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在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规范化流程管理;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
正文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外来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我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主要分析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3年5月-2023年8月收治的116例消化内镜治疗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58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范围21-67岁,平均年龄(41.0±6.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22-69岁,平均年龄(42.0±5.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包括在患者进行诊疗前进行健康宣传,说明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医生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提供适当的协助。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
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规范化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由护士长、主管护士和主任医师组成规范化护理小组,其中护士长担任组长。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并安排相应的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其次,合理安排内镜室的物资和人力资源,指派专人负责内镜室器械的采购、调度和消毒工作。器械的保养和维修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器械的运转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根据器械的不同,可以使用高温高压灭菌或灭菌柜灭菌。最后,组长每个月统计存在的问题,并展开组内讨论,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认真执行。
1.3临床观察指标
(1)使用护理质量量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情况,主要包括护理安全、消毒、岗位管理、器械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使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强烈。
(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
(3)使用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软件SPSS26.0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卡方检验组间差异,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分数
通过进行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分数,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分数对比
组别 | 例数 | 岗位管理 | 护理安全 | 消毒隔离 | 器械管理 | 急救药品管理 |
对照组 | 57 | 13.24±1.29 | 13.68±1.99 | 14.36±2.06 | 13.69±2.63 | 13.02±1.12 |
观察组 | 57 | 18.59±1.35 | 18.79±1.04 | 19.23±1.27 | 19.35±0.98 | 18.97±1.04 |
P | 0.021 | 0.015 | 0.035 | 0.026 | 0.014 |
2.2对比两组的疼痛分数和治疗时间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疼痛分数(VAS)和治疗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
组别 | 例数 | VAS | 治疗时间 | 护理满意度 |
对照组 | 57 | 2.88±1.02 | 1.64±0.15 | 89.97±3.58 |
观察组 | 57 | 1.32±0.34 | 1.01±0.13 | 98.66±1.41 |
P | 0.036 | 0.014 | 0.022 |
3讨论
消化内镜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胃镜和肠镜的使用。然而,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不足,对内镜检查存在心理上的恐惧。此外,在胃镜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内镜容易被患者消化道中的食物残渣和分泌物污染。因此,必须彻底对内镜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消化内镜的管理也存在操作不专业、器械管理不规范、发现器械隐患不及时等问题。
本研究采用规范化管理方法来提高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这种管理方法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了诊疗时间,确保了器械的无菌状态,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媛.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24(6):4.
[2] 焦璇.流程管理在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2021,16(35):165-166.
[3] 米文超,李新,姚婧.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 2019,22(17):109.
[4] 陈弋珍.将规范化流程管理运用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研究[J].健康必读, 2020, 14(020):7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