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与自理能力恢复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陈思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与自理能力恢复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82例患者,并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其中,康复治疗组为40例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对照组为42例患者,未接受康复治疗技术干预。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功能评估量表等数据,评估患者的职业重返和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职业重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治疗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与自理能力恢复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康复治疗技术的干预,患者可以实现更好的职业重返和自理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为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康复治疗技术;职业重返;自理能力恢复

正文


引言

康复治疗技术已经成为促进患者职业重返和自理能力恢复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随着医学和康复科学的不断进步,康复治疗技术在提供患者全面康复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物理康复、职业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等多学科综合干预,康复治疗技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心理状态,并重新融入社会生活。本文旨在探讨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与效果,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康复治疗的不断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82例患者,并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其中,康复治疗组为40例患者;对照组为42例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的患者。2.患者被诊断为需要康复治疗的疾病,如中风、骨折、脊髓损伤等。3.患者具备参与康复治疗的意愿和能力,并能配合治疗计划的执行。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的患者。2.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病、肺部疾病或其他不宜进行康复治疗的情况。3.患者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严重的精神障碍。4.患者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或身体损伤,超出康复治疗的范围。

1.2方法

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康复治疗组接受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具体如下:

1)康复评估:首先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身体功能、认知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治疗目标和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2)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是康复治疗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各种物理疗法和康复运动。物理疗法可以采用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等方式,帮助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等。康复运动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和平衡训练等,增强患者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3)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指帮助患者实现职业重返的一系列治疗措施。包括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训练、工作适应指导等。通过评估患者的职业技能、兴趣和适应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支持,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4)心理康复:心理康复是指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和困扰。心理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好地适应康复过程。(5)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通过社会支持、社交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包括家庭关系建设、社交活动参与、就业机会提供等方面的干预,以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和修复社会功能。

1.3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职业重返率和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职业重返率是指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后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比例。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改善程度。这些观察指标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资料和功能评估量表等数据来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指标,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2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技术干预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职业重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治疗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组别

人数

职业重返率(%)

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康复治疗组

40

80

85

对照组

42

55

68

3讨论

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与自理能力恢复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方面的应用与效果值得肯定。研究表明,通过康复治疗技术的干预,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职业重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康复治疗技术可以通过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训练和工作适应指导等手段,帮助患者重建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并引导他们适应工作环境,实现职业重返。这无疑为患者的康复和社会融入提供了重要机会。康复治疗技术在自理能力恢复方面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康复治疗技术通过物理康复、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综合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改善身体功能、提升情绪稳定性、改善社交能力,从而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这对于患者实现独立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其适用范围和可行性。不同的疾病和患者个体差异可能对康复治疗技术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康复治疗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体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与其他相关专业团队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康复进程。康复治疗技术的长期效果和持续性也值得关注。康复治疗技术的干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踪患者的康复状况。此外,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自我管理机制,提供康复技能培训和支持,以增强患者的康复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本研究仅为一项探索性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研究样本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并结合多中心、多群体的研究设计,以提供更加充分和可靠的研究证据。此外,对康复治疗技术应用效果的研究仍需深入,包括不同疾病和康复阶段的应用效果评估等。康复治疗技术在职业重返与自理能力恢复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综合干预手段,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帮助患者重建职业技能,提升自理能力,增强社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尽管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完善,但康复治疗技术已经成为对患者康复过程中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康复治疗技术对于促进职业重返和自理能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并推动康复治疗领域的发展。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康复治疗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

参考文献

[1]潘娅静,金献冠,徐敏等.早期个体化重症康复技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12):1126-1128.

[2]华强,夏文广,李婧等.超声引导下肩袖三角间隙注射结合常规康复技术治疗部分及全层小撕裂型肩袖损伤[J].中国康复,2020,35(09):467-471.

[3]夏钧.现代康复技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2):132-134.

[4]孙明子,李戎剑,李灵灵.针刀结合康复技术分期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8):187-188.

[5]赖丽萍,谭家航.PNF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13):141-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