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孕期阶段孕妇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郭雪莲

(伊犁州妇幼保健院,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三个阶段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孕期保健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从我院产前门诊2023年上半年收治的正常孕妇中选取375例进行研究,根据其妊娠时间分为3组: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组,分别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水平(D-二聚体)。结果:孕晚期FIB>孕早期和孕中期,孕中期FIB>孕早期,组P<0.05。三组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分析孕妇FIB以及D-二聚体水平可及时明确血浆高凝状态,对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孕期;妊娠;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临床意义

正文


妊娠属于多数女性均会经历的阶段,其属于较为复杂的生理过程,在妊娠期间,孕妇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同时当孕妇处于不同妊娠阶段时,其各项生理指标同样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变,其中血液以及免疫指标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在妊娠之后,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条件较为特殊,当孕周不断延长时,孕妇的激素水平则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进而使得孕妇多项凝血因子出现改变,甚至影响凝血功能,影响妊娠的安全性。因而及时明确孕妇的异常情况,予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于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它是凝血系统中重要的前体蛋白之一,可以被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参与血栓形成和止血过程。在临床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过高或过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都可能预示着凝血机制的紊乱。D-二聚体同样属于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血液检测指标,其能够有效体现纤溶亢进以及纤溶活性程度,对于分析孕妇血管内血栓状态具有优良的效果,同时可协助医师进一步明确患者的是否存在异常状态。本文将探讨正常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三个阶段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如下所示。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一般资料:按上述标准,从我院产前门诊2023年上半年收治的正常孕妇中选取375例进行研究。孕早期组(n=126):孕周1-13周,平均年龄(31.14±5.04)岁;孕中期组(n=116):孕周14-27周,平均年龄(30.67±5.70)岁;组(n=133):孕周28周后,平均年龄(32.07±5.44)岁。3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检测方法

1.2.1标本采集 采取孕妇外周血2mL,抽取后置于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比例1:9),样本于30分钟内送检。

1.2.2检测方法 样本离心处理(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后,采用日本sysmex CS5100进行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F检验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比较,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的增长而呈现升高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不同孕期阶段的孕妇FIB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x±s)

组别

FIB/(g/L)

D-二聚体/(mg/L)

孕早期(n=126

3.89±0.70

0.53±0.48

孕中期(n=116

4.48±0.95

1.09±0.85

孕晚期(n=133

4.79±0.91

2.27±1.81

F

34.53

64.848

P

0.00

0.00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机体止血以及凝血情况与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呈现为动态调节的关系,当机体尚未受到损伤等情况时,凝血因子主要以失活的状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之中,但是在机体出现创伤等情况出血时,凝血因子则会被激活,并起到凝血的效果。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妊娠属于相对特殊的阶段,在该阶段,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的改变,此时上述的动态调节关系则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妊娠阶段,机体凝血因子的含量以及活性均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使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类情况的出现对于孕妇产后迅速止血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受到胎盘残留以及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产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而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则能够有效的体现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的动态改变情况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是可以从实验室相关指标中反映出来的,其中较为敏感的是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

现阶段凝血宫内检测具有相对较高的应用频率,其中纤维蛋白原则属于重要的凝血因子,对于诱导血小板聚集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其能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使得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促使其形成血栓,对于血液的凝固有种重要的作用,当其水平出现明显提升时,则能够显著提升血小板的聚集,强化止血的功能。而D-二聚体水平则能够表明继发性纤溶的状态,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进行检测,则能够及时明确纤维蛋白的降解状态,进而分析纤溶以及凝血系统的活跃情况。

综上所述,分析孕妇FIB以及D-二聚体水平可及时明确血浆高凝状态,对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妊娠期间孕产妇的身体变化实时监控,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爱学.不同妊娠时期的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特点[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0):111-112,119.

[2] 孙瑶.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探讨[J].婚育与健康,2021,(21),9-10.

[3]刘嘉琳,何法霖,李丹凤等.正常孕妇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2):96-97.

[4]刘健玲.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4, 5(1): 64-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