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费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摘要

目的:评估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研究选取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66例患者,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并进行临床评估。治疗周期、疗效评估等指标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治疗周期和疗效评估指标的改善显示了这种联合治疗的有效性。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作为难治性抑郁症的一种治疗选择。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并对适应症和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重复经颅磁刺激;难治性抑郁症

正文


引言

难治性抑郁症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理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有效缓解所有患者的症状。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将传统的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刺激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新方法,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展现出了潜力,并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对该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有效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66例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比较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的疗效。

1.2方法

1)预处理阶段:在治疗开始之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其适宜性和治疗的目标区域。心理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医生会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此外,脑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和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这些评估和检查结果将帮助医生确定治疗的目标区域,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会被注射肌肉松弛剂和麻醉剂以减轻不适感,并在一个受控环境中接受电休克刺激。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将电极放置在患者头部,电流会通过电极传递到大脑特定区域,引发短暂的癫痫发作。这个过程一般持续几分钟,并且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电休克治疗后,患者会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这一步骤通过放置导航设备来准确定位刺激区域,并使用脉冲磁场来刺激大脑区域。治疗的具体参数,如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会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调整。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像电休克治疗那样具有明显癫痫发作的特征,患者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感觉到轻微的刺激和震动。(4)疗程和监测: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具体次数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反应。疗程一般持续数周至数个月。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跟踪监测,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策略。经颅磁CCYI型(武汉依瑞德公司)是一种经颅磁刺激治疗设备,可以提供定位准确、治疗效果稳定的磁刺激。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灵活调整治疗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AM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评估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症状进行评估和打分,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患者的抑郁状况。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变化可以用来衡量治疗的效果。(2)自我报告量表:除了医生的评估外,患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反馈也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常用的自我报告量表包括贝克抑郁量表(BDI)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适当的量表进行评估。(3)生理指标的改变:治疗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评估。例如,可以对患者的睡眠情况、食欲与体重、体力活动度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关指标如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指标,如t检验、卡方检验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在治疗结束时,有45例患者(68.18%)出现明显的症状改善,表现为抑郁症状减轻、情感稳定性提高等。

2.2治疗周期

平均治疗周期为12个星期(标准差:2.5周),治疗的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3疗效评估指标的变化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平均HAMD评分从27.5(标准差:3.6)下降到12.3(标准差:2.1);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估,约63%的患者表明他们感觉到明显的改善。

观察指标

平均值

标准差

症状改善(%)

68.18

N/A

治疗周期(星期)

12

2.5

HAMD评分变化(基线-结束)

15.2

4.1

患者自我评估的改善感受(%)

63

N/A

3讨论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有效率在上述研究中得到了评估。在本研究中,6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并通过疗效评估结果来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约68.18%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改善,包括抑郁症状减轻和情感稳定性提高等。同时,观察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明显下降以及患者自我评估的改善反馈,支持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优点之一是其结合了两种不同但互补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电休克治疗通过引发癫痫发作来产生治疗效果,而经颅磁刺激则通过刺激大脑神经元活动来改善抑郁症状。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抑郁症进行干预,有望增加成功治疗的机会。该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首先,由于难治性抑郁症的复杂性,治疗反应和耐受性会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其次,该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包括记忆损害、认知功能下降等。因此,在进行治疗期间需要严密监测和管理可能的不良反应。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适应症范围和治疗机制。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在本研究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希望。然而,由于治疗方法的特殊性和潜在的副作用风险,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反应,并持续推动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的开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抽搐电休克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这是一个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了解其治疗机制和优势。同时,我们还需继续探索其他创新治疗方法,以提供更加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帮助那些受难治性抑郁症困扰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陈士望,吴佳欢,孙忠国.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20,33(06):572-576.

[2]刘杰,卢惠苹,陈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疾病的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02):78-82.

[3]李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20.

[4]刘晓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0):119-120.

[5]姚静,肖文焕,吴慧.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03):198-2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