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鼻鼽患者案例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针灸治疗;中药治疗;顽固性鼻鼽;病例分析
正文
鼻鼽主要指患者出现突然发作或是反复出现的鼻痒、喷嚏以及流涕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鼻病,部分学者又将其称为鼽嚏或是鼽水。西医学属于变态反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范畴,认为是由免疫球蛋白IgE介导、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估计全世界约有 20-40%的人口受其影响。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工作与学习压力的增加,饮食及作息的不规律,使得本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迁延不愈则会导致鼻息肉、变应性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对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2]。鼻鼽的发作,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治疗以中药、针灸为主。其中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目前已被纳入美国诊疗指南,被西方主流医学认可[3]。国内有研究显示,经过针灸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4-5]。本文选取院内收治的1例顽固性鼻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本病的方法和疗效,详情如下所示。
1. 临床资料
性别:女,年龄:57岁。2019年5月17日初诊。自述鼻孔发痒、清涕如注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10余天。患者30余年前产褥期不慎罹受风寒,未彻底治愈,落下病根,以后常常鼻孔发痒,鼻流清涕,反复发作不止,每日湿巾十余张,遇风益甚,数十年间曾服用各类中西药物,均无明显改善,患者已失去信心。10余天前因触冒风寒,再次发作,鼻中清涕如水,伴频频喷嚏,鼻塞不通,不闻香臭,咳嗽痰多,痰质清稀,痰色黄白相间,平素汗出恶风,背寒肢冷,不耐体育运动。刻诊:面色晄白,神疲乏力,舌淡苔润滑,寸脉浮缓,尺脉沉弱。诊断为鼻鼽。辨证为肾阳亏虚,肺中虚寒,水饮内盛,上泛鼻窍。
2. 治疗措施
以温阳镇水,利窍止鼽为主要治疗原则。
(1)针灸治疗,方案如下:针刺足三里、合谷,迎香、上迎香、印堂和风池,艾灸肺俞、肾俞,均双侧,每周5次,每次20~30分钟。
(2)中药治疗,处方为:桂枝15g、肉桂3g、附子15g(先煎0.5h)、白芍15g、生姜10g、干姜10g、炙甘草10g、茯苓15g、半夏15g、五味子10g、细辛10g、大枣10g,7贴,清水煎服,每日二服。
3. 效果评价
2019年5月24日复诊,涕减痰少,治疗已中病,原方重用附子30g,续治之。
此后以上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月余,鼻通涕止,汗收痰消,遂停诊。
4. 总结
鼻鼽患者在患病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鼻塞、鼻溢、鼻痒以及喷嚏等,其中高复发率以及长病程属于鼻鼽的显著特点。《黄帝内经灵枢》有载:“液虽有五,肾实主之”。《诸病源候论》有言:“夫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所以鼻鼽之为病,实与肺肾二脏关系密切。其中肺主呼气、为气之主,开窍于鼻;肾主纳气、为气之根,其经脉入肺中,故肺虚则鼻息不利、气不化精而化水,肾虚则摄纳无权、水无所主而妄行,从而导致鼽嚏发生。
本案患者年过五旬,其30年鼻鼽病史及面色、舌脉和临床表现等症足以表明其人不单纯是肺气虚寒,久病之下,已累及肾阳亏虚。分析其病因病机,实属真阳亏虚,阴寒内盛,水寒不化,泛为清涕,乘肺气虚寒,鼻窍失温,射于鼻窍,又乘肌表不固,风邪得隙而入,激荡寒水上泛于鼻窍而致鼽,故鼻中清涕如水,每日湿巾十余张,且经久不愈。此乃其标在鼻,其本在肾,本虚标实之证。在针灸所取诸穴中,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五行属土,用于本病有“培土生金”之意,可补益脾肺之气、顾护后天之本以达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而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和经别均上行于头面部,正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治疗头面五官疾患的要穴,《玉龙歌》曰:“头面纵有诸般证,一针合谷效如神”,针之可利头面、解表邪。迎香穴历来是治疗鼻部疾患的首选穴位,《玉龙歌》云:“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其与上迎香、风池、印堂等其它头面部穴位同用,针之可祛风通络、宣肺利窍。肺俞、肾俞乃肺肾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灸之自可温补肺肾阳气。中药治疗则以桂枝加附子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治之,方中重用附子温补肺肾,桂枝汤解表和营卫,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止咳祛寒饮。本案以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借针灸之力可达到汤药之效所不达之处,同时针灸可助汤药祛邪却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故能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运用于本案本虚标实之证,共收温阳镇水,利窍止鼽之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翘楚.针刺联合不同灸量的温和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22.
[2]雷玉婷.督脉揿针联合辛桂防芷汤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IL-6、IL-10及IL-17A的影响[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22.
[3]秦梦璐.针灸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不同频次及疗程临床疗效相关性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
[4]张慧敏.温针灸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
[5]沈菲.宣肺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TLR2表达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