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与价值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
正文
引言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尤其在高风险人群如免疫抑制患者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但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耗时长、敏感性低等问题。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因其快速、非侵入性和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对比分析G试验与常规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阳性率及治疗有效率,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早期诊断工具,从而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90例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纳入标准:1.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2.根据相关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侵袭性真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被临床医生判断为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3.病程在2周之内。4.患者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能够按照研究要求完成随访和检查。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75岁。2.已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3.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对研究所用药物或检查方法有过敏史。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方法,实验组采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进行早期诊断,具体如下:
(1)样本采集:从疑似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采集体液样本,常用的样本包括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等。样本的采集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污染。(2)样本处理:采集到的样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心以去除杂质和细胞碎片,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处理后的样本通常会分成若干份,以备后续检测使用。(3)检测试剂准备: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特定的检测试剂,这些试剂通常包括与1-3-β-D葡聚糖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和用于标记的酶或荧光物质。(4)检测操作:将处理好的样本与检测试剂混合,通过特定的检测平台(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荧光免疫分析)进行检测。在这一步骤中,1-3-β-D葡聚糖如果存在于样本中,会与试剂中的抗体结合,形成可检测的复合物。(5)结果分析:检测完成后,通过读取检测平台上的信号强度来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1-3-β-D葡聚糖。通常,信号强度超过预设的阈值即表示样本中存在真菌成分,从而提示可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6)结果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实验室会出具正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会明确指出样本中是否检测到1-3-β-D葡聚糖,以及相应的浓度水平。
1.3观察指标
(1)诊断准确率:这是衡量检测方法正确识别患者是否患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能力。准确率是真阳性(正确诊断为感染)和真阴性(正确诊断为非感染)结果的总和除以所有测试结果的总数。(2)阳性率:阳性率是指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占所有接受检测患者的比例。这个指标反映了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识别出多少真正的感染病例。(3)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是指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或治愈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间接反映早期诊断对于治疗结果的积极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实验组在诊断准确率、阳性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诊断方法的对照组。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2%,而对照组为78%。实验组的阳性率为85%,对照组为6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P<0.05)。
表1治疗有效率
组别 | 诊断准确率(%) | 阳性率(%) | 治疗有效率(%) |
实验组 | 92 | 85 | 88 |
对照组 | 78 | 65 | 70 |
3讨论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且在某些情况下敏感性不足。G试验作为一种快速、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能够显著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诊断效率。研究表明,G试验在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指的是检测方法能够正确识别出真菌感染的能力,而特异性则是指检测方法能够排除非真菌感染的能力。G试验的高敏感性使其能够早期发现真菌感染,而高特异性则有助于减少假阳性结果,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早期诊断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诊断能够使患者及时接受抗真菌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G试验的快速结果反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及时的治疗决策依据,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与传统的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G试验具有明显的优势。真菌培养通常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而G试验可以在数小时内提供结果。此外,真菌培养受样本采集、运输和培养条件的影响,而G试验则相对稳定,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临床医生在使用G试验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历史进行综合判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辅助诊断工具,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卓婷,黄妹,林小菊,等.1,3-β-D葡聚糖检测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试验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9):2102-2103.
[2]杨平.(1,3)-β-D葡聚糖检测在重症肺炎患者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2):86-87.
[3]苗强,徐晓华,魏彬,等.炎性指标联合(1,3)-β-D葡聚糖检测在早期鉴别诊断真菌与细菌血流感染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01):96-100.
[4]张明强,赵瑞秋,余国容,等.(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儿童的诊断准确性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0,15(04):280-284.
[5]李爽,姜友珍,邓辉,等.1-3-β-D葡聚糖、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侵袭性真菌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20,41(07):1558-15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