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效果
正文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属于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等因此所致。同时,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酶分泌量不足,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产生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稀薄伴有奶瓣、泡沫或粘液等是临床常见的表现,导致儿童发生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会影响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1]。目前,药物是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的疗效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为6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2.89±2.46)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2.78±3.42)岁。两组资料统计无差异性(P>0.05)。
1.2方法
均为两组患儿科学、合理指定饮食方案,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结合实际病情及时补充体液与维生素等,提升机体免疫力。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疗效观察、分析和对比。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使用蒙脱石散,用药剂量: 年龄1岁以下,1天 3 g,1-2 岁,1天 3 - 6 g,2岁以上,1天6-9 g,1天3次,每天按时服用。同时,使用醒脾养儿颗粒,用药剂量: 年龄1岁以下,1天2 g,1天2次,1-2 岁,1天 4 g,1天2 次,3-6 岁,1天 4 g,1天 3 次。均为温开水冲服。
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500 mg 温开水冲服,1天2 次。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无效,效果显著+效果一般=总有效率。采用自制量表进行分析患者各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均通过SPSS27.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数据更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效果显著 | 效果一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0 | 15(50.00) | 14(46.67) | 1(3.33) | 29(96.67) |
对照组 | 30 | 10(33.33) | 12(40.00) | 8(26.67) | 22(73.33) |
x2 | - | 6.405 | |||
P | - | 0.011 |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由于身体各项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不良的饮食规律和习惯导致患儿腹泻、呕吐、精神状态较弱等表现,长时间腹泻会加重胃肠道的消化压力,降低食物吸收,使患儿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发生。同时,极易收到病毒、细菌等感染的风险,为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基于此,患儿应注意三餐定时,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且不易消化食物,适当进食水果,不可过量。针对腹泻严重的患儿,应及时补水、防止脱水,并合理用药,以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为首要治疗目的[2]。以往临床中主要使用抗生素、止泻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抗生素具有杀灭致病菌的作用,但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不利于疾病恢复。醒脾养儿颗粒是临床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具有止泻、促进胃肠道蠕动的功效,但小儿身体机能薄弱,肠道菌群恢复困难,因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是一种复方活菌制剂,主要成分为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作用于调节胃肠道中的菌群以及促进肠道内益菌生长的效果。还有助于促进蛋白质、维生素等吸收,建立生物屏障,改善肠道环境,更好的维持肠道功能。与此同时,有效抑制细菌繁殖,调理胃肠道内的菌群,清理肠道内的毒素,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促进细胞再生。目前,临床中此药物被广泛应用,且应用价值较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数据更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临床中使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效果更显著,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家属满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莉,韩改琳. 四磨汤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1,19(2):48-50,57.
[2] 赵玉玲.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 康颐,2023(21):215-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