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临床应用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袁晓敏

(北京优联医院 100023)

摘要

目的:评价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信封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2021.04~2022.04)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改良术,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2组,观察组治疗结果良好率更高,对照组并发症率更高,两者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改良术;脑疝;应用价值

正文


颅脑损伤通常是因为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在机体头部,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颅脑损伤患者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偏盲、癫痫发作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脑疝甚至死亡[1]。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的治疗原则是紧急抢救、清创、纠正休克、抗感染等。脑疝属于神经外科综合症状与体征,机体颅腔内存在占位性病变的分腔压力高于其他分腔,脑组织因压力逐渐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血管以及神经等被挤入硬脑膜孔道、间隙中,进而导致患者表现出角弓反张、脑干损害、剧烈头痛或去大脑强直等症状[2]。临床调查发现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颅内肿瘤、颅内脓肿、颅内寄生虫病等均会引起脑疝[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极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本次研究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信封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2021.04~2022.04)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且知情同意研究内容,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且接受此次研究中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年龄62~79岁,平均(70.58±5.8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9h,平均(5.02±1.08h;男性与女性各12例、6例。观察组年龄60~79岁,平均(69.89±5.9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8h,平均(4.84±0.94h;男性与女性各11例、7例。抽查对象均是由车祸、高空坠落或中重物砸伤导致的疾病,2组临床资料差距较小,P0.05

1.2方法

1.2.1 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组)

对此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常规气管切开、脱水降压、吸氧以及留置导尿管等;同时实施常规清除血肿、挫伤脑组织手术(未去骨瓣)。

1.2.2 大骨瓣减压改良术(观察组)

切口后,去除12*10cm骨瓣,减压,将硬膜弧形剪开,将其中失活脑组织、血肿组织清除干净;带蒂颞肌筋膜硬脑膜修补。

1.3判定指标

比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组间有差异为P0.05

2结果

2.1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比对2组,观察组治疗结果良好率86.95%20/23)更高,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更高21.73%5/23),两者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例]

组别

良好率

植物生存

死亡

/中残

不良反应

对照组n=23

56.52%13/23

13.04%3/23

8.69%2/23

21.73%5/23

21.73%5/23

观察组n=23

86.95%20/23

4.34%1/23

4.34%1/23

4.34%1/23

4.34%1/23

T

5.254

1.095

0.356

3.066

3.066

P

0.021

0.295

0.550

0.079

0.079

3讨论

研究发现手术减压与重型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愈合有直接关系,一旦患者发生脑疝压迫脑干现象,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危急症状,也会使患者血液循环、脑脊液循环障碍加重,从而会导致患者颅内压力进一步增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患者脑局部组织受压时间太长,易导致血管腔扩张,增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患者脑实质内出血风险,加剧水肿,不利于患者愈合。单纯性的清除脑挫伤组织及血肿不适用于所有重型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症状;例如对于经一侧充分内减压后,脑搏动差患者仍存在脑组织向外膨出现象,则需要再次对侧减压;效果不理想者,还需要行双侧或单侧去骨瓣外减压。需要注意不能随意去骨瓣,去骨瓣减压实施后,脑膨出造成的脑变形、脑实质水分大幅度流出以及脑位移等不良后果,在患者病情不同时期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例如脑萎缩、局部水肿加重、脑积水、颅内迟发性水肿等[4]。本次研究中,实施大骨瓣减压改良术的观察组治疗结果良好率更高,对照组并发症率更高,两者差距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颅内压,对该类患者的血液正常回流以及脑脊液循环具有显著的恢复作用,这与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结合临床经验及相关报道,大骨瓣减压改良术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前提,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术前已有脑疝,血肿清除后,脑颅内高压缓解效果不理想;第二种,急性或特急性伴有严重脑挫伤及脑水肿的颅内血肿;第三种,术前双瞳散大且伴有去脑强直症状,血肿清除后颅内压良好,不久后又有升高趋势;第四种弥散性脑损伤,脑疝形成,脑肿胀及严重脑水肿,无局限性大血肿予以排除状况下。

综上所述,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中应用大骨瓣减压改良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率,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廖磊,高飞.内外减压术联合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6):1433-1434.

[2]陈佳磊,赵伟,徐伟等.探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手术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2989-2990.

[3]王锐,李军强,刘海波.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375+4377.

[4]刘庆利.天幕切开脑疝复位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15):101-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