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在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病患对手术的疼痛感受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常规的疼痛强度评估中,骨关节手术后的疼痛感已被纳入其中,该类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身体功能的恢复训练,但由于疼痛的影响,他们在进行这些训练时的遵从性并不高。在骨关节外科的治疗过程中,疼痛感是病人最为难以忍受。当病人接受了固定手术并且在一连串的后续治疗中,都不得不忍受其中产生的剧烈疼痛。对于骨关节外科的疼痛处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增强对此类疾病的处理能力,医疗工作者必须实施适当的策略来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同时也应努力使其保持在可接受的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60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20~75岁;②该病人和他们的亲属已经了解了这项研究,并且已经签订了配合治疗的同意书;③无严重肝肾、心肺功能异常者;④有良好的自我认知,无非甾体类镇痛药禁忌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重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③重症躯体疾病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使用常规骨关节外科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式为:当病人入院时,要热情地接待并安排他们,向他们解释入院的相关信息。责任护士和床位医生等人会对病人的入院情况进行评估,并定期测量他们的临床指标。同时,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以便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前,我们会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过敏反应的测试等,并且教导病人如何深呼吸、如何有效地咳嗽、如何翻身以及如何进行肢体的运动,同时还要进行排尿的训练。在手术当天,需根据规定来预备设备及所需材料。在手术后,要妥当地把病人放在床上,确保他们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保护,同时要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无阻。依据麻醉方式,为病人挑选适宜的卧位,四肢手术需要增加受伤部位。在手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指标、伤口是否有出血、渗液或其他并发症,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可以根据病人的兴趣来点播一些电视或广播节目,以此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并缓解他们的疼痛。
1.3.2研究组
对于研究组,以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为基础,增加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组建一个无痛干预团队,团队由科室负责人、医生和护士组成,可邀请患者的亲属一起加入,以确保无痛病房的护理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明确护士的职责,并叮嘱他们要有良好的工作责任感,以便积极投入到护理中,能够做到从患者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病人的疼痛症状与照顾他们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密切相连,护理人员需精通疼痛护理技术,按照医师的指示执行无痛护理及治疗,并依照病人的实际状态来设定护理方案。需要增强团队成员的教育,使他们可以根据病人的脸部表情、举止和动作来判断他们的疼痛水平,从而确定他们当前的疼痛状况,并制定出适当的治疗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针对无痛病房进行宣传和构建。医护人员必须在病人首次入住病房的时候,立即向他们传授疼痛知识,并依照病人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影像资料;护士应该全面了解病人对疼痛的需求和认识;引导病人和他们的家人认识到疼痛,积极面对疼痛带来的不良效果,提升交流的效率。比如,通过在每个病房张贴面部表情图像,使得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可以清晰直观地对自身的疼痛感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更有效地协助医疗工作人员进行疼痛控制。
(2)围术期疼痛管理。针对关节受损的病人,他们会因为身体的各种程度的关节退化、功能的限制和疼痛而感到一些焦虑,因此,医疗工作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加大全方位的评估和管理力度,以便提供有效的指导。手术前进行访谈和检查工作:①增强了对病人基本健康状况的观察,确保了他们的血糖和血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②对病人进行PCA的功能和操作技巧的讲解。在病人使用pca来缓解疼痛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增加巡视病房的频率,并对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详细记录病人的状况。③如果疼痛分数超过3分,那么就表示它已经超出了轻微的疼痛程度,此时,你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塞来昔布等止痛药来减少疼痛,以便让它的疼痛程度降至最低,并且让它在无痛的环境中完成所有的手术前的检测。对病人进行疼痛等级评估,然后执行适当的疼痛护理方案,使用疼痛评定表来进行打分。病人的疼痛程度越严重,得分就越高,反之,病人的疼痛程度较轻,得分就越低。病人在住院8小时后,即可以开始进行疼痛测试,每日至少进行一次评估。如果病人的疼痛评分上升或疼痛持续时间延长,应该与医生保持联系,依照医生的治疗情况,每4小时进行一次疼痛评测,以实现有效的止痛效果。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之后,需要实施科学的护理方案以进行干预,在医生的协助下完成疼痛的评估。然后,要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通过语言激励来提高他们参与疼痛护理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并培养出对医护人员的深厚信任。同时,他们也会主动配合我们的临床治疗,以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出现护患冲突。
2结果
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术后功能锻炼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部分的疾病在出现后,都会引起疼痛等不适,除了呼吸的频率、心跳的速度、血压的高低以及体温的升降等生理指标的改变,疼痛也是其中的一种。许多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由于疼痛的困扰,无法正常行走,这使得他们的四肢变得僵硬和萎靡,进一步引发肌肉紧绷和抽搐,最后会促使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这将对手术的预期结果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使得他们错失了最好的恢复阶段。如果病人的疼痛感无法被有效地管理,他们就可能因为疼痛而产生焦虑、不安和烦躁等负面情绪,这对他们的恢复并无益处,反而可能使疾病的恶化。所以,对病人手术后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最佳疼痛管理方法是基于护理的,由麻醉医生负责监督的疼痛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相对于传统的疼痛管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在我国的护理领域,一些医疗机构正在逐渐实施“无痛病房”的疼痛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护士引领,并由临床麻醉师、临床医生、护士、病人和他们的家人共同参与的,通过实施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镇痛策略,使得术后病人的疼痛管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现在的无痛护理并非意味着完全消除疼痛,而是通过实施以无痛为目标的护理管理方法,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人的痛楚。
总的来说,在骨关节外科的工作中,采用无痛病房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让骨科的患者在围术期和恢复期能够安心、舒适地进行各项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李秀兰,邹凤娥,蔡仲斌等.探讨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2,8(16):166-169.
[2]李细洪.“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骨科老年患者情绪、睡眠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0):1766-1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