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心理护理;双向情感障碍;影响;精神疾病
正文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22 to November 2023, 4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depression and mania symptoms, and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Bipolar disorder; Influence; Mental illness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种兼具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的精神疾病,患者时而有躁狂的表现,会出现言语及活动会增多、精力非常充沛,情绪易波动。时而会出现情绪比较低落、感觉不到愉悦、悲观话少,甚至还会有自杀的冲动。不同症状循环交替出现,可能某个症状持续几天就转换为另一种症状,也可能持续一直是某个症状几个月再转换为另一种症状。间歇时长、每次发作的程度都是不固定的,对于患者本身,和其家庭、同事、朋友都会带来极大影响。双相情感障碍虽然是病理性的疾病,但患者的心理问题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所以单从常规的治疗方面入手,效果比较有限,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干预,这对于增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帮助[1]。基于此,我院就针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制定了一套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为明确其临床效果,本研究就选取我院4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由我院接收并实施诊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0例,并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包含女性病患8例,男性10例,年龄在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平均为(34.04±4.27)岁,病程在1月-35年,为其基于对症治疗之上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包含女性病患13例,男性9例,年龄在16周岁以上,53周岁以下,平均为(32.55±4.20)岁,病程在10天以上,40年以下。比较分析临床资料,两组间差异P>0.05,分组具备可行性。
纳入标准:①参与患者所有检查结果及相关症状均与该症诊断标准相符。②患者与家属对本次研究在详细探知的基础上同意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①身体器官或系统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②患有心脑血管等严重性疾病的患者。③出现自杀倾向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了多重方法来综合干预,以期在情感障碍管理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心理支持:心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安全、支持性的环境,鼓励他们开放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忧虑和困惑。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有助于减轻情感压力和孤独感。
(2)认知行为疗法: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患者将与心理护理人员一起分析和识别负面的认知模式,如消极自我评价、悲观预期等。通过认知重构,患者将学会更准确地评估事实和情境,从而减少过度的负面情绪。此外,患者还将学习积极的应对策略,如问题解决、放松技巧,以应对压力和情感波动。
(3)心理教育:心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详细知识,解释疾病的特点、发病机制、病程变化等。通过深入了解疾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症状和情感变化,从而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此外,患者还将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有助于他们作出更明智的治疗决策[2]。心理护理干预将在每周1—2次的频率下进行,持续8周。在干预过程中,心理护理人员将密切关注每位患者的进展和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干预方法可能会有所调整,以确保干预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HAMD和HAMA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和躁狂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充分结合本次研究详细情况,设置与之对应的数据库,将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后,运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予以分析,计量资料用(xbar±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本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在干预结束时显著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评分仍然较对照组低(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
指标/组别 | 对照组 | 观察组 |
例数 | (n=20) | (n=20) |
干预前HAMD评分 | 19.4±3.0 | 18.9±2.8 |
干预前HAMA评分 | 20.7±2.3 | 21.1±2.5 |
干预后HAMD评分 | 16.0±2.8 | 12.4±2.3 |
干预后HAMA评分 | 13.9±2.8 | 10.2±2.0 |
随访3个月后HAMD评分 | 12.1±2.3 | 9.9±1.6 |
随访3个月后HAMA评分 | 9.3±1.7 | 8.4±1.4 |
3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认知通常存在一定问题,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此种疾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更大,发病时情绪激动,容易引发伤人、自杀等现象,应为其注重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能够实现及时安抚表达,进一步实现患者不良情绪有效缓解。常规护理能够实现重点放在疾病治疗中,其中忽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但其中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双向情感障碍治疗较为重要。部分情绪、精神具备一定波动,不愿意积极接受治疗。通过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心态改变,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注重家庭心理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实现内心想法了解,使患者能够减轻内疚、自卑等不良情绪,不断激发患者与他人交往的积极主动性,预防其心理防卫感,引导患者能够积极表达内心,使其能够形成正确认知,提高自信心,促进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针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结合心理护理能够使其认知能力改善,并减轻负性情绪。本文研究显示,在干预结束时,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抑郁和躁狂症状的严重程度,p<0.05,效果更为明显。干预结束时,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也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抑郁和躁狂症状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后,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态,有效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其各项认知功能,因此获得的满意度更高,可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护理方式放心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润琴,王玲花,封钢.积极心理学团体护理干预在康复期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22,36(3):535-537.
[2]李冬霞.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27):1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