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AIoT全流程便民就医智慧门诊系统
摘要
关键词
AIoT;融合;智慧门诊
正文
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智慧医疗健康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在此背景下,建设医院智慧门诊系统,以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诊间全流程的智能分诊、智能导诊,智能预约,智能体检,检查结果查询,可帮助医生合理规划诊疗方案,优化患者就诊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是推进医院管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一、 AIoT的概念与应用
1.1 AIoT的定义与特点
AIoT,即 AI (人工智能)+ IoT (物联网),是指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AIoT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传统的物联网设备中,使得设备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反馈,从而进一步推动“万物互联”。AIoT具有以下特点:
自组织: AIoT将物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处理,可实现数据的自组织和自管理。
大连接: AIoT可以实现全连接、大连接的特点,满足各种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智能化: AIoT通过算法和模型实现数据分析与预测,并自动控制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
1.2 AIoT在智慧门诊中的作用
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门诊,使门诊管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实现患者就诊全流程的信息自动化、数据可视化,极大地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在传统门诊中,患者就诊需要经历挂号、就诊、取药、检查检验等环节,流程复杂且不透明。随着智慧医院建设的不断推进,智慧门诊系统可以根据患者就诊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智能提醒,在患者就诊前将相关信息推送至医生处,让病人有更方便的就医经历。同时,智慧门诊系统可以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升诊疗效率。
二、智慧门诊的需求与挑战
2.1传统门诊存在的问题
(1)就诊流程复杂。患者需要通过窗口、自助终端、电话、微信、网站等多种途径预约挂号,患者需要准备大量的就诊资料,患者就诊流程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2)排队时间长。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由于医院现场的环境嘈杂,排队等候时间较长。
(3)信息不透明。患者到医院后,医生无法实时获取患者信息,医生无法进行精准诊疗。患者就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候医生诊疗,等候时间太长影响病人的就医感受。
(4)无法全面了解病情。医院各科室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整合与共享,不能给病人提供综合,准确的诊断意见。
2.2智慧门诊的需求与优势
(1)优化就医流程。医院可通过智慧门诊系统实现挂号、预约、缴费、检查、取药等流程的优化,使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就医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2)提供智能导诊。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可通过智慧门诊系统智能导诊功能快速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科室及医生,避免盲目就医,提高就医效率。
(3)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智慧门诊系统可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监测等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4)优化就诊环境。智慧门诊系统可提升医院整体形象,优化就诊环境,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三、AIoT全流程便民就医智慧门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包含三层,即业务层、数据层和平台层。其中业务层包括业务应用程序、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等,是系统的核心;数据层是所有数据的集合,它由大量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组成,主要包括:患者端(患者端)、医务人员端(医护端)、设备端(设备端),是数据的主要来源;平台层主要负责 AIoT与医院信息系统的交互。以业务应用程序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功能;基础设施主要提供基础设施及运行环境;平台层主要用于用户管理、权限控制等。
3.2数据采集与处理
AIoT全流程便民就医智慧门诊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有患者端(患者端)、医务人员端(医护端)、设备端(设备端)。
患者端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有:病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以及检查项目和诊断结果,如心电图、彩超等;患者的基本信息可以通过医院统一的患者身份认证系统进行采集,从而避免了重复录入。医务人员端需要采集的数据主要有:患者检查项目的名称,如体温、心电图等;医生开出的药物,如常用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医生开出的检验申请单,如血常规、血生化等。
3.3智能诊断与推荐
智能诊断是指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对患者就医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患者推荐最优的诊疗方案。通过构建包括医疗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疗领域的智能诊断。基于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就医记录、体检报告等医疗数据,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病情分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医生可以更精确的诊断病人的情况。
在推荐方面,为提高诊疗效率,本系统将提供智能导诊推荐功能。根据患者就医信息、就诊时间等因素综合分析,智能推荐最适合患者的科室和医生,这样才能使诊断和治疗方案得到优化,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
3.4智慧门诊预约与管理
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多种预约方式,包括电话预约、诊间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等。患者可以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 APP等多种渠道进行预约,其中微信公众号与手机 APP是重要的预约入口。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选择就诊时间,并通过自助挂号的方式完成就诊。对于一些特殊疾病,如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管理。门诊医生可以在患者的就诊过程中进行指导,同时在诊疗结束后,患者可以通过医院提供的系统进行电子病历记录,方便医生进行后期管理和分析。
3.5用户界面设计与交互
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通过界面元素、布局、颜色等方面的统一规划,提高用户操作效率,让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系统。在界面交互方面,使用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布局与设计,如将导航栏放置在屏幕的左上方,导航栏的内容更加突出,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利用屏幕大小、位置、字体、颜色等设计元素,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结论
针对传统医疗机构存在的流程繁琐、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低下、医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 AIoT全流程便民就医智慧门诊系统的建设方案,在原有 HIS系统中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患者在诊疗全过程的智能化和便捷化。该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患者信息的高效采集与管理、患者诊疗信息的实时共享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就医服务体系。通过实际运行表明, AIoT全流程便民就医智慧门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增强了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勇,刘明,程德全,徐艳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门诊系统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37 (6):1687-1689.
[2]谭雪丽。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现代医院管理》,2016,22 (1):2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