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体位护理中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最佳角度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王圆芳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250002

摘要

目的重点评价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体位护理中,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最佳角度的价值影响。方法:拟定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研究期限,取90例院内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静息状态下将床头抬高至0°、10°、20°、30°、40°时,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波动情况,展开分析比对。结果:当床头角度处于0°-30°时,患者在颅内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方面表现,均逐渐降低(P<0.05);当角度调整为40°时,呈现小幅度回升;随着床头角度的提高,HICH患者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脑灌注压也随之增大(P<0.05);只有脉搏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研究证实,对与HICH患者而言,在体位护理中,对床头角度的合理调整,可对血流循环功能形成影响,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另一方面可使脑灌注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升高,从而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建议采纳。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体位护理;静息状态;床头抬高最佳角度

正文


   HICH——高血压性脑出血:具备发病急促、病情归转不定、致死率高类特征。调研发现:1年内HICH患者生存率低于50%,急性期死亡率高达30%1】。因此,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便成为了领域专家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限,90例院内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为例,其中:男女占比:53∶37;年龄均值为(64.28±2.85)岁;病程均值(8.61±3.26)年。

1.2方法

  ⑴治疗: 9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病情状况为其提供,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干预策略;⑵环境:营造安静、整洁、无菌的病房环境,将病房内障碍物进行有效清除,确保患者安全;设立静音标志,规避噪音干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2】⑶体征监测: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一旦有嗜睡、昏睡、昏迷现象出现,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⑷体位:一旦患者肢体出现痉挛,会导致异常姿势出现,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叮嘱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注重姿势摆放),并提供冰袋供患者使用,实施定期翻身护理,重视对头部的固定,严禁大幅度动作;⑸床头调整:在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对床头角度进行固定和调整,0°、10°、20°、30°、40°分别维持10min,并于每个阶段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测,随之根据结果进行床头抬高时间的调整3】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波动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 0 软件进行 t 检验χ2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检验“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表一 床头抬高角度对各项指标的影响`x±s)

床头抬高角度

颅内压

脑灌注压

评价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脑组织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

12.36±4.01

93.07±10.01

107.07±10.55

12.06±5.78

66.02±4.91

98.02±1.55

10°

9.67±2.91

96.05±5.19

105.42±7.68

11.02±5.24

66.96±5.12

98.06±1.71

20°

8.06±1.58

97.85±6.08

104.62±8.05

8.86±4.37

67.11±5.15

98.11±1.62

30°

6.85±0.98

98.02±9.23

100.25±5.95

6.51±5.19

67.41±5.61

98.08±1.63

40°

7.02±1.01

99.15±10.09

99.54±9.02

7.78±6.02

67.81±5.32

97.95±1.71

3讨论

   研究发现:床头角度的调整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的影响意义显著,如:床头角度调高为20°-30°时,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最接近正常水平,再次出现脑损伤的概率也最低;床头抬高至<30°时,脑灌注压会随着床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动脉压会逐渐降低;当床头处于0°-30°区间时,HIC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会逐渐降低,当床头角度处于40°时则会表现为小幅度回升。其原因是:脑灌注压为平均动脉压与颅内压之差,在正常机体脑组织、脑脊液及血流等内容物处于动态平衡时,可维持一定的颅内压4】。但HICH患者机体功能减弱,压力感受器、骨骼肌等多种组织对心排血量控制能力较差,因此,需借助外力来弥补血脑屏障功能,对床头角度进行调整,主要因为体位改变可加快静脉血回流速度,降低静脉压,从而减少颅内血流量,降低患者颅内压。

参考文献

1】孙真真闫琛孙思佳.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体位护理中静息状态下床头抬高最佳角度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3)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39-141.

2】李俊蕾李春玲陆蓉.早期体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状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4)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01-103.

3】李俊蕾陆蓉廖天芬.多模态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体位护理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02)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319-320.

4】邱丽花.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23,15(01)查看该刊数据库收录来源16-18-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