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的临床护理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周碧琪

廊坊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

目的:研究对甲状腺乳腺术后进行切口内负压吸引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2-2022.7月阶段内我院接受甲状腺乳腺术后干预的患者100例开展医学观察,以数字表法划分两组,有常规护理指导的常规指导组、切口内负压吸引护理的专科指导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安全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专科指导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15.23±4.20)ml、平均引流时间(25.91±1.38)h、平均治疗时间(6.35±2.40)d、VAS量表评价均值(3.24±0.57)分,均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专科指导组并发症出现率为12.0%(2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切口积液患者、3例切口血肿患者),低于常规指导组(3例切口感染患者、3例切口积液患者、5例切口血肿患者),p<0.05;干预后,专科指导组患者SF-36量表评估效果好于常规指导组,p<0.05;专科指导组在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沟通能力、心理疏导、疼痛缓解等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分数均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乳腺术后的护理干预,要及时纳入切口内负压吸引专科护理方案,不断改善患者病症,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估,值得宣传。


关键词

甲状腺乳腺术;切口内负压吸引;临床护理;有效价值

正文


甲状腺,作为机体生存比较关键的一个腺体,也是内分泌器官的一种,存在于机体颈部甲状软骨之下,气管两侧,其形状和蝴蝶相似。普外科室的治疗工作开展,甲状腺乳腺术为常用手段,此种方式已经得到较多医护工作者认同1】。由于甲状腺神经和血管两者之间距离紧密,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可能会使得患者生成并发症,包含切口血肿、切口感染或者切口积液等,不利于保障患者预后质量。所以要配合科学的临床护理方案,综合干预患者,避免患者有并发症产生,最大化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为了更好地保障护理效率,尝试引进切口内负压吸引的专科护理项目,且对100例患者纳入医学观察范围,实际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统计为2022.2-2022.7月、入选对象是接受甲状腺乳腺术干预的100例患者,等数量记作常规指导组、专科指导组,前组包含男性13例、女性37例,年龄在25-70岁之间,均值(43.26±2.75)岁。后组包含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在27-72岁之间,均值(45.39±3.55)岁,纳入条件:满足甲状腺乳腺术治疗干预标准的患者、患者自愿参与医学调查、临床资料比较齐全的患者;排除条件:伴随器官衰竭性病症、中途退出调查的患者;出现精神障碍以及意识障碍的患者;不能充分依从和配合术后干预工作的患者。两组人员的基线信息之间比较p>0.05,可比性较强。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书面协议,本次医学观察和《赫尔辛基宣言》内容相符。

1.2方法

对常规指导组患者进行术后常规干预,护士结合患者病症基本情况创设对应护理方案,帮助患者转变不良症状,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充分和患者沟通,一旦有异常现象把信息反馈给医师,加强临床干预成效。

对专科指导组患者进行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专科化护理,首先组建专科干预团队,安排医师、护士长和护理工作者共同进行,做好深静脉导管置入管理,对管道进行充分维护,定期检查管道应用情况2。对小组团队的成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指导,增加小组队伍对导管护理的知识掌握,有问题时及时处理和改进。健全护理管理机制,促进护理工作有效开展。

其次分析引流效果,对引流管进行专科护理。科学化调整负压源指数,促使其处于125-4505mmHg的范围,结合患者病情针对性调整。部分患者引流液内涉及较多脓性物质,部分患者引流液内存在坏死组织,都会增加引流管堵塞的几率3】。护士要关注检查和巡视,掌握引流效果,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变化,避免有不良事件产生。必要情况下和引流管的护理情况反馈给值班医师,共同消除异常现象,加强引流效果。同时,护士要指导患者结合身体耐受性活动,不要有引流管牵拉或者折叠问题,固定引流管,促进患者改善症状。负压引流操作,要重视血肿或者感染等问题出现,定时对引流瓶进行更换,借助血管夹处理引流管,降低引流液倒流几率4】

再次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和疼痛缓解,在患者保持清醒化意识的情况下,按照同色的语言给患者和家属介绍深静脉置管注意要点,了解患者情绪变化,避免患者过多担忧病情,利用成功治疗案例给患者带来正能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和配合积极性。术后患者可能表现出一定疼痛感,护士应耐心地指导患者,利用音乐和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若疼痛感比较强烈,可以配合止痛药物干预,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克服疾病5

最后是切口皮肤护理,护士要综合评定患者切口皮肤情况,了解切口部位的干燥性和清洁程度,定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增加患者护理干预的舒适感。还要在患者切口恢复缓慢时,使用阴离子敷料,更好地改善患者病症,减少患者恢复健康时间。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护理效果,有平均引流量、平均引流时间、平均治疗时间,通过VAS量表评定患者疼痛感变化,利用10cm的直尺进行标注,从患者主观感受入手记录分数,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统计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有切口感染、切口积液和切口血肿等现象6】;借助SF-60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有健康状况、躯体能力、心理能力、活力展现和社交能力,多个项目均按照百分制形式记录,分数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好;统计患者和家属对病症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利用调查问卷鼓励患者和家属真实化点评,包含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沟通能力、心理疏导、疼痛缓解等六个项目,总分均为60,0-29代表不满意、30-49分代表一般满意、50-60分代表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效果

专科指导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15.23±4.20ml、平均引流时间(25.91±1.38h、平均治疗时间(6.35±2.40d、VAS量表评价均值(3.24±0.57)分,均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详情如表1.

1 统计护理效果(±s)

小组

平均引流量(ml

平均引流时间(h

平均治疗时间(d

VAS量表(分)

专科指导组

15.23±4.20

25.91±1.38

6.35±2.40

3.24±0.57

常规指导组

23.62±3.25

31.42±2.50

11.52±0.96

5.26±1.24

t

12.305

13.206

14.225

10.205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对比并发症出现情况

专科指导组并发症出现率为12.0%(2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切口积液患者、3例切口血肿患者),低于常规指导组(3例切口感染患者、3例切口积液患者、5例切口血肿患者),p<0.05,X2=16.254。

 2.3对比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情况

干预前,专科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比较p>0.05。干预后,专科指导组患者健康状况评估均值(83.42±9.63)分、躯体能力评估均值(84.12±7.56)、心理能力评估均值(84.55±6.39)、活力展现能力评估均值(82.40±5.72)、社交能力评估均值(81.46±5.43)分,均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详情如表2.

2 统计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结果[(±s),分]

小组

健康状况

躯体能力

心理能力

活力展现

社交能力

干预前






专科指导组

56.38±5.72

59.64±4.78

60.28±6.66

57.43±9.18

62.35±8.40

常规指导组

56.43±4.58

59.38±6.10

60.35±6.75

57.38±8.46

61.93±7.45

t

0.635

0.825

0.729

0.245

0.661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干预后






专科指导组

83.42±9.63

84.12±7.56

84.55±6.39

82.40±5.72

81.46±5.43

常规指导组

76.53±5.20

74.18±6.43

79.62±6.34

78.44±7.16

72.48±4.30

t

5.634

8.524

7.126

8.556

8.439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4对比满意度评价情况

专科指导组在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沟通能力、心理疏导、疼痛缓解等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分数均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详情如表4.

4 统计满意度评价结果[(±s),分]

小组

护理专业性

护理态度

护理及时性

沟通能力

心理疏导

疼痛缓解

专科指导组

47.63±5.29

50.23±3.40

49.65±7.15

51.42±1.37

50.22±5.16

52.46±3.27

常规指导组

40.63±4.28

40.55±2.76

40.75±6.38

41.25±2.06

40.51±4.32

42.18±4.56

t

5.326

8.524

7.429

9.665

12.302

11.024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甲状腺乳腺术,其属于一种外科引流先进技术,以充分给患者清洁创面为基础对现有的创面进行覆盖,避免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现象。全方位实施创面的引流干预,促使机体肉芽组织得以生长,减少患者切口愈合所需时间,降低患者身体疼痛感。可是此种手术结束后的留置管道干预,很有可能有导管堵塞等相关问题,若患者发病,势必会增加恢复健康时间,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7。临床领域内的具体干预中,科学化进行切口引流护理,作为加强切口愈合效率的基本途径,要保障引流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才能够降低患者有切口感染现象,尚未全面干预患者的情况下,会造成伤口感染以及伤口血肿等,降低患者康复有效性。

本次医学研究中,对一定数量的甲状腺乳腺术患者开展差异化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专科指导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15.23±4.20ml、平均引流时间(25.91±1.38h、平均治疗时间(6.35±2.40d、VAS量表评价均值(3.24±0.57)分,均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借助专科护理的方式干预患者,转变了常规干预不够全面的问题,避免治疗效果有局限性。负压吸引对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一定促进作用,若细胞膜有扩张以及扭曲的现象,便可以理解为细胞受损,延长切口愈合的时间8】。专科护理中,护士要关联患者病情,通过规范化的方法促进负压引流过程的安全性以及通畅性,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促进护理干预工作更加全面地进展。由此两组引流量和引流时间等指标比较,专科指导组更优。

之后结果表明:专科指导组并发症出现率为12.0%(2例切口感染患者、1例切口积液患者、3例切口血肿患者),低于常规指导组(3例切口感染患者、3例切口积液患者、5例切口血肿患者),p<0.05。对于术后的切口内负压吸引而言,是手术治疗必备环节,可是患者可能有切口感染、血肿等问题,阻碍治疗成效,因此以专科护理的方式干预患者,直接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有助于加强护理质量。

最后结果表明:干预后,专科指导组患者SF-36量表评估效果好于常规指导组,p<0.05;专科指导组在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及时性、沟通能力、心理疏导、疼痛缓解等项目的满意度评价分数均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即通过切口内负压吸引专科护理模式,护士能够更多重视患者情绪调整、生活能力的变化,综合管理好引流管的通畅性,坚持无菌操作,促进患者切口部位干燥清爽,引导患者直接和护士表述自己存在的疑惑与相关问题,多个维度的护理干预,不断加强患者生活质量,继而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便于良好护患关系建立9

综上,要在甲状腺乳腺术后纳入专科护理理念,全面优化切口内负压吸引流程,保障临床护理和干预的综合成效。

【参考文献】

[1]柳希玲.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4):131-132.

[2]周静,孙涛,赵赢,李美佳. 综合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后患者止血效果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04):724-727.

[3]张丹.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的效果[J]. 医学信息,2020,33(03):183-185.

[4]黄建慧. 护理难点溯源跟进解决法在乳腺癌术后切口不愈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19,26(24):59-60.

[5]徐瑞妙,曾金梅,龙志华,王晓飞,陈海军,郭伟红. 护理院感干预对乳腺手术后患者部位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18):3155-3159.

[6]闫一鑫. 门诊手术室实施乳腺纤维瘤局麻手术的护理要点及安全性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7):177.

[7]蔡戴梅. 甲状腺乳腺术后切口内负压吸引的护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7):254+257.

[8]王丽丽,杨汝莹.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治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J]. 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6):157-158.

[9]孙志霞,刘京. 应用强化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5043-50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