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根管显微镜技术;超声技术;牙体牙髓;效果
正文
牙体牙髓病是牙齿硬组织和硬组织内牙髓组织疾病的一类统称,属于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患者在进食后口腔中极易产生感染,引发炎症的疾病,而且所引起的疼痛,也让患者感到难以承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健康[1]。因此,发生此类疾病要及时给予治疗,以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根管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通过清除牙髓病变,填充根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在治疗中,常规根管治疗中仍存在很多的临床问题,使得治疗效果不佳。而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此病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很好地改善了常规根管治疗中所出现的问题,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健康[2-3]。基于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10—2023.10期间于校附院收治的牙体牙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女=23:20,年龄24~48 岁(35.44±1.05) 岁 ;观察组中:男:女=24:19,年龄25~51岁(36.12±1.73) 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无显著差(P>0.05)。入选资料:①本次研究符合《临床口腔科学》的诊断指南[4];②经 X 线片诊断确诊患有牙体牙髓疾病;③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口腔重大疾病者;②患有血液类疾病者;③患有精神异常、无法配合研究者。
1.2 方 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口腔麻醉,然后开髓,确定牙髓病变组织,再用3%的过氧化氢清洗根管,最后选择合适的填充剂填充根管。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观察组实施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使用根管显微镜,对牙体部位进行探查,确定根管位置;②使用超声仪器,在根管口处开小孔,使髓腔充分露出;③利用根管髓针找出病变部位并充分扩展根管;④在根管显微镜下,继续使用超声仪和根管灌注装置,清洗根管腔内的钙化组织,并利用超声技术去除根尖周围的固体杂质和异物;⑤选用合适的优质根管填充材料,填充根管;⑥在根管入口处封闭根尖,以避免引起感染;⑦最后通过根管显微镜检查治疗情况,确保髓腔内无异物残留;叮嘱患者定期复诊[5-6]。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②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③比较两组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采用Eichner 分类法判定患者的咀嚼和语言功能,评分越高,功能恢复越好)及疼痛评分(采用VAS疼痛量表评价,评分越低,疼痛越轻)。④比较两组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⑤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软组织化学损伤、残髓炎、牙尖折裂、牙龈红肿及患牙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有效 | 比较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43 | 23(53.49) | 19(44.19) | 1(2.33) | 42(97.67) |
对照组 | 43 | 15(34.88) | 17(39.53) | 1(25.58) | 32(74.42) |
X2 | - | - | - | 9.685 | |
p | - | - | - | 0.002 |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应激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Cor、E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应激指标对比(x±s,分)
组别 | 例数
| Cor(μg/L) | E(pmol/L) | NE(μ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3 | 65.35±8.32 | 56.08±7.16 | 451.73±21.15 | 397.85±15.43 | 60.68±8.38 | 48.51±5.13 |
对照组 | 43 | 65.15±8.51 | 60.89±8.05 | 452.01±20.56 | 408.31±16.56 | 60.51±8.44 | 51.32±6.67 |
t | 0.110 | 2.928 | 0.062 | 3.030 | 0.094 | 7.646 | |
p | 0.913 | 0.004 | 0.091 | 0.003 | 0.926 | 0.001 |
2.3 两组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VAS评分对比(n, `x±s)
组别 | 例数
| 咀嚼功能 | 语言功能 | VAS评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治疗前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3 | 4.35±1.03 | 9.16±0.46 | 4.53±1.15 | 9.15±0.83 | 4.08±1.38 | 2.12±0.43 |
对照组 | 43 | 4.23±1.11 | 7.19±0.55 | 4.51±1.06 | 7.31±0.36 | 4.11±1.24 | 3.32±0.67 |
t | 0.520 | 18.017 | 0.084 | 13.337 | 0.106 | 9.884 | |
p | 0.605 | 0.001 | 0.933 | 0.001 | 0.917 | 0.001 |
2.4 两组的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麻醉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长(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临床指标对比(n, x±s)
组别 | 例数 | 麻醉时间(min) | 手术时间(min) |
观察组 | 43 | 20.15±4.38 | 70.68±8.26 |
对照组 | 43 | 45.54±5.34 | 46.87±7.49 |
t | - | 24.107 | 14.003 |
p | - | 0.001 | 0.001 |
2.5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中出现软组织化学损伤1例、牙龈红肿1例、患牙疼痛1例,总发生率为6.98%(3/43);对照组中有软组织化学损伤3例、残髓炎2例、牙尖折裂2例、牙龈红肿3例、患牙疼痛4例,总发生率为32.56%(14/43),两组对比:X2=8.871,p=0.0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或髓腔内的病变,此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牙体表面被蛀牙、龋洞等腐蚀所引起的病变,并由于口腔内的感染造成牙髓腔内的深层感染和损伤。由于牙髓组织是生长在根管内的神经和血管组成的组织,仅通过根尖孔和根管侧枝与外界相通,所以血液循环相对不足;如果牙髓发炎,它就没有再生能力,只会走向坏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7-8]。所以一旦发生此病,对于患者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患者不仅要承受极大的疼痛,牙齿也会变得敏感,使其咀嚼功能严重受损,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进食和咀嚼以及语言功能;同时不及时的治疗引起的牙齿坏死和丧失,也对患者的口腔美观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9-10]。因此,在出现牙体牙髓疾病后,要及时给予治疗,以保证牙齿的功能恢复及健康。
根管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通过有效清除牙体牙髓中的病变组织和感染源、充填根管以达到有效恢复牙齿健康的效果。常规的根管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的特点,但对于严重的病变程度,其效果就有一定的欠缺,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使其治疗中需反复较多次数地进行治疗,而且其在操作上也需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常会出现因医生操作不当或不规范,使髓腔中的病变清理不彻底,以致于造成髓腔内的再度感染,容易引起软组织化学损伤、残髓炎、牙尖折裂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延缓了患者的康复进程[11]。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根管显微镜技术及超声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该治疗方法能帮助医生更好地确定髓腔内的根管病变部位,以保证进行更为精准的治疗;并有效清除病变组织,保证了牙齿的健康恢复[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更高,且VAS评分更低,应激水平更低、麻醉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长(P <0.05),提示通过根管显微镜的高放大倍率,为医生提供了清晰的视野,使医生更为准确地探寻病变部位和周围牙体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能更有效地进行治疗;并通过超声仪器的有效清洗,更为有效地清除了腔内的坏死组织和钙化病变,减少了根管的进一步变形,降低了在治疗中对牙体周围组织的损伤;其及时地对病变进行处理,很好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牙齿的功能恢复,以降低了治疗中病变组织中应激反应影响,缩短了治疗时间。另外,结果中还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可知此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凭借其高效、精准、安全的治疗特点,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牙齿的尽快康复。这与孙健[13]等的研究类似,都充分说明了,这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牙齿健康,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牙体牙髓治疗中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联合应用,对于促进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和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莫福有, 谢碧妍.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20):30-32.
[2] 赵树玲,邸春蕾,焦正凯.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44-45,49.
[3] 王丹,王万青,徐帅鹏 . 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J]. 系统医学,2021,6(23):179-182.
[4] 邵扬.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智慧健康,2023,9(12):103-106.
[5] 贾艳军.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和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J] .黑龙江医学,2018,42(3):226-227.
[6] 余秋利,刘厚伦,黄卫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次性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4):88-89,91.
[7] 徐军义. 显微根管治疗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不可逆性牙髓炎治疗中的疗效及术后疼痛程度评价. 当代医学, 2020, 26(6):138-139.
[8] 张颖,周倩,杨卫东.超声根管治疗联合SonicFill声波树脂修复对Ⅱ类洞牙体缺损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刊,2020,55(1):99-102.
[9] 郭大为.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23-24.
[10] 冷春涛,吾斯曼江·艾尔肯,袁媛.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30-31.
[11] 寇丽红. 在牙体牙髓治疗中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效果分析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9,19(94):202-203.
[12] 于滢滢.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20):41-43.
[13] 孙健,魏媛媛.牙体牙髓治疗中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应用及与常规治疗的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7):4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