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应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中及其对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李欣明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 678400

摘要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应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中及其对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德宏州人民医院2022年06月-2023年06月收治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0例,予以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30例,予以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术毕均实施PCIA 镇痛。就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情况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呈更高水平,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h、12h、24hVAS评分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应用于应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中,可明显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减轻患者术后48h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肯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PCIA镇痛;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疼痛;康复

正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1]。然而,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术后镇痛方式主要是靠药物镇痛,但药物镇痛可能存在镇痛效果不佳、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术后疼痛问题,医学界提出了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的方法。肋间神经阻滞是胸腔镜术中由主刀医生通过在肋间神经出口处注射麻醉药物进行疼痛传导阻断,胸椎旁神经阻滞则是麻醉医生在术前通过在胸椎旁的神经丛注射麻醉药物来达到镇痛的效果。而PCIA镇痛则是通过让患者自己控制药物的给药速度和剂量,达到个性化镇痛的效果。这种联合镇痛方式,可以更全面地阻断术后疼痛的传导,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为此,本文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展开相关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方式,促进患者更快速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德宏州人民医202206-202306月收治的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30患者,观察组30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最低值31岁,最高值74岁,平均45.25±4.44)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分别有10例、20例。根据民族比例:27例,傣族2例,景颇族1例。观察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最低值26岁,最高值76岁,平均45.21±4.42)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分别有11例、19例。根据民族比例:27例,傣族2例,景颇族1例。对比以上两组患者的基线信息,具有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年龄超过20岁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获得我院有关科室允许。

排除标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未完成研究,中途退出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免疫系统障碍患者;严重感染症状患者。 

1.2方法

对上述60例患者患者,均开展静脉快速诱导,设置氧流量数值,即为1L/ min静脉持续泵入推注顺阿曲库铵(生产厂家: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57,规格5mg 

对照组:本组为患者提供肋间神经阻滞。具体方式如下:胸腔镜手术中,找到肋间神经走行部位,距离肋锥关节外,大约5cm位置实施肋间神经阻滞,给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ml100mg),剂量为5ml

观察组:本组为患者实施胸椎旁神经阻滞。具体方式如下:麻醉医生经超声引导,对切口上下1 -2胸椎节段,脊柱正中线旁做穿刺处理(2.5cm-3cm)。应用一次性穿刺针20G),经超声平面外进行一层一层穿刺。超声引导位于上下横突间,对肋横突韧带突破后,将针尾注射器予以回抽,如果出现脑脊液血液,则注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37,规格:10ml100mg),剂量为5ml

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由麻醉医师对镇痛泵进行配置,包括100 μg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54171,规格100μg),0.2g的注射用盐酸曲马多生产厂家: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7规格:0.1g),然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对患者注射。

1.3观察指标

    1)就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展开比较,包括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拔除时间

2)就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展开比较,包括术后1h12h24h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2],满分10分,1-3 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重度疼痛,7-10分为严重疼痛。

3)就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展开比较,包括术后48 h 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前者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后者采用睡眠匹兹堡睡眠质量表,总分21分,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睡眠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获得的所有相关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比较,手术相关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康复情况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对比两组数值的大小,倘若最终P值小于0.05,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出血量呈更高水平,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神经阻滞操 作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 ml

麻醉苏 醒时间 min

气管插管拔 除时间 min

胸管拔除时 间(d

对照组

30

118.45±3.61

4.12±0.61 

121.33±8.61

15.31±2.68 

20.41±2.42

3.66±0.06

观察组

30

124.96±3.94

12.32±0.82

133.41±8.53

10.32±2.32

15.03±2.21

3.21±0.05

t

6.673

43.946

5.459

7.711

8.991

31.55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术后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术后1h12h24hVAS评分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VAS评分相比于,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后1h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

对照组

30

1.91±0.04

2.55±0.32

3.67±0.36

3.79±0.56

观察组

30

1.19±0.08

1.77±0.25

2.55±0.41

3.72±0.51

t

44.091

10.521

11.243

0.506

P

0.000

0.000

0.000

0.615

2.3术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呈更低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对照组

30

40.23±5.27

8.33±0.92

观察组

30

65.19±7.89

16.45±1.31

t

14.409

27.783

P

0.000

0.000

3.讨论

     肋间神经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是常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镇痛的方法。然而,单独使用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范围有限,只能覆盖手术部位的局部区域。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中,手术范围相对较大,因此肋间神经阻滞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镇痛效果。胸椎旁神经阻滞通可以提供更广泛的镇痛范围,但由于解剖结构的限制,有时难以准确定位胸椎旁神经节,从而影响了阻滞的效果[3]。为了克服肋间神经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的局限性,联合PCIA镇痛成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PCIA是一种病人自行控制静脉镇痛的方法,通过静脉自动输注镇痛药物来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

本文得出,观察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呈更高水平,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呈更低水平P<0.05)。原因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更多的技术技巧和经验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准确定位和注射。相比之下,肋间神经阻滞操作相对简单,所以对照组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较短。其次,胸椎旁神经阻滞涉及到更广泛的神经分布区域,可能会导致术中血管损伤增加。对照组肋间神经阻滞仅涉及肋间神经区域,所以术中出血量较少。麻醉苏醒时间方面,由于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减轻了术后疼痛,从而促进观察组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和胸管拔除时间方面,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而促进气管插管和胸管的早期拔除。临床有关学者也开展了类似的试验,结果和本文具有一致性[14观察组患者术后1h12h24hVAS评分呈更低水平P<0.05)。究其原因,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可以更好地覆盖和阻断术后疼痛的传入神经,有效减轻了术后胸腔镜肺手术的疼痛程度,从而使患者的VAS评分降低。同时,联合PCIA镇痛可以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疼痛缓解,从而使VAS评分降低[5]。另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呈更低水平P<0.05)。是因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疼痛控制,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受,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需求,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积极的影响由于较少的疼痛感受和较少的药物使用,患者会有更好的睡眠质量和更充足的休息较低的VAS评分和更好的术后疼痛控制而具备更高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与临床相关报道一致[6]

综上,针对操作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镇痛,能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气管插管拔除、胸管拔除时间,缓解术后48h内的疼痛程度,帮助其尽快康复,可在今后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昂,席勇,李翠,. 胸腔镜直视下两种神经阻滞在单孔胸腔镜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J]. 浙江医学,2023,45(8):850-854.

[2]段春宇,王刚,丁超,. 胸椎旁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21-24.

[3]沈亮,王飞,孙槁烽. 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对单孔胸腔镜肺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 交通医学,2022,36(6):613-616.

[4]张兆晖,刘晓琴,张丽平,. 3种镇痛方式在快速康复理念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分析[J]. 重庆医学,2020,49(7):1106-1109.

[5]王姝玮,李懿,费敏,.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单孔胸腔镜辅助肺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影响的临床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5):723-727.

[6]胡礼宏,徐霞,沈韦羽,. 胸腔镜下胸椎旁阻滞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镇痛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33):2596-26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