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雾化治疗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价值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小儿肺炎;雾化;临床护理路径
正文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高发疾病之一,可使患儿出现发热、食欲不佳、气促、喘憋、腹泻、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症状[1]。该病具有极高致死率,是目前小儿致死病因中的首位,一旦确诊应予以及时治疗。目前,临床可经口服、静脉等多途径药物治疗小儿肺炎,而雾化吸入治疗操作便捷、高效且安全性高,更易为临床应用[2]。但受患儿年龄小,加之病痛影响等,其依从性不高,需辅以适当护理干预,以确保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本文即对小儿肺炎雾化治疗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予以分析,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接收的行雾化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分为参比组、试验组,各有45例。其中,试验组男、女各有25例、20例,年龄1-11(5.76±0.52)岁;病程1-10(5.33±0.50)d。参比组男、女各有24例、21例,年龄1-10(5.63±0.45)岁;病程1-11(5.41±0.58)d。经比较组间基线资料,P>0.05,可予以对比。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并同意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确诊为小儿肺炎;伴气促、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均行雾化吸入治疗;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疾病;先天性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中途退出等患儿。
1.2 方法
参比组行常规护理,即:病情监护、呼吸道分泌物清理、病房护理、饮食指导等等。试验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即:结合患儿临床特征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以往科室相关护理经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具体为:(1)实行前:告知患儿家长有关该护理干预措施的内容及患儿在此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以强化患儿家长配合度。(2)第1d:热情接待患儿与其家长,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病房环境等,并了解患儿近期情况、既往过敏史、病史等,针对患儿不良情绪予以安抚,并耐心予以患儿家长相关知识讲解,以便患儿家长积极协助患儿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同时,做好病房通风以及消毒工作,尽量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加重患儿病情。(3)第2-5d:结合患儿营养情况、饮食喜好等制定饮食方案,告知患儿家长多为患儿准备鸡汤、豆浆或是萝卜、山药、牛奶等食物,禁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并敦促患儿多饮水。每4h对患儿体温进行1次测量,并及时行降温处理,必要时遵医嘱行药物降温处理。同时,应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告知医生处理。告知患儿家长单独为患儿准备水杯、毛巾等,以防检查感染。行雾化吸入时应确保患儿身体与头部垂直,以利于痰液排出。输液前应少量进食,以防空腹输液所致不良反应。输液期间应按照患儿耐受程度调整好输注速度,穿刺时可经播放动画片或是让家长讲故事等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以此减轻其穿刺疼痛。(4)第6d至出院前:综合评估患儿病情改善程度,结合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措施,监督患儿家长按时按量予以患儿用药,以防感染复发。同时,叮嘱患儿家长出院后积极进行院外护理,以防病情反复。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肺功能、不良反应(包括排痰困难、口咽不适、恶心呕吐、继发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对。肺功能经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以及FEV1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与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P<0.05,比较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肺功能
如表示,干预前,两组FEV1、FEV1%、FEV1/FVC相较(P>0.05)。干预后,两组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比组(P<0.05)。
表1 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n(%)] | |||||||||
组别 | 例数 | FEV1 | FEV1%(%) | FEV1/FVC(%)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试验组 | 45 | 0.61±0.11 | 1.24±0.20 | 28.59±2.08 | 36.84±4.92 | 42.77±6.88 | 55.54±3.96 | ||
参比组 | 45 | 0.59±0.10 | 0.77±0.15 | 28.57±1.92 | 31.92±3.86 | 42.68±6.82 | 48.98±4.33 | ||
t | 0.902 | 12.611 | 0.047 | 5.277 | 0.062 | 7.499 | |||
P | 0.369 | 0.000 | 0.962 | 0.000 | 0.950 | 0.000 |
2.2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表2示,与参比组相较,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表2 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n(%)] | ||||||
组别 | 例数 | 排痰困难 | 口咽不适 | 恶心呕吐 | 继发感染 | 总计 |
试验组 | 45 | 1 | 0 | 0 | 0 | 1(2.22) |
参比组 | 45 | 3 | 2 | 2 | 1 | 8(17.78) |
χ2 | 6.049 | |||||
P | 0.013 |
3 讨论
雾化吸入治疗即雾化药液后使其经患儿鼻腔吸入直达气道、肺泡,以此延长药物与肺组织作用时间,由此强化肺炎患儿整体疗效。但因患儿年龄小,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加之病情影响,导致其呼吸贮存能力不足,无法更有效发挥雾化吸入效果,还可能导致肺泡内水压异常升高而降低患儿血氧饱和度,致使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予以适当护理干预。
在小儿肺炎芜湖吸入治疗患儿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则可按照患儿住院时间顺序予以患儿护理干预,经病房清洁、心理疏导等稳定患儿情绪,以此保证雾化吸入顺利完成,由此强化雾化吸入疗效[3]。此外,还可经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中的体位护理等升高患儿血药浓度,加速痰液排出,也可提高患儿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进而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可能[4]。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雾化治疗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马彩霞,王兰兰,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0):1399-1400.
[3]朱蔼欣,黎巧茹,黄春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小儿呼吸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3):120-122,130.
[4]彭铭嫦,陈小苹,吴翠杏.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3):157-159.
[5]沈琳.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J].妇幼护理,2022,2(2):404-406,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