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麻醉复苏室;满意度;并发症
正文
全身麻醉即借助麻醉药物暂时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以保证个人感觉与意识消失并减弱其反射活动表现,使肌肉松弛[1]。麻醉药物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待手术结束即可逐渐分解或是药物排出后意识逐渐恢复,并不会出现麻醉后遗症。为不断改善麻醉复苏室患者恢复效果,有必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护理方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课题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麻醉复苏室患者46例,按照入院序号划分两组,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24岁,中位年龄(55.27±2.62)岁,实验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21岁,中位年龄(55.24±2.65)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工作者在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前对呼吸机和监护设备进行系统检查,以保证仪器工作状态正常。待患者进入复苏室后,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常规监测,若有异常向医师及时告知并处理[2]。
实验组应用手术室护理:1)麻醉护理流程优化。患者吸入氧气并设置氧气流速,对重症患者运送时要准备气球与抢救药物与仪器,对麻醉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在患者被转移到复苏室后,将其手术补液、麻醉、尿量和出血量等临床数据移交[3]。2)躁动护理。麻醉患者术后清醒之前容易出现躁动,护理工作者需根据其活动状况观察,以免坠床事件发生并避免跌伤情况发生。要避免患者呕吐物倒流,以减少窒息发生率。术后需保证患者术后相关管道处于畅通状态,禁止抓脱。3)呼吸护理。若全麻患者未采用气管插管且术后未清醒,护理工作者应监测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舌头后坠与否,若存在要托起患者下颌,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获得充足氧气。对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内的痰液情况加以观察,若存在需立即清理,以保证呼吸道的畅通性。若全麻患者采用气管插管,要固定气管导管,且确保室内的湿度处于50-60%之间,温度处于22-24℃之间[4]。随后,根据医嘱选用麻醉拮抗剂,以加快患者复苏速度。呼吸机选择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口唇颜色与指端颜色,了解患者缺氧与否。4)清痰护理。患者选用呼吸机干预期间,要重点观察气管与气管导管的分泌物,若有以下表现应及时清痰:痰鸣音十分明显;血氧饱和度监测表现降低。上述症状存在即要遵循无菌要求吸痰干预,要求护理工作者佩戴无菌手套。5)压疮护理。要仔细观察患者营养情况与活动能力,以科学预测压疮风险。如果患者压疮风险较高,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应保证患者被褥整洁,并在清洁皮肤后在骨隆部位垫好衬垫,整理管道以免卧床期间发生压疮。
1.3 评价指标
(1)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低血压、异常心率、舌后坠)进行评估。
(2)比较两组苏醒时间、苏醒至离开复苏室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表1)
表1 研究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n | 十分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实验组 | 23 | 13 | 9 | 1 | 95.65 |
对照组 | 23 | 11 | 5 | 7 | 69.57 |
X2 | 5.4474 | ||||
P | 0.0195 |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苏醒至离开复苏室时间对比
组间各指标比照,P<0.05。(表2)
表2 分析实验组、对照组苏醒时间、苏醒至离开复苏室时间()
组别 | n | 苏醒时间(min) | 苏醒至离开复苏室时间(min) |
实验组 | 23 | 65.24±5.18 | 72.33±5.62 |
对照组 | 23 | 97.26±3.34 | 104.26±5.08 |
T值 | 24.9151 | 20.2135 | |
P值 | 0.0000 | 0.0000 |
2.3 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研究
实验组总发生率较之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n/%)
组别 | n | 低血压 | 异常心率 | 舌后坠 | 总发生率 |
实验组 | 23 | 0 | 1 | 1 | 8.70 |
对照组 | 23 | 2 | 4 | 2 | 34.78 |
X2 | 4.6000 | ||||
P | 0.0319 |
3 讨论
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需进行麻醉操作,且要求在麻醉复苏室完全清醒、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返回病房。手术患者因手术操作造成创伤,会干扰其生理功能,所以需经过特定时间才可恢复自身保护性生理反射,在术后复苏阶段仍存在危险[5]。为此,麻醉患者在复苏室期间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积极开展麻醉护理,可保证所有患者均由医生与护理工作者负责,且能够提前准备抢救措施,进而达到并发症预防的目的。待患者清醒前对术后麻醉情况进行监测,若护理不合理很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使其术后恢复情况受到较大影响。麻醉复苏室患者护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使其住院时间缩短,且由专业护理工作者处理异常情况,对并发症严格控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麻醉恢复期患者安全。麻醉复苏室手术室护理增强了护理服务的科学性与独立性,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予以持续性监测,保证其获得高质量治疗与护理,进而优化护理效率[6]。
研究中,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由此表明,手术室护理用于麻醉复苏室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可结合患者麻醉恢复期特点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保证了麻醉恢复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预后效果,推广可行性显著。
总体来讲,麻醉复苏室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利于患者尽快苏醒且预后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兰燕,邹婷婷,田莉. 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参与术前探访对改善病人躁动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4):207-208.
[2] 张伟菊,黄睿,羊珊,等.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230.
[3] 鲍巧鲜. 手术室护理在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2018(5):228.
[4] 郑敏. 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1):1401-1404.
[5] 巫丹. 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的预防[J]. 智慧健康,2020,6(12):131-132.
[6] 李舒敏. 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及效果的探讨[J]. 东方药膳,2020(21):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