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用于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消化道内镜;规范化管理;清洗消毒;护理
正文
消化内镜是对于消化道疾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常用手段,在消化内镜应用过程中能够于患者消化道快速获取图像,并借助附带的超声设备能够获取患者消化系统当中的影像学数据,从而实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1]。常用的消化内镜包括食管镜、小肠镜、胃镜以及十二指肠镜等。近年来接受消化内镜诊治的患者人数较多,而消化内镜的日常清洗与消毒质量将直接关系着消化内镜诊治患者的健康安全,如若清洗消毒不合格,非常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甚至影响患者的疾病诊治效果,所以加强科学护理管理来提升消化道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质量具有重要价值[2]。以下将分析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护理中通过运用规范化管理的实际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2月,地点为我院,均为行消化内镜诊治患者,样本数量90例,共计使用消化内镜器械90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45例,使用消化内镜器械均为90件,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4例、21例;年龄最低22岁,最高72岁,均值(46.5±5.6)岁;肠镜共计20件,胃镜共计25件。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22例;年龄最低20岁,最高73岁,均值(46.4±5.7)岁;肠镜共计22件,胃镜共计23件。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护理中为常规管理,即依据既有护理规程进行消化内镜的清洗以及消毒;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法为:(1)预处理环节:在内镜应用后需要借助含有清洗液的清洁湿巾或湿纱布将表面存留的污物进行擦去,需要进行反复送气送水操作达到10秒以上;(2)测漏环节:按钮及阀门等均取下,与侧漏装置进行连接后注入压力,内镜充分浸泡于水中,有渗漏情况及时送修并做好记录;(3)清洗环节:按钮和清洗刷需要利用超声清洗器或动力泵等工具进行清洗,时间约5~10分钟;(4)漂洗环节:在清洗槽内对于接全管道进行灌流器高压灌注,时间约2分钟,食管腔当中的酶洗液和污物充分去除,之后将镜身和管腔当中的水分充分擦干和吹干;(5)消毒环节:内镜设备以及全管道灌流器均于消毒槽内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以动力泵等使官腔当中充满消毒液。更换手套,管道内充气30s以上,使管道中消毒液充分去除;(6)终末漂洗环节:利用动力泵(压力水枪)并借助纯软化水(无菌水)对于内镜管腔和外表面进行充分冲洗,确保残留表面的消毒液能够充分清洗干净,之后将其擦干;(7)干燥环节:对于不继续应用的一些内镜设备,需要对其消毒时间进行适当延长,利用软化水充分冲洗后,将管腔当中的水分进行充分吹干,再以75~95%乙醇溶液对内镜管道充分清洗以及干燥,妥善储存。
1.3评价规范
(1)2组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均对其实施细菌检测,统计2组消化内镜的细菌检出率;(2)统计2组患者发生的医源性感染率。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消化内镜细菌检出率组间横向对比
消化内镜细菌检出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0.00%,对照组11.11%,P<0.05。
表1 消化内镜细菌检出率组间横向对比[n(%)]
分组 | 件数 | 检出(件) | 未检出(件) | 检出率(%) |
观察组 | 45 | 0 | 45 | 0.00 |
对照组 | 45 | 5 | 40 | 11.11 |
χ2值 | 6.032 | |||
p值 | 0.010 |
2.2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
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观察组0.00%(0/45),对照组4.44%(2/4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患者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P<0.05。
3讨论
消化内镜的日常清洗以及消毒质量将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诊治效果甚至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消毒清洗质量也直接体现着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来提升消化内镜的日常清洗及消毒质量是杜绝交叉感染事件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确保患者的健康及安全。通过积极开展规范化管理,制定完善细致的清洗和消毒规程并严格落实,有利于提升清洗及消毒质量。例如在设备清洗过程中以流动水充分冲洗,同时确保能够在酶洗槽内对于全管道灌注并做到充分浸泡,有利于避免覆盖在器械表面的血液或分泌物发生干燥和凝结,从而确保消毒剂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3]。干燥环节也极为关键,在清洗后如若未进行充分干燥非常容易影响消毒液浓度,而干扰消毒效果。本次研究中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消化内镜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规范化管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事件。
【参考文献】
[1] 杨娟,刘明秀. 软式内镜集中清洗消毒和规范化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36):234-235
[2] 何娅芝. 特殊干预联合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降低胃肠镜CCD光束玻璃破损率中的应用研究[J]. 智慧健康,2022,8(9):137-140.
[3] 吴园园,陈臣臣,胡定元,等. FMEA在消化内镜规范化消毒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2022,39(3):7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