体温或寒战。积极与病房护士进行细致交接,对于手术基本情况、相关管路留置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于术后第二日再次深入病房回访详细了解患者的机体恢复情况、精神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对术后的护理方法、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1.3评价规范

1)记录2组患者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如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等。(2)记录2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粘连、腹胀以及肠梗阻等。(3)2组患者组均于护理前后以焦虑、抑郁自测评表(SAS、SDS)评估其精神心理状态,SAS>50分为焦虑,SDS>50分为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相关围手术期指标组间横向对比

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为观察组较少/较短P<0.05。

1 相关围手术期指标组间横向对比(±s

分组

n

手术时长(min)

失血量(ml)

卧床时间(h)

排气时间(h)

住院天数(d)

观察组

30

215.96±15.37

70.26±5.97

26.76±5.19

32.62±5.95

8.15±1.16

对照组

30

255.06±19.96

79.96±6.17

35.53±6.08

41.15±6.17

12.26±3.07

t


23.652

5.026

9.635

7.153

5.372

p值


0.000

0.003

0.000

0.000

0.005

 

2.2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

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6.67%,对照组20.00%,P<0.05。

2 术后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n(%)]

分组

n

切口感染

吻合口瘘

肠粘连

腹胀

肠梗阻

总计

观察组

30

0(0.00)

1(3.33)

0(0.00)

1(3.33)

0(0.00)

2(6.67)

对照组

30

1(3.33)

1(3.33)

1(3.33)

2(6.67)

1(3.33)

6(20.00)

χ2


0.385

-

0.385

1.196

0.385

5.126

p值


0.266

-

0.266

0.075

0.266

0.013

 

2.3 SAS、SDS评分组间横向对比

施护前SAS、SDS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AS、SDS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

3 SAS、SDS评分组间横向对比(±s

组别

例数

SAS

SDS

施护前

施护后

施护前

施护后

观察组

30

55.17±5.06

43.26±2.39

53.63±5.85

42.06±1.97

对照组

30

55.18±5.05

49.95±3.08

53.66±5.87

47.86±2.08

t


0.281

6.322

0.180

6.135

p值


0.532

0.013

0.627

0.015

 

3讨论

结直肠癌是比较典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对此类患者通常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腔镜技术迅速发展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与此同时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且手术方案逐渐成熟。然而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本身仍是一项重大事件,不可避免的患者会产生担忧虑、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与此同时手术具有操作创伤性以及侵入性特征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影响,如若未能有效干预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积极做好手术室护理配合则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以及加快术后尽早康复的重要环节。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主要为流程化的护理操作以及相关配合,缺乏全面性以及人文关怀特征。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通过将优质护理服务与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紧密结合,围绕患者的手术特点、护理需求以及身心状态遵循人文关怀理念给予患者全程细致的护理服务与指导,从而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避免产生剧烈的心理应激反应[3]。与此同时,积极做好术中的精细化护理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安全完成,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同时失血量、卧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经评估焦虑抑郁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通过运用优质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并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参考文献】

[1] 李红. 全程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1):67-70.

[2] 李光荣.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配合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自我保健,2022,26(21):163-165.

[3] 韩贵香,李江红.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特别健康,202217(8):181-1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