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内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范艳莉 刘芳芳 蒋佳静 罗丽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惠州 516005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当代中药内服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规律,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辨证处方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里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当代中文文献中的有效经验案例,采用系统的纳入指标、剔除指标、整理和剔除的方法,通过信息筛选、信息清洗、关联规则的处理,分析中药内服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频次、相关药对等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65篇文献,包含166首方剂,包含158味中药,使用频率最多的前20味中药依次是:黄芪、山药、丹参、地黄、茯苓、山茱萸、川芎、当归、熟地、白术、泽泻、大黄、党参、枸杞子、麦门冬、水蛭、红花、葛根、牡丹皮、桃仁。根据中药学进行分类统计,是以补虚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药,然后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包括黄芪—山药、丹参—黄芪、地黄—黄芪、茯苓—黄芪、黄芪—山茱萸、山药—山茱萸、茯苓—山药、丹参—山药等;其中属于《施今墨药对》中的有19对。结论: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用药功效以补虚为主,兼以利湿、化瘀、清热为主,一补一泻,从而达到标本同治、攻补兼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药内服;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施今墨对药》

正文


1流行病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50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飞速增长着。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19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全球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这意味着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增加到7亿人[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2]。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 DM 所致的慢性肾脏病,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3]。据相关报告显示,DKD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DKD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到晚期只能进行透析或换肾,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负担[4]

DKD多由DM发展而来,在DM症状的基础上,常表现为乏力、水肿等症状,根据病证结合的原则,在中医上可归为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5]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糖毒、脂毒伤及先天之本,而脏腑以肾、肝、脾为主早期DKD主要是由于消渴病日久,出现肝肾阴虚或脾肾气虚[6]。故在其治疗上,多以补虚为主。

DKD早期治疗,有逆转的可能,但早期临床症状往往表现不明显,难以及时诊断。一旦出现乏力、水肿、尿量改变等典型症状,甚至出现尿路闭合,表示DKD已处于中晚期,病情已不可逆转。因此预防和治疗DKD的最佳时机应在DKD的早期[7]

中药在治疗此病上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本文基于数据挖掘对中药内服治疗早期DKD的用药特征进行规律总结,意在为早期DK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2资料与方法

2.1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中药”“早期DKD”为主题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网中检索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2023年1月。选取中医药治疗早期DKD的疗效观察当代文献,名人员独立提取所选文献中涉及的中药方剂组成,再由另一名人员核对其准确性

2.2诊断标准

符合早期DKD的诊断标准,参照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即:尿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或尿微量白蛋白为30~300mg/24h,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8]

2.3纳入标准

①符合早期DKD中医诊断标准的文献;②有关名家医案或经验总结或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治疗早期DKD的文献;具有明确的效果;④记录的患者临床表现等信息比较完善。以上4项均符合方可纳入。

2.4排除标准

①有关DKD综述类或总结类文献、动物实验及涉及其他合并症等相关文献;②涉及针灸、沐足、穴位贴敷、灌肠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DKD的文献;食疗、透析等治疗早期DKD文献④组方中药物组成、用量等记录不完整或仅出现组方方名的文献;⑤中药提取物治疗早期DKD的文献;⑥重复出现的文献。以上6项中若有1项符合即可排除。

2.5数据规范 

统计出的中药依据《中华本草》[9]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0]进行药物名称的统一规范,例如“生地”规范为“地黄”,“茱萸”“山萸肉”“山茱萸肉”“酒萸肉”统一规范为“山茱萸”,“枸杞”规范为“枸杞子”,麦冬规范为“麦门冬”等。最终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文献依次录入Excel表中,使用频数统计的方法统计出用药的总频率和出现百分率。

2.6统计学方法 

将文献中的原始数据(即方剂的中药组成)录入Microsoft Excel中进行备份,再由另外一人核实,得到原始数据,经过去重、统一规范,最后得到全部使用的中药,使用频率最多的前20味中药进行排序,并整理出20味中药的频次及所占百分比。将所得数据利用Excel制成中药矩阵,再应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网络关系挖掘,并进行相应关联关系分析。

3结 果

3.1文献检索结果 

三大数据库检索出文献共832篇。其中,从CNKI共检索出279篇文献,根据排除标准排除文献198篇,得出79篇有效文献;万方共检索出文献422篇,根据排除标准排除277篇,有效文献为144篇;维普中检索出131篇文献,依据排除标准排除92篇,得到有效文献31篇。最后,将三个数据库中文献进行合并,删除重复的文献,最终得到165篇有效文献。

3.2药物应用情况 

共纳入165篇文献,包含166首方剂,涉及158味中药总药物使用频次1781次,应用频次大于50次的药物有7味,其百分比均在30%以上其中,黄芪出现频次最高,146次,百分比为87.95%山药、丹参、地黄、茯苓、山茱萸、川芎的应用也较多,百分比均在30%以上。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选取排名前20者为高频药物,其频次及百分比,具体结果见1。

图片1.png 

1:中药内服治疗早期DKD中高频药物使用频次统计图

 

3.3药物关联分析 

3.31药物网络关系挖掘 

应用SPSS modeler 18.0对158种药物进行网络关系挖掘。中药两两之间的联系以线条表示,线条粗细与关系紧密程度正相关。弱链接上限设为15,强链接下限设为35,仅显示超过18的链接,见下图2。强链接药物模式频次见表1。

图片2.png 

2中药治疗早期DKD的药物组方规律网络展示图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9thed[EB/OL]. [2022-06-22].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405.

[3] Anders HJ, Huber TB, Isermann B, Schiffer M. CKD in diabete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versus nondiabetic kidney disease. Nat Rev Nephrol. 2018;14(6):361-377. doi:10.1038/s41581-018-0001-y

[4] Zhang L, Long J, Jiang W, et al. Trend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16;375(9):9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