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老年病的预防与日常护理要点
摘要
关键词
老年病;护理;预防
正文
1.常见老年病类型
1.1高血压
高血压通常是血压数值明显的出现升高,而且还会伴随着头晕头痛、四肢乏力、阵发性眩晕等多种不良症状。
1.2冠心病
冠心病会导致心脏功能受到损伤,有可能会影响到心脏的供血,而且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1.3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是血糖数值出现了升高,有可能会导致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形消瘦等,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1.4消化不良
因为老年人身体器官会逐渐退化,有可能会患有胃炎、炎症性肠病、溃疡病等,所以会引起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症状[2]。
1.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老年人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比较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心悸、消瘦、厌食、腹泻等症状。对于绝大多数一般没有出现甲状腺肿大现象,很容易会被误诊。
1.6慢性支气管炎
年龄的增长使得人体逐渐开始老化。如果发生感冒,一般无法短时间内治愈,老年人的支气管会被炎症因子的刺激和损伤,出现慢性支气管炎,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1.7骨质疏松
老年人的骨骼出现退行性改变,且其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有乏力、骨痛、脊柱变形等症状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枸橼酸钙片、牡蛎碳酸钙片等药物缓解不适[3]。
2.老年病的特征
2.1一人多病,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既有冠心病也有高血压,同时还可能会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所以在患病时临床表现可能比较复杂。
2.2病程比较隐秘,表现不典型。由于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就会逐渐下降,可能会造成误诊和漏诊。例如老年人出现严重感染,可能只有低热的症状,甚至不发热。
2.3发展迅速,猝死率高。免疫器官的老化,使得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器官也逐渐衰竭。一旦出现应激反应,就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并且恶化速度很快,难以控制。
2.4虚实夹杂,并发症多。老年人进入老年期以后常伴有衰老出现脏腑气血亏虚,痰热瘀滞等相互作用而出现虚实夹杂症候的,虚实夹杂也是当代老年病的重要的病因病机。
2.5心理精神因素影响大,情志障碍既可以作为老年疾病的病因也可以作为老年病的伴随症状而影响治疗效果。
3治疗老年病的基本原则
3.1综合治疗
老年病的治疗应以综合性为主,也就要综合采用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3.2个体化治疗
老年病患者的身体机能和代谢功能都已经下降,因此,具体的治疗方案应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准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3.3预防为主
老年病往往会受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所处环境影响,以此,老年病治疗的基础原则之一就是预防为主,例如可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忌烟戒酒等[4]。
3.4治疗与康复并重
对老年病患者来说,治疗不仅仅需要控制病情,还要重视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体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社交支持,保证其心理健康,帮助其建立自信和良好生活能力。
4.老人护理基本常识
4.1生活基本护理
4.1.1床上运动
早晨醒来后,老年人不要急着起床,可以先静卧十几分钟,并辅以床上运动。
4.1.2伸展四肢
双手互相揉搓,活动指关节;重复“干洗脸”动作20-30次。这些动作可以帮助老年人适应从睡眠到觉醒过程的生理变化,使身体有一个相对过渡的阶段,避免因突然起床头晕而摔倒,逐步改变呼吸、心跳的频率,以免引起心脏病。
4.1.3卫生间运动
对老年人而言,刷牙、漱口、洗脸、梳头也是十分有益的运动。刷牙的过程可以活动上肢。漱口后需进行咳嗽运动,把呼吸道的痰咳出。无痰时的咳嗽动作本身对于(即使干咳几声)肺泡的扩张也十分有益,尽量避免肺部感染。洗脸时可顺手按摩面部,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梳头一方面可以增加头皮的血液循环,改善头皮营养,避免脱发;另一方面,梳头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抬举动作锻炼上肢。可以使用钝的木梳,每天早晚梳头100次,双手交替进行。
4.1.4户外运动
适当进行户外锻炼,散步、慢跑、做操和练习各种拳等,都可以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其抵抗力[5]。具体来说,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动静结合,以畅通气血,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延缓动脉血管的老化,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强筋壮骨、改善睡眠、促进食欲,使失去某些平衡或受到损害的机体得到恢复并治疗疾病。
4.1.5晚间运动
晚间洗漱期间除重复晨间卫生间的一套活动以外,有条件的老年人可在睡前洗个盆浴,能使全身的血管扩张、肌肉松弛、头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也有利于入睡。对于身体不便或无盆浴条件的老年人,可以用温热水泡泡脚,对促进健康和睡眠也是十分有益的。
4.1.6心理护理
在进行疾病治疗时,老年人应保持乐观的精神和稳定的情绪,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积极自信、乐观开朗、多寻求乐趣,善于处理和回避有碍心理卫生的影响,使个人生活充实而怡得快乐。
4.2医疗上的基本护理
4.2.1起居饮食方面
进入老年后,不少人会换上脑动脉硬化,出现脑活动能力减弱、对外界的敏感性降低和反应迟钝等问题。这也使得体内疾病带来的痛苦难以表现出来,稍有疏忽就会耽误治疗,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另外,由于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功能日趋减弱,而疾病又会破坏体内的生理平衡,致使各脏腑之间互相影响,最后出现恶性循环。一些老年人可能一直身体都很健康,但却因为患了某种小病而一蹶不振,体力明显下降,甚至死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专家建议,在对老年人的健康护理上,必须特别注意这两个方面。发现老年人起居饮食表现异常,即使变化极其微小,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检查。此外,还要注意气候变化,进行定期体检。特别要注意风、寒、暑、湿等邪气侵袭,随吋注意衣着冷暖,老年人血气方虚,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弱,为此,要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进行着装调整,有病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或转移恶化[6]。要按照人体对营养的需要摄取营养物质,少吃多餐,低脂低盐,多饮水,保证并保持合理饮食,要注意饮食的寒温及进食的时间规律,食物清淡粗细的搭配,并注意饥饱适当,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有益。
4.2.2正确用药方面
一是防止用药剂量过大。进入老年之后,人体内各脏腑的细胞数量减少了30%左右,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大大减弱。因此,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严格遵循医嘱,且服用药物时不可用茶水冲服;二是正确掌握服药时间:不同的药由于作用,吸收方式和体内分布等的不同,服用的时间也各异。病人及家属应看清该药的服用说明;三是防止药物中毒、成瘾或乱用;老年肾功能减退,肝功能降低,药物在机体内排泄缓慢,可能会造成药物蓄积中毒,因此必须格外小心。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在连续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可能会出现上瘾的症状,一旦停止服用,会出现精神不振、肌肉酸痛、失眠和呕吐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具体用药特点可分为三种:一是用药种类不宜过多。用药要做到少而有效,并尽量不超过5种,用药的剂量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控制在常人服用剂量的一半即可,然后根据实际病情及治疗反应再进行适当增减,从而调整至合适的剂量,最后以有效剂量维持;二是强调用药注意事项。不同于青壮年,老年人的体质的气血亏虚、正气不足,用药应以平和为主。在应用抗生素时,尽量不要频繁换药;应用降压药时,不应突然停药;应用解热镇痛药、镇静剂、抗生素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三是正确的饮食疗法。《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老年人的胃弱脾虚,要补其不足,从多方面摄取营养,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应少吃脂类、肉类及甜食,防止体重基数过大,预防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的发生,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起居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采取正确、合理的饮食疗法,预防老年病的发生。
5.老年病的预防办法
5.1 终身进行自身健康工程的建设
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工程等方面。在这些因素中,生物遗传因素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生活习惯、运动功能锻炼、社会行为和生存环境。要想使自己健康长寿、长命百岁,那就要用终身的努力去维系自身的健康,要用健康工程的理念去经营自己的一生。理想的自身健康工程应包括安全舒适的胎儿期、营养丰富的少儿期、正常过度的青春期、强健结实的成年期、无病无忧的老年期和鹤发童颜的高寿期等,生命过程的每一期都应由自己的家人或自己去努力实现。因此,要树立起终身进行自身健康工程建设的良好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5.2适时进行疾病风险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疾病的风险是可以预见的,任何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和生活不洁等)和生活方式(工作紧张、过度劳累、不进行体育锻炼)、不端的社会行为、孤僻狭隘的心理素质、恶劣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先天性或获得性的生理缺陷、显性或隐性的遗传倾向等都可能成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果能够尽早的预测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大多数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5.3有计划治未病
对于任何疾病,从古至今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至关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其实上医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党和政府现行战略前移的医改政策就是要把预防保健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预防老年病发生的最关键的措施。据相关资料表明,花1元钱的预防保健费用就可节省8.59元的疾病诊治费用和100元的抢救费用,进一步说明只有加强预防保健才能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和降低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老而不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因此老年人应积极面对老龄化,推迟或减慢生理性老化,以求接近或达到最高寿命。
5.4有信心治已病
老年人应该学会如何去自我防病保健,积极地治疗已患疾病。当身体出现异常,感到不适时,就要赶快去到正规医院就医,以便在患病早期就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控制病情。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应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积极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避免各种老年综合征或是老年问题的出现。即使在疾病晚期,也要有信心治疗自己的疾病,因为调整好心态、树立乐观的人生观对疾病的治疗起着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5.5有恒心求康复
大多数的老年病都是慢性病或退行性疾病,一旦患病就难以治愈,甚至是不可治愈,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治疗,而是应追求其最大的功能康复,维持不治之症和残障患者最大的自主独立性,使其能够回归正常生活。老年康复主要包括卒中后的神经康复、老年痴呆的认知功能康复、心脏病后心功能康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后的呼吸康复以及骨关节疾病后的肌肉关节功能康复等,即使身患残疾也应学会如何独立、自主地适应生活,以求达到“残而不废”。
结束语:总之,老年病的预防,关键还是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同时,老年人还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各种老年病的发展。在日常护理中,除了基本的饮食起居、卫生清洁等生活护理,还需特别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通过沟通交流、关爱陪伴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疾病,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杰.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病区跌倒预防中的应用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08): 201-203. DOI:10.16286/j.1003-5052.2023.08.076.
[2]张利,赵青,李金林. 急诊老年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实用老年医学, 2022, 36 (07): 741-744.
[3]徐礼娟,桂红民. 住院老年病人鼻饲误吸预防研究进展 [J]. 全科护理, 2021, 19 (24): 3354-3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