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癫痫;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发作频率;脑损伤标志物;炎性指标
正文
癫痫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放电突发的短暂性异常情况,儿童时期发病者约占到75%~80%,临床症状主要有自言自语、吞咽困难、全身抽搐等,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较大伤害[1]。对于该类患者临床主张选择药物控制病情,丙戊酸钠缓释片可通过升高脑内γ-氨基丁酸的浓度,抑制癫痫发作,但会影响患者骨代谢,且单一用药效果较差[2]。左乙拉西坦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均值得推荐。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比探究了联合服用两种药物的优势,具体报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拟定所有研究对象均从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中选取,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经筛选共有116例患者符合入组要求,男女例数一致,年龄中位值为(39.52±20.75)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8年;原发和继发病例分别为62例、54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结合其自愿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方面无较大差异性(P>0.05)。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商议认为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审查,批准本次研究,所有研究经详细了解均签署同意书表示积极配合完成。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4]:(1)入组患者临床表现均与相应诊断标准相一致;(2)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无占位病变或其他疾病;入组近三个月内每月发作次数超过1次;(4)所有患者均能严格遵医嘱配合完成治疗,配合度较好;(5)患者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中涉及的药物有变态反应者;(2)心肝肾重要器官功能存在异常者;(3)血液、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伴相关疾病者;(4)对本文研究方法不认可拒绝配合者。
1.3方法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实施调脂、保护脑神经、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国药准字H41022917,洛阳伊龙药业有限公司的丙戊酸钠缓释片,剂量为5~10mg/(kg·d),连续服用7d,如果服用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明显,可按照该剂量持续服用,如果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较小,可适当增加剂量,控制最大剂量<30mg/(kg·d)[5]。以此为基础指导其口服国药准字H20143177,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左乙拉西坦片,初始按照每次0.5g剂量服用,每日两次,连续服用7d,如果服用后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明显,可按照该剂量持续服用,如果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较小,可适当增加剂量,可按每次1.5g服用,每日两次[6]。所有患者服药时间均为半年。
1.4观察对比指标和评价标准
(1)治疗6个月后统计两组控制、显效和有效总例数,计算对比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不再发作癫痫症状表示控制;临床发作数量超过75%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癫痫症状发作减少范围为50%~74%表示有效;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在治疗后减少低于50%表示无效[7];(2)详细记录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时间,对比两组差异性;(3)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脑损伤标志物及血清炎性因子,对比两组血清S-100β、HMGB-1和TNF-α、IL-6的变化情况[8]。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用SPSS22.0代入处理相关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形式描述,采用t、F进行参数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形式描述,采用非参数进行对比检验。设定α=0.05,P<0.05表示差异存在,P<0.01表示组内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控制、显效和有效例数发现,研究组总例数更多,总有效率也显著更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 控制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n=58) | 22(37.93) | 12(20.69) | 14(24.14) | 10(17.24) | 48(82.76) |
研究组 (n=58) | 36(62.07) | 14(24.14) | 6(10.34) | 2(3.45) | 56(96.55) |
X2值 | 6.342 | ||||
P值 | 0.011 |
2.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有所降低,研究组发作频率更低,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也缩短较多(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发作频率(次/年) | 发作持续时间(min/次)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58 | 2.94±0.45 | 1.10±0.52 | 4.48±1.88 | 3.65±0.72 |
研究组 | 58 | 2.79±0.76 | 0.37±0.06 | 4.94±1.29 | 2.25±0.57 |
t值 | 1.086 | 8.709 | 1.325 | 9.823 | |
P值 | 0.281 | 0.000 | 0.186 | 0.000 |
3.讨论
据统计,在我国所有癫痫患者中难治性癫痫达3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一种抗癫痫药,主要是通过影响脑内γ-氨基丁酸及神经递质,升高癫痫发作阈值,发挥抗癫痫的功效,但临床研究显示,单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欠佳,而且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本文通过对比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HMGB1均明显降低,对比组间数据可知,研究组相关指标降低更多(P<0.05),说明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和控制患者炎性反应。
综上所述,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癫痫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损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等方面的效果与单药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更能达到预期,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晗.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21,048(011):106-109.
[2]陈少川,陈鲁鲁,许琳婷,等.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020(001):16-19.
[3]王磊.王红梅.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1,031(026):62.
[4]刘源源.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癫痫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miR-134-5p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000(003):349-352.
[5]吴昊昊,杨君素,黄保岗,等.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042(010):151-156.
[6]安娜.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029(004):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