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果酒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及实践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刺梨,中医养生,果酒
正文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Cili Fruit W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Hai Lan Wang, xue yuan zha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Medical College ChongqingWanzhou 404100
E-mail: 1094205186@qq.com, Contact number: 15178941149
Abstract: Roxburghii Tratt is a kind of wild fruit is rich in nutrition, medicine and food,In Roxburghii Tratt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the processing made of Roxburghii wine has a variety of health care effects,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Rosaroxburghii tratt win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utrient composi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curing effect to discus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cm.
Key words: Roxburghii Tratt, Health Preservation, fruit wine
· 在当前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而养生果酒作为传统的养生方式之一,在养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刺梨,又有“文先果”、“木梨子”之称,是蔷薇科属植物的果实,由皮上密生小刺而得名,果实扁圆形,成熟后多为黄色,果肉脆有芬芳味。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是云贵高原特有的野生水果,《宦游笔记》中记载:“刺梨,形如棠梨,多芒刺.....渍其汁,同蜜煎之,可做膏......”刺梨果实肉厚味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王”[1],其维C含量高达2200-2500mg/100g,成年人每日吃半个就可满足机体对维生素C、P的需求,关于其药用价值在公元1870年刘善述《本
草便方二亭集》中有相关论述:“刺梨甘酸涩止痢,根治牙痛崩带易,红花甘平泄痢止,叶疗疥金疮痢。”可见其有健胃消食、解毒止痢、活血化淤的功能。刺梨酿酒后,口味甘甜、清香绵长,各项药效倍增,可为防病治病的神奇保健酒。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
1 刺梨果酒之发展历史
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有关于果酒的记载[2],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储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蒲桃酒,我国最早有关刺梨的记载出自明朝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而在地方文献中,目前发现地方最早对刺梨有较详细的记载出自明末清初贵州诗人吴中蕃的《黔游记》“刺梨野生,夏花秋实,干与果多芒刺,味甘酸,食之消闷。煎汁为膏,食同枯梨。四封皆产,移之它境则不生。”对刺梨的生态、产地、用途都作了记载。而有关刺梨果酒的记载,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许缵曾在《滇黔纪程》里提到,贵州各地“产米特绝”,“所酿酒亦甘芳入妙”,“而天下未有举为褒谈";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张澍在《续黔书》中提到,“贵州有种窨酒,是用‘胡蔓草汁’浸泡的”,这些,虽没有直接表明它们和“刺梨果酒”的联系,但在历史上对制造“刺梨果酒”有一定的影响。刺梨果酒目前发现较早的文字记载,是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吴振棫的《黔语》:“刺梨一名送春归,实可酿酒”;“刺梨洒色碧,味微甘,特不酽耳。”在一百二十九年前已经有刺梨果酒了,那时的刺梨果酒碧莹清澈。同时期的章永康《瑟庐诗草》:“葵笋家家饷,刺梨处处酤。"表明在那时,刺梨果酒已经在产地随处可见。而刺梨果酒真正被开发并被广泛利用还是在现代。
2 刺梨所含营养成分、药理作用、中药药性
刺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吴洪娥等[3]在对刺梨营养成份的测定中发现刺梨中维生素C含量达2703.75mg/100g,可溶性糖含量为5.09%,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蛋白质, 维生素E、SOD等营养成份。涂国云[4]等通过研究发现刺梨除了含有维生素C、K、B1、叶酸、胡萝卜素、多酚、黄酮等以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总蛋白质含量为3.28%~3.61mg/100g,显著高于一般的蔬菜水果。含有约15种氨基酸,其中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营养必需氨基酸除色氨酸外均含有。如苯丙氨酸(平均0.29%)、亮氨酸和缬氨酸(平均0.26%)、异亮氨酸(平均0.21%)、苏氨酸(平均0.19%)、赖氨酸(平均0.07)、蛋氨酸(平均0.04%)。付阳洋[5]等还发现刺梨中含有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张俊巍[6]等通过对刺梨所含微量元素的研究发现刺梨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平均含量(mg/kg):铁131.6、锰24.9、铜17.0、锌16、硒0.052。
刺梨的药理学研究常以刺梨果汁为主要的组分制剂,样品不同,所以其药理作用也不同,简崇东[7]等在研究中采用刺梨汁结合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效果明显,其重要原因是刺梨汁能够增强LDL的抗氧化性,从而改善动脉中央硬化的硬化程度。且刺梨汁的维生素C、黄酮类、维生素E等物质均能清除自由基。熊庆荣[8]等研究发现刺梨中含有单宁酸、维生素D,单宁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抗氧化剂,对人体细胞的突变诱发癌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维生素D可以预防乳腺癌和结肠癌。罗素元[9]等在刺梨对衰老小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中发现由于刺梨具有升高人红细胞SOD活性的作用,而SOD对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碳中心自由基等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刺梨中的PRRT成份对非特异性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故推测出刺梨可降低肾小体硬化的发生率,维持基底膜的正常,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活性。
刺梨的中药药性[10],中药药性、归经等是传统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刺梨作为我国三大新兴水果之一,虽然有长久的发展历史,但在《本草纲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关于其的性味归经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其性味为甘、酸、涩、平。入脾、胃经。有健脾、消食、止泻之功。第二种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刺梨性味为酸、涩、平,归脾、胃、肾经,可治疗食积腹胀、痢疾、腹泻、自汗盗汗、崩漏、遗精、痔疮出血等病症。第三种说法是作为苗药记载,认为刺梨味酸涩,性冷,此处“性冷”可归为“性凉”。入热经,有健脾消食、止咳、止痛、收涩、止泻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脘疼痛、牙痛、喉痛、消化不良、咳嗽、腹泻、遗精、带下、崩漏。综上所述,结合其药理学研究,其性味应为甘、酸、涩、平。性凉,入脾、胃、肾经。
3 刺梨果酒的制作过程
刺梨果酒是一种富有营养又兼具药用价值的低度果酒,其加工流程也较简单,刺梨鲜果一分选一称重一清洗一破碎一压榨(偏重亚硫酸钾)一榨汁澄清处理一发酵(加白砂糖接入人工培养酵母)一倒罐分离一调整成分一陈酿一分离一硅藻土处理一分离一下胶处理一分离一冷冻一过滤一无菌过滤一灌装一贴标一成品入库。其酒天然维生素C含量在80~100毫克左右,酒度为8%~18%,总6%~12%,总酸为0.25%~0.40%,单宁低于0.06%。酒质以清澈透明、色淡黄、醇香柔和、无异味为佳[11]。
4 刺梨果酒与普通药酒的区别
刺梨果酒与普通药酒有很大的区别,刺梨果酒属于药食同源酒,药食同源酒是中医药膳的一种类型,刺梨果酒则是由具有中药药性的刺梨果实与其它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酿造而成,从而产生食养,食治等保健作用。其既适用于慢性胃病、腹痛病症等特定人群饮用,又可调节机体功能,且酒精度低,通常在8%~18%VOL左右,并含有糖类、氨基酸、多种有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可作为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饮料酒,饮用人群较广。而普通药酒由于其药物成份不同[12],所以有其特异的功效和禁忌。饮用者必须结合自身体质和身体状况,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合理选择。如偏虚寒体质者应选择温补药酒,偏虚热体质者应选择清补药酒,若饮用不当,则易造成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此外,酒有通经活络,助行药势之效,故药酒皆由酒泡制中药而成,但药酒因有酒性,无论是基酒浸泡或发酵,均有较高的酒精含量,对有适应症的老年人可适度饮用,但不可饮用过度,否则损伤身体,达不到养生功效。故普通药酒药效专一性强,且适应人群较刺梨果酒更为狭窄。同时,刺梨果酒具有刺梨特有的香味,酸甜可口,酒体协调,醇厚甘美,无其他异味,易被广大群众接受。而普通药酒大多注重功效,而忽略口感,多含有较浓烈的中药材味道,不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5 刺梨果酒的养生特性
在我国,酒用于治疗疾病历史悠久,具有通经活络,助行药势、通阳散寒、醒脾除湿、去邪治病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刺梨果酒以刺梨果实酿制而成,其酒汁既含有刺梨果实中各种营养成份和中药药性,又兼具酒所特有的养生功效。
5.1刺梨果酒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吴青[13]等在研究刺梨对53例冠心病人高频心电图、心电图谱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中发现,服用刺梨后,可明显降低血清中的LPO,并提高SOD活性,且高频心电图切迹明显减少,大于80HZ、大于100HZ高频成份也明显减少,表明刺梨可对抗自由基,对心肌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中医中,心主血脉,位于胸中,为阳脏,以阳气为动,刺梨果酒既含有刺梨果实各种成分,又兼具酒助行药势,通阳散结之效,故一方面,刺梨之营养成分属水谷之精,经心火的作用可化生为血液, 濡养人体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另一方面,刺梨果酒可助心阳,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心阳充沛,则脉管通利,血液可被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形体官窍,血流通畅而不易致瘀。所以刺梨果酒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功效。
5.2刺梨果酒可防癌抗癌
梁光义[14]等刺梨汁中抗癌活性成分儿茶素分离与结构核磁共振研究中发现刺梨汁中含有多种与儿茶素相关的生物活性,这些相关生物活性具有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抑制阻断致癌物和突变物等功效。在中医中,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精血不足、脏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外邪侵袭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刺梨果酒所含氨基酸、果糖、维生素可补益精血,调节脏腑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抗击邪气。同时可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不留瘀,而癌病多是在正虚基础之上气郁、血瘀、痰结等病理产物相互缠结,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日久引起病理产物的聚结,形成有形之肿块。刺梨果酒有补正、行气、活血之功效,故对癌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5.3刺梨果酒可防治失眠
章建华[15]等运用刺梨SOD口服液治疗临床34例失眠患者效果的观察中发现,由于刺梨的SOD有抗衰老和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为88.8%,且具有安全、疗效显著等优势。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主藏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故人体的肾气衰则人体之肾阴肾阳化生不足,失眠之病因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刺梨性凉,入肾经,可使阴精内守,防止心火独亢,进而达到阴阳协调,神志安宁的目的。
5.4刺梨果酒可健脾消食,帮助消化。
徐芬芳[16]等在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发现由于刺梨有健胃消食、收敛止泻的功效,结合苍术燥湿健脾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中医中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连,与胃同居中焦,主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所生成精、气、血、津液等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刺梨果酒入脾胃经,有益气和中,开胃健脾之效,对于脾胃不和,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呃逆反酸,大便溏稀,慢性胃肠炎等病症有特异性的疗效。
刺梨果酒有多种养生功效,除了以上的养生特性以外,还可治疗益智健脑、消炎止痛、遗精带下等病症[17],适量饮用,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控制体内胆固醇水平,改善心血管功能,同时还具有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延长女性青春期等作用,但是鉴于大多数人对于刺梨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开发其医药价值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结语
刺梨果酒虽然发展历史很悠久,但是相对于其它酒类,其市场认可度还较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养生方式和崇尚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刺梨果酒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刺梨果酒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参考文献
[1]代甜甜,杨小生.刺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报,2015,37(04):93-97.
[2]唐莫尧.黔山摘翠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41.
[3]吴洪娥,金平,周艳,等.刺梨与无籽刺梨的果实特性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4,(8):221-223.
[4]涂国云,刘利花.刺梨的营养成份及保健药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6,(1):68-70.
[5]付阳洋,刘佳敏,卢小鸾等.刺梨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3):328-335.
[6]张俊巍,朱梅年.刺梨及刺梨多糖微量元素的研究[J].微量元素,1991,(2):36-37.
[7]简崇东,唐雄林,黄晓华,等.脑梗死患者口服刺梨汁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3):136-137.
[8]熊庆荣.刺梨抗癌防衰老[C].2012·中国香港世界中联第三届药膳食疗国际学术大会暨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276-277.
[9]罗素元,谭兵兵,李栋,等.刺梨对衰老小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1):29-30.
[10]胡斯杰,佟长青,郑鲁平,等.刺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性味归经[J].农产品加工(上半月),2017,(3):48-50.
[11]奚惠萍.中国果酒[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05(1):26.
[12]宛玉祥,梁雪娟,刘浩,等.药酒现存问题与建议[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12):56-59.
[13]吴青.黄兰.刺梨对冠心病高频心电图、心电频谱图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1,(1):35.
[14]梁光义,郑亚玉,贺祝英等.刺梨汁中抗癌活性成分儿茶素分离与结构核磁共振研究[J].贵州科学,2001,19(3):5-7.
[15]章建华,戴建华,陈志斌,等.刺梨SOD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01,12(4):211-212.
[16]徐芬芬,陈越斌,秦雄,等.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4,(2):485-485.
[17]李志刚.药酒养生与酒文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