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岩兴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医院 云南 勐海 666200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为患者实施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分为常规组(骨间钢丝结扎术)12例和观察组(坚固内固定技术)12例,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和口腔颌面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区别。结果:本研究之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颌面功能损伤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时候,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方式,可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降低患者的口腔颌面功能的损伤程度,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治疗;治疗效果;坚固内固定技术;口腔颌面功能损伤评分

正文


颌骨骨折是口腔外科疾病的一种,拥有常见性和高发性的特点,因为颌骨处于血运丰富的位置,在出现骨折之后,可以快速愈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为患者进行干预,会导致患者的咬合关系呈现紊乱的现象,还会导致颌面畸形,对患者的外貌美观性产生消极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要重视颌面骨折外科治疗的应用。在实际临床上,采用传统的骨间钢丝结扎术方式进行治疗,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对患者产生较大的损伤,且治疗后,患者恢复较慢。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逐渐被坚固内固定技术所替代。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为患者实施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120239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分为常规组12例和观察组12例,常规组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2~58岁,均值40.04±16.61。观察组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23~59岁,均值41.28±16.88。组间性别和年龄等资料在比较后,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选择具备《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关于颌面部骨折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等检查结果确诊为颌面骨折的患者;②选择资料完整,精神正常且家属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颅脑损伤、粉碎性骨折的患者②排除存在精神疾病和家属不同意或者因为其他因素而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骨间钢丝结扎术的治疗方式。在手术之前,为患者开展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方向,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然后为患者实施骨间钢丝结扎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依据患者的骨折位置,选择合理位置做手术切口,对组织进行逐层的分离,直到到达骨膜,对骨折断端进行充分暴露后,使用骨钳夹夹持骨折的断端,并且对两端的断裂之处进行打孔[2]。把钢丝穿过打孔的位置,进行对角交叉的打结,对残余的钢丝剪除之后,开展加压包扎的操作。并且在手术完成之后,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观察组患者接受坚固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同样为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位置,制定手术方案,开展气管插管的全面。在面对下颌正中、体部等不存在骨折开放性创口的时候,应用口内前庭沟做切口。当患者是下颌支骨折时,应用下颌下切口;下颌角骨折时,应用口腔内外斜线黏膜切口等,结合患者的具体骨折后位置,选择不同的切口位置,然后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骨折端,在直视的情况,对骨折进行复位,确保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然后,选择适宜的微型钛板和钛钉,依据患者的骨面曲度,预弯处理钛板,保证钛板可以和颌骨呈现紧密贴合的状态,之后旋紧钛钉,起到固定的作用。在手术之后,进行1-2周的颌间牵引,并且接受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的治疗。

1.4 指标观察

1.4.1 治疗效果

观察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1.4.2 口腔颌面损伤程度评分

应用Likert四级评分法,对治疗前后的颌面部功能、开口度和咀嚼功能损伤程度等进行评分,每一个指标评分为0-3分。数值越低,表示口腔颌面功能损伤程度越轻。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应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为(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百分比(%),组间比较应用卡方(x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应用非参数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对比治疗效果

组别

n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

常规组

12

14.13±2.18

63.36±11.33

观察组

12

10.12±2.22

48.32±10.52

t

-

4.465

3.370

P

-

0.000

0.000

2.2 口腔颌面损伤程度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口腔颌面损伤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 比较口腔颌面损伤程度评分[±s),]

组别

n

颌面部功能损伤度

开口功能损伤度

咀嚼功能损伤度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12

2.12±0.55

1.12±0.34

2.41±0.51

1.32±0.44

2.17±0.79

1.12±0.36

观察组

12

2.15±0.54

0.52±0.22

2.31±0.54

0.49±0.12

2.19±0.68

0.42±0.14

t

-

0.135

5.132

0.466

6.304

0.066

6.278

P

-

0.894

0.000

0.646

0.000

0.948

0.000

3 讨论

颌骨是身体颜面部的重要框架骨,起到位置面部框架的作用,并且与咬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3]。一旦出现骨折的问题,不光影响咬合功能,还会损伤面部的美观性。所以,要重视治疗工作的开展。其中坚固内固定技术借助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可以更好的保证内固定的效果,促使口腔颌面部的稳定性。而钛板的生物相容性较高,在应用后,可以长期佩戴,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4]。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口腔颌面损伤程度评分等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表明坚固内固定技术更适合现如今的颌骨骨折患者,满足其治疗的需求,还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容貌,提升患者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时候,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方式,可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降低患者的口腔颌面功能的损伤程度,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立娟,王曦光,张占乐.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价值研究[J].智慧健康,2022,8(13):32-34.

[2]甘升远.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名医,2020,(11):116-117.

[3]武卫民.应用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5):132-133.

[4]王凤均.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55-5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