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你掌握了吗?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钱列备

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65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糖尿病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慢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因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其病情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对糖尿病治疗存在的重要作用,旨在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一、糖尿病病因及类型

(一)遗传因素

据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几率在血统亲属和非血统亲属中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前者高出后者发病5倍有余。特别是在糖尿病Ⅰ型病症中的遗传因素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的遗传因素重要性高达90%,由此可见,Ⅱ型糖尿病遗传概率要明显高于Ⅰ型糖尿病。

(二)精神因素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广大中外医学者也都证实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发生的作用,当人们发生激动紧张的情绪和各种应激状态,皆会引发分泌大量血糖激素升高的情况,例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糖素及生长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现阶段,肥胖因素认为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发病类型,大约有68%-85%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其肥胖程度甚至与该疾病发病几率呈正比。具相关资料表明:伴随年龄因素的增长,人们的体力活动也在逐渐减少,此时,人体的脂肪与肌肉比例也在发生改变。自26岁之75岁阶段,人体肌肉组织质呈逐渐减少局面,肌肉占体重比由47%减少到35%左右,而脂肪体重比则由20%提升至40%,由此可见,肥胖因素在糖尿病疾病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

二、糖尿病与胰岛素作用机制

胰岛素主要起到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是一种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通过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吸收来降低血糖浓度。同时,胰岛素还能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合成脂肪和存储,抑制脂肪酸和脂肪分解的问题发生。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升高时,胰岛素会被分泌到人体血液中,当胰岛素与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相结合时,会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来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以此将血糖浓度调节到正常值。

三、胰岛素注射技巧

考虑到男性和女性身体不同部位的皮下组织不同和胰岛素吸收效率差异,一般男性皮下组织厚度要小于女性。通常情况下,因人体腹部皮下层较厚,因此多选择该部位进行注射,因其吸收速度最快,吸收效率可达100%,其次为手臂,而吸收效率最差的则为臀部和大腿部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腹部是优先注射胰岛素的最佳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组织肥厚,能够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且吸收效率快、速度恒定,不容易受到运动、温度等因素影响,患者在自我注射时容易捏起皮肤。注射更为便利。另外,臀部适合一些适用于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因臀部的皮下层较其他部位较厚,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无需捏起皮肤便可注射,降低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对于一些不适在腹部、臀部注射的患者来说,选择大腿部位注射胰岛素时要避开大腿内侧。因为人体大腿内侧皮下层较薄,在注射过程中一定要捏起皮肤,以免操作不当注射到肌肉层。手臂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因为在注射过程中几乎无法做到一边捏起皮肤一边进行注射,所以要由医护人员或家人来协助注射。总的来说,患者在选择中效混合与短效胰岛素时,注射部位要优先选择腹部,当然,在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例如在睡前注射时,最佳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如若患者由于皮肤移植、脂肪增生及躯体残障(瘫痪、关节炎等)等因素影响,胰岛素注射位置则优先选择臀部。

四、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

(一)注射部位的轮换

因糖尿病的特殊性,患者需长期进行胰岛素注射,因为反复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降低胰岛素吸收效率,所以在注射胰岛素时要注重注射部位的轮换。从上文中了解到,对于胰岛素而言,注射部位不同,其胰岛素吸收效率和吸收速度也是不同的,为提升胰岛素的吸收效率,减少血糖波动,不能混淆每天注射的时间和区域。尤其,注射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吃饭前3045分钟,注射时不能在硬结的部位注射。例如:每天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则一直选择造成对腹部注射;中午由家人协助对手臂注射;晚上则对臀部注射,切不可随意更改至其他部位,以此达到注射部位轮换的目的。

(二)正确选择针头

胰岛素针头通常分为4mm、5mm、6mm及8mm,一般数值越大则代表针头越细,患者应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个体需要及胰岛素类型选择合适的针头,通常针头越短代表安全性越高,患者耐受性越好。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应先使用医用酒精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待注射部位酒精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注射。若为预混胰岛素,需上下颠倒十次左右,后双手搓揉十次。例如:对腹部进行注射时先捏起皮肤,然后使针头与皮肤呈现45度或90度角快速进针,降低对皮下组织的损伤。对于一些皮下组织较薄的患者,在使用较长针头注射时可采用45度角进行注射,以免注射到肌肉层。在使用胰岛素笔进行注射时,注射完毕后应等待至少10秒以上再将针头拔出,以免发生针头漏液现象。另外,注射胰岛素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加速胰岛素的吸收,出现低血糖情况。同时,患者要注重“一针一用”,即使用后的针头要及时更换,避免重复使用,如:患者自我注射后,应套上外针帽再废弃,不可将针头滞留在胰岛素笔上,因为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对注射剂量产生影响,长时间还会形成结晶,堵塞针头,妨碍注射。

(三)准确的储存方法

胰岛素药效受储存条件影响,因此胰岛素的保存方法尤为重要。胰岛素既不能在阳光下晒,也不能在温度较低的空间冷冻。胰岛素在未开封的情况下,最好的储存方法是放在2~8℃冷藏于冰箱中,尽可能不放在紧贴冰箱壁处,同时也应注意不能放在0℃以下的冷冻室内,使用前取出后,需升温后才可以使用。已开封的胰岛素通常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一般不要超过30℃。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放在25℃的室温中保存4—6周一支胰岛素笔芯一般10天左右用完,不必担心胰岛素在使用过程中会失效。如果气温超过30℃也可以使用保温袋来保存。

(四)注射后的观察

注意观察一系列的副反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有强烈的饥饿感、心慌、手抖、冷汗、头晕等不适,应怀疑低血糖,立即测血糖,视情况喝糖水或进高糖食物。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会有过敏以及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性水肿、屈光异常等等。

五、总结

总的来说,胰岛素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胰岛素对调节患者血糖浓度水平具有重要治疗作用,因此,应该正确引导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虽然胰岛素并不是唯一治愈糖尿病的方案,还应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干预,如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以此来高效管理糖尿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