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曾宪珠

安徽省广德市人民医院血透室 安徽广德242200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分析精细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住院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精细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细护理模式;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影响效果

正文


在临床上将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称之为尿毒症,此时期患者都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来代替肾脏的工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为了保障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防护尤为重要,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精细护理模式在其他科室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比较全面的护理方式,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营养指标,提高透析效果,继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住院的6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0例,其34例,女26例,年龄 39~77岁,平均(59.43±6.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入院宣讲、透析护理、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精细化护理模式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让其了解更多有关精细化模式的知识,从而体会精细化护理理念,全面提升护理效果。②控制血压:透析期间,患者血压波动大,超滤时要控制好速度,避免患者发生脱水,甚至出现低血压。一旦出现高血压,要及时进行低钠序贯透析;一旦出现低血压,要及时进行高钠序贯透析。③健康教育:普及疾病及血液透析等相关知识,告知相关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通过现身说教、视频讲解、口头宣传、举办健康讲座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便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④精细化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具有特殊性,加之患者肾脏功能受损,难免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非常关键,多增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结合患者的性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其消除各种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工作。⑤日常护理:为患者做好日常照护工作,包括洗手、洗脸、梳头、喂饭、喂水、剪指甲等,让精细化护理融入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保证其身体舒适度,积极开展治疗经验交流报告会,通过观看视频、电话交流等形式,促进患者之间相互沟通,共同战胜疾病。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 分,得分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5.0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

观察组

30

30.06±3.17

29.86±3.34

对照组

30

38.24±3.26

39.01±3.46

t


9.8532

10.4213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62.23±4.45

80.06±3.47

对照组

30

62.63±4.54

75.13±3.67

t


0.3446

5.3463

P


>0.05

0.05

3  讨论

跟随医疗事业的进步,随之血液透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在心理上极易出现负面情绪,由于饮食的控制不佳,特别容易发生高血钾症,症状轻的会影响到生活质量,严重也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4]。精细护理模式是临床上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主要是为护理对象实施精益化、细节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5]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分析原因,患者在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给予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通过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认识,告知其以往治疗成功案例,开展经验交流座谈会,进行沟通交流,可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心态,提升其临床依从性和配合度。同时在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适当调节和处理透析室温湿度、光线、噪声及清洁度等,进而缓解患者不良感受,使其心理负担减轻,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精细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克凤.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应用精细护理模式的价值探讨[J].当代护士2020277105-107.

[2]智剑涛.精细护理模式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53118.

[3]赵春媚.精细护理模式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效果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233-35.

[4]李宇玲,李小玉,郭婷婷.精细护理模式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04113-114.

[5]周颖.精细护理模式对高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影响评价[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815414-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