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对比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刘素琴

南郑区精神专科医院 陕西 汉中 723100

摘要

目的: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种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PANSS评分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均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有效药物,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利培酮不良反应较多,需根据患者情况应用。


关键词

利培酮;阿立哌唑;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

正文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需要长期地维持治疗来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手段,但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如何减少精神病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非常关键。有研究指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可取得良好效果,且安全性较高[1]。本文就重点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在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222-2023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79±5.83岁;研究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5.32±5.61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符合对比研究标准,差异显著(P0.05。本院伦理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国药准字H20061072 规格:1mg 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12mg14d内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可适当增加至12-3mg。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片(国药准字H20041501 规格:5mg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110mg14d内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可适当增加至110-20mg。两组患者持续给药8周,注意在使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期间不可使用其他抗抑郁、情绪稳定剂、抗焦虑、抗精神病药物。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该量表共30个项目,阳性症状7项,阴性症状7项,一般精神病理16项,每项1-7分,评分范围30-210分,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不良反应包括心悸、嗜睡、便秘、椎体外系反应、失眠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t验证,计数资料用(%)表示,x2验证,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患者,治疗前,对照组、研究组PANSS评分分别为97.48±6.52分、98.15±7.1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0.433P=0.666P0.05;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PANSS评分分别为47.76±3.47分、45.31±2.6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对比仍然无明显差异t=3.485P=0.001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心悸37.69%)例、嗜睡25.13%)例、便秘12.56%)例、椎体外系反应12.56%)例,失眠37.693%)例,总发生率为25.64%;研究组心悸12.56%)例、嗜睡12.56%)例、便秘0例、椎体外系反应0例,失眠12.56%)例,总发生率为7.69%,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x2=4.523P=0.033P0.05

3讨论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包括舒必利、氟哌啶醇、氯丙嗪等,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减少多巴胺的活动,从而改善精神症状,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对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影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被称之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代表药物包括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此类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利培酮与阿立哌唑两种药物在服用时间、费用、剂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但其作用机制不同,利培酮是一种强5-HT2AD2弱受体拮抗剂,而阿立哌唑则是D25-HT2A受体部分激动剂[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相当,均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症状,并维持其情绪稳定。此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立哌唑相比于利培酮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连俊红. 阿立哌唑片与利培酮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0):77-79.

[2] 周波,冯杰.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9,36(8):1533-1535.

[3] 程秋霞,赵徽. 奥氮平、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7):56-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