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王怡萱,魏月媚,黄洁清,唐勋建,韦赞露,黄妙霜,黄惠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术患者中选取78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患者临床数据,从而评估不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对于康复知识的掌握水平、自我护理意识评分、遵医行为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与此同时,患者出现并发症率与护患纠纷的几率更低(P<0.05)。结论:为了提升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护士应积极做好对于护理干预问题的关注,从而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整体护理干预引导。


关键词

心血管介入术;整体护理干预;并发症率;护患纠纷率

正文


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医务工作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梳理,其推动了患者治疗模式的多元化发展[1]。在此期间,心血管介入治疗凭借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一致关注与肯定。对于护士们来说,在患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积极做好相应的护理配合有利于帮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其对于患者护理服务综合效能的优化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与导向价值[2]。在此期间,通过对大量患者临床护理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其主要由于患者股动脉鞘管管理不当而引发,基于此,护士们对于怎样才能降低这一问题的发生几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梳理,希望进一步优化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的安全性,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综合水平[3]在研究过程中,护士对于护理工作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其推动了护理工作模式的优化与调整。实践表明,通过结合实践对于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护士可以根据患者在临床形成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引导,这一点有利于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相关内容并积极做好对于护理服务的合理配合,其对于患鞘管留置期间通畅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降低了相关并发症问题的危险因素,对于患者整体健康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和辅助作用[4]本文针对心血管介入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开展了探讨,现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6~2023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术患者中选取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8~79岁,平均(60.12±2.08)岁;研究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47~75岁,平均(60.21±2.12)岁;相关内容已经上报了医院内的伦理委员会,委员们经过讨论后同意开展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干预:①对于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核查或完善相应的数据资料。②确保房间内物品摆放规范,房间整洁,同时定期做好通风消毒工作。③做好治疗药物的合理发放。④向患者说明术后康复期间的注意要点。⑤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相关疑问。

1.2.2 研究组  应用整体护理干预:①做好健康知识个性化教育工作:护士应在工作中做好对心血管介入术的介绍,同时被术后留置的股动脉鞘管应该如何护理进行逐一的讲解和说明。在此期间,护士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告知患者其存在哪些疾病风险并讲解相应的护理与康复注意要点,从而帮助患者更加自觉主动地实现对护理工作的充分配合并在护士引导下做好对于自身康复期间言行的科学管控,这一点对于患者自护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②股动脉鞘管强化护理服务:在康复期间,护士应引导患者制动并以仰卧起位的状态休养,同时把手术一侧的下肢伸直。在引导患者移动的时候,应由至少3个人来抬患者。在抬的时候应该用平抬的方式移动患者,避免患者肢体屈曲,这一点可以避免鞘管对患者血管造成影响与损伤,降低了术后出血问题的发生几率。在看护过程中,护士间确保鞘管固定良好,避免其乱动。同时,每间隔30分钟,护士应对患者鞘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鞘管是否存在打结与堵塞等问题,若发现相关异常事件应及时进行处理。③优化鞘管拔除护理:护士应注意做好对患者鞘管拔除护理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在拔管前,应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控,当指标恢复正常之后方可进行拔管操作,其可充分降低保管管理中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有利于实现拔管期间不良事件的合理预防。④拔管后病情监测护理:在拔管后会使鞘管置管部位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康复效果,并观察其是否存在出血和血肿等情况。与此同时,护士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与肢体疼痛等症状并结合患者其他临床表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动脉血栓情况,若出现相关并发症,护士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并进行科学处理,从而有效帮助患者实现对于并发症问题的妥善应对。⑤生活护理与指导:护士因为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积极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真实看法,从而有效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疏导方案,帮助患者安抚负性情绪,促进其康复信心的树立与完善。与此同时,护士应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早睡早起,通过充足的睡眠促进自身体质的恢复与改善。在饮食方面,护士应鼓励患者有效实现对于饮食习惯的科学调整,确保其三餐按时进食并有效实现对于食材的科学搭配,这一点对于患者身体所需营养的合理补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在食材选择问题上,护士应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鼓励患者积极做好对于新鲜水果、蔬菜、谷物、肉制品、奶制品、蛋类等不同优质食材的合理搭配,同时避免其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引导患者践行清淡膳食原则和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这些均对于患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很有帮助。⑥环境护理: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改善与并发症的规避是很有帮助的,基于此,护士应注意做好对于护理工作内容的评估和持续分析,从而从多个角度入手,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休养氛围,在具体做法方面,护士应做好定期通风消毒工作,同时对病房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整,从而提升患者休养期间的舒适水平。与此同时,应避免他人在病房内大声喧哗,从而确保病房内的安静。

1.3 观察标准

为了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将患者自护能力水平、遵医行为率、并发症率、生活质量以及护患纠纷率作为研究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分析数据,P<0.05证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自护能力水平

研究组护理后对于康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更高P<0.05)。见表1

1 患者自护能力水平

组别

n

康复知识的掌握水平

自我护理意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9

50.36±3.12

89.13±2.70

63.31±3.22

92.13±2.29

对照组

39

50.25±3.07

78.15±2.65

63.28±3.30

85.14±2.46

t

-

0.157

18.125

0.041

12.988

P

-

0.876

0.000

0.968

0.000

2.2 患者遵医行为率

研究组遵医行为率更高P<0.05)。见表2

2 患者遵医行为率

组别

n

优秀

良好

较差

优良率(%

研究组

39

26

12

1

97.44

对照组

39

17

16

6

84.62

χ2

-

-

-

-

3.924

P

-

-

-

-

0.048

2.3 患者并发症率

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见表3

3 患者并发症率

组别

n

动脉血栓

出血

腹膜后血肿

并发症率(%

研究组

39

0

0

0

0.00

对照组

39

2

1

1

10.26

χ2

-

-

-

-

4.216

P

-

-

-

-

0.040

2.4 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4

4 患者生活质量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39

76.50±2.58

91.88±2.48

对照组

39

76.46±2.61

85.69±2.62

t

-

0.068

10.715

P

-

0.946

0.000

2.5 护患纠纷率

研究组护患纠纷率更低P<0.05)。见表5

5 护患纠纷率

组别

n

护患纠纷数量

护患纠纷率(%

研究组

39

0

0.00

对照组

39

5

12.82

χ2

-

-

5.342

P

-

-

0.021

3 讨论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对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而言,为了帮助其有效避免并发症和术后的不良事件,护士应积极探索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从而充分考虑到护理期间的一些细节工作,以便实现护理服务综合质量的提升[5]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部分研究资料表明,由于对于相关的健康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系统学习机会,很多患者并不知道在手术结束后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这一点导致患者无法充分依据护士的引导规范自身言行,对于患者自我护理工作的充分开展与术后康复期间身心健康的恢复造成了影响[6]。基于此,随着护理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护士对于患者护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进一步推动护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护理康复期间的配合度。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股动脉鞘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股动脉鞘管也是患者术后最容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7]。对此,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导致相关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自我护理意识相对偏低。基于此,在康复过程中,很多患者往往容易出现乱动的情况,这一点导致术侧肢体无法处于一个伸直的制动状态。在弯曲的过程中,股动脉鞘管会对患者血管壁造成一定的影响,其增加了血管壁损伤的几率[8]。为了进一步应对相关问题,护士对患者护理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其进一步推动了护理工作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通过及时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引导患者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与了解水平,其对于患者护理配合度的提升很有帮助。与此同时,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士可以及时做好有关的实际情况的关注并根据患者表现出的一些临床表现对于护理工作内容进行个性化调整[9]。在置管过程中,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充分了解为什么要保持仰卧体位以及制动的重要意义,这一点可以让患者从内心更加认同护理工作任务并积极做好对于护理服务的充分配合,其为患者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置管期间,通过及时做好患者的监护工作,护士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这一点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和危险因素的及时发现应对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10]。在拔管过程中,考虑到患者容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问题,因此,护士应在拔管前做好对于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的密切关注并开展周围皮肤麻醉,从而有效降低拔管过程中带来的不适感。与此同时,在保管时,护士应准备好阿托品、平衡盐、多巴胺等应急药品,以便患者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及时进行妥善应对,从而保全患者生命安全。在拔除股动脉鞘管后,应采用纱布进行八字法加压固定,同时用盐袋进行相应的压迫,这一点可以促进患者拔管后并发症的合理预防。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的引导下,护士可以进一步考虑到患者护理期间的诸多诉求,其有利于推动患者护理服务综合水平的提升和持续优化,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身心健康的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意义[11]。与此同时,在该护理模式下,护士可以更好地加强自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拉近自己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其有利于帮助患者在与护士交流的同时实现对于心血管介入术的了解以及术后股动脉血管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基于此,患者可以更加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管控,促进了护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的辅助价值。与此同时,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整体护理干预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了患者术后康复阶段的诸多诉求,其可以使护士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临床引导作用,有利于推动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我国临床护理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价值与实践意义[12]。对于患者而言,这一护理模式可以推动其护理体验感的优化,同时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对于患者整体健康的改善很有帮助。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后,护士可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积极做好对于相关知识的讲解,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知识和技巧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同时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其促进了患者综合健康水平的持续优化。与此同时,该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率的提升,从而充分消除患者的潜在风险。基于此,患者预后并发症率可以得到相应的降低,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护患纠纷问题的规避具有积极的辅助价值。

综上,从护士的角度分析,在护理心血管介入术患者时,为了帮助其降低术后股动脉鞘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其应做好对于整体护理干预模式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徐晓辉.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调节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262-264.

[2] 赵倩囡,申倩倩,朱美红,.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相关理论研究进展[J]. 中国乡村医药,2023,30(10):71-73.

[3] 王育华,吕春燕. 延续性干预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贵州医药,2023,47(11):1833-1834.

[4] 王晓燕. 延续性干预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3,20(9):196-197.

[5] 杨静,谭娜娜.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前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J]. 基础医学理论研究,2023,5(3):14-16.

[6] 陈冰洁,卜莎莎,辛玉美,. 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4,30(1):133-136.

[7] 吴晓,吴晨霞,邹华珍. 优质护理对心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0):1439-1442.

[8] 刘美红. 风险管理联合细节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术期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23,36(5):1222-1224.

[9] 陈芳. 全面护理模式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3,40(1):82-84.

[10] 张睿,高学琴,林平,.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血管健康评分轨迹特征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816-822.

[11] 王春苑,陈小冰,柳彩阳,. Teach-back健康教育对心血管疾病行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8):15-18.

[12] 韩佳玉,徐明星. 基于循证理念的延续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术后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0):170-173,193.

作者简介

姓名:王怡萱(出生年月1989-06)性别:女,民族:壮,籍贯:广西南宁市, 学历:本科,学位:无,职位:护士,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