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周凡雨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450330

摘要

目的 采取分组对比实验原则,以相关评估量表数据为参考,深入探究基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取2022年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慢性病建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两组依据不同参考标准与规范要求分别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后依据随访记录的相关数据验证健康管理的有效性。结果 参照组患者仅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且未见明显性差异,研究组各项健康管理指标(详见文中表1)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组间P值已达到<0.05的统计学标准。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基于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要求,为慢性病群体提供持续性、规律性慢性病健康管理计划,可实现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质量、管理效率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基于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

正文


在老龄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对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生命健康都造成威胁。为了提升国内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效果,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率,各个医疗机构都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基本宣教、管控措施,控制区域内慢性疾病发病率,帮助患病患者改善体征,预防病症恶化[1-3]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规范内容,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通过三方协同服务作用下,将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化被动为主动且优化了就医用药、营养与饮食、运动指导、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健康管理内容,管理工作人员对在本社区建档慢性病患者定期进行健康评估,专科医生家庭医生参考评估结果共同为慢性病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健康管理方案。本文采取分组对比实验原则,2022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慢性病建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两组依据不同参考标准与规范要求分别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方案,以相关评估量表数据为参考,深入探究基于公共卫生服务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病建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130/70),年龄取中值59.78±4.39)岁,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先天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生命体征均正常,能够积极参与研究并能够完成后续随访工作,病例资料间P>0.05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根据《新划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9)》[4]相关标准进行随访配合常规化管理施以参照组,根据《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20)》[5]、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6]相关标准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各项健康行为的教育指导(详见表1),并发放血压、血糖和身体质量记录卡,建立病友群方便相互沟通,互相督促健康行为。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健康管理前后效果的评估结果作为本次研究价值的数据支撑,验证其有效性,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P<0.05表示数据存有差异

2结果

结合下表格统计数据可知,参照组患者仅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且未见明显性差异,研究各项健康管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组间P值已达到0.05的统计学标准

1 两组健康管理前后效果的评估(±s)

 

项目

参照组(n=100)

研究组(n=100)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健康知识测评得分

59.64±4.72

61.24±4.85

60.14±4.94

79.08±3.39

自评健康得分

70.41±4.40

70.56±4.03

70.37±4.15

83.25±3.61

定期测体格/ 例(%)

6262.00%

6464.00%

63(63.00%)

93(93.00%)

BMI/(kg/m2 )

26.92±3.50

26.09±3.62

27.25±2.55

26.90±2.40

WHR

0.87±0.05

0.85±0.05

0.86±0.07

0.83±0.04

定期测血压/ 例(%)

7272.00%

81(81.00%)

72(72.00%)

94(94.00%)

收缩压/mmHg

131.36±16.05

126.28±9.06

130.05±15.64

113.97±11.92

舒张压/mmHg

80.24±10.00

81.95±9.10

81.11±8.70

80.25±8.00

血压控制/ 例(%)

7070.00%

7373.00%

70(70.00%)

92(92.00%)

定期测血糖/ 例(%)

4141.00%

42(42.00%

41(41.00%)

76(76.00%)

空腹血糖/(mmol/L)

6.72.60

6.72.02

6.45±1.55

6.10±1.40

血糖满意/ 例(%)

4141.00%

5656.00%

41(41.00%)

68(68.00%)

不良饮食/ 例(%)

4242.00%

3131.00%

40(40.00%)

11(11.00%)

吸烟/ 例(%)

4343.00%

40(40.%

42(42.00%)

23(23.00%)

饮酒/ 例(%)

8282.00%

7979.00%

81(81.00%)

64(64.00%)

活动时长/(min/d)

63.64±21.72

164.24±19.85

61.14±19.94

86.08±20.39

慢性病近 1 个月自费医疗费用/ 元

93.41±25.40

84.56±30.03

89.37±40.15

106.25±51.61

按时用药/ 例(%)

5656.00%)

5858.00%)

5757.00%)

9393.00%)

共病/ 例(%)

22(22.00%)

1919.00%)

2121.00%)

88.00%)

3讨论

慢性病的监测、统计调查综合防治、应对策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内容均属慢性病健康管理项目,具体可细化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评估、病例数据调查、对高危人群的筛查与指导及慢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干预等,或相关调查人员健康指导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内容该管理可实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健康意识自我管理能力[7-8]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需得到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与关注,在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前提下,以达到降低我国疾病负担、控制慢性病发展的目的。结合上述表格1数据可知,依据慢病健康相关指南与规范标准采取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认知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其体质、血压、血糖、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用药、运动、及治疗总体费用等均可在健康管理指导下得到改善与控制,表中数据对比分析出参照组患者仅有部分指标有所改善,且未见明显性差异,研究各项健康管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组间P值已达到0.05的统计学标准

慢性病患者的自主健康行为较差,由基层医疗机构发挥主导作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健康评估,并健康管理方案积极落实,对提升整体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意义[9-10]。但现阶段我国慢性病健康管理针对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逐步扩大管理面,强化健康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借助相关互联网平台宣传慢性病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健康合理饮食,将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杨佳. 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北京市某区慢性病管理现状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21,37(07):620-624.

[2]周佳.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6):145-146+149.

[3]张民,黎涛.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8):54-58.

[4]《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20 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21,13(4): 26-37.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年版) [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6] 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超重/ 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21, 13(11): 1-55.

[7]杨凌鹤,刘美岑,陈新月,廖子锐,昝子晴,连隽,杨思琪,张思琪,尤莉莉,刘远立.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评受益率与服务满意度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30-3134+3142.

[8]张戏梅.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慢性病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000(35):115.

[9]张民,黎涛.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8):54-58.

[10]尚晓鹏,邱银伟,徐校平,杨清,赵艳荣,汪炜,林君芬.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效果调查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9(06):527-5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