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引领下社区护理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社区护理学;探究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方面的综合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区护理学》在“课程思政”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课程教学的准备与各实施阶段的精细化设计,以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吸收、重组及内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转变成自己的思想、动机、情感及行为产出,在强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实现思政育人目标,产生“1+1>2”的效果。
1 课程思政融入社区护理学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就像盐溶于水,无形无色却又无处不在[1]。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的提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建设高质量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社区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以社区中的个体、家庭和社区健康为主线,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中心,以社区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指导,对相关概念、理念、理论、工作方法、内容进行阐述、分析与讨论[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护理学生需具备对社区中的个体、家庭、社区进行综合性、持续性、全方位整体卫生服务的能力,故教师在进行专业内容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融入其中,以更好地培养出能在社区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护理人员,真正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3]。
2 课程思政融入社区护理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护理专业的课程思政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建设或实践初探的阶段,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应具体挖掘哪些思政元素、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可采取哪些教学方式,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尚无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作为标准范例,为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提供指导。我院的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已经启动,但处于探索阶段,加之护理学专业教师缺乏对思政理论的系统学习,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不足,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护理学作为一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护理人才为目标的学科,护生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未来护理队伍的发展,因此,护理专业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应当引起护理教育界的重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就课程思政融入护理专业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大部分院校针对的是《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进行课程思政改革,针对《社区护理学》的较少。
3 课程思政引领下社区护理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究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普及,线上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高校都选择采用智慧树、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上网课”、“当主播”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虽然线上教学具有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互动性差、学生难以监管、考核方式局限等问题。因此,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效激发教与学活力,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质量革命。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活动,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4]。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运用到《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使学生不仅汲取专业理论、技能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学生今后能以正确的三观和职业道德来更好地从事护理工作。
结合《社区护理学》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工作中,包括重新制定《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融入思政元素的《社区护理学》教学设计及教学PPT制作。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积极收集关于课程思政的素材。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提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混合教学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活动,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效激发教与学活力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4 小结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关键举措。结合《社区护理学》课程特点,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方面的综合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运用到《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潘海燕.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No.386,186-187.
[2] 李春玉,姜丽萍.社区护理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45.
[3] 苗辉辉.课程思政视阈下《社区护理》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 29(10):9.
[4] 李雯雯,李小玲,赵荫环.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5):518-522.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J1639)
作者简介:陈倩(1985-),女,副教授,从事护理教学工作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