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期刊: 健康文摘 DOI: PDF下载

赵东婷,韩红革通讯作者

河北省香河县中医医院,河北省065400

摘要

目的 研究商议以产科护理为方向,对产妇实施不同的产科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以突出产科护理新模式的优势。方法 拟定以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为例进行本文研究,共选出110例符合要求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5例,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发现,研究组护理方式在提高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更有利,产程也相对更短(P<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在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等方面可达到更理想效果,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剖宫产率;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

正文


    尽管卫生机构在近些年开始严格控制剖宫产的指征,但我国剖宫差率仍然远远高出合理标准。大量研究显示,剖宫产术会使产妇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可能引起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而且瘢痕子宫还会对子宫的复旧及长远预后产生影响[1]。为提高产科自然分娩率,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产科也在积极寻找一种更适宜的护理模式。研究证实[2],产科护理新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可满足上述需求的护理模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符合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对其采用常规和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效果差异性分组进行了对比,具体方法和结果报道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择的产妇均为我院产科20211—20225月收治的阴道试产、单胎妊娠者,按照入组要求选出110例符合要求者,中位年龄为(26.55±1.80)岁,孕周均值为(39.15±0.65)周;平均体质量为(20.35±1.16kg/m2。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统计学软件代入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性较小(P0.05),可以参与临床对比。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4]:(1)所有入组产妇均为头位妊娠,孕单胎,足月;(2)不存在如骨盆狭窄等剖宫产术绝对指征者;(3)产妇精神、认识等方面均不存在异常;(4B超检查胎儿体重范围为2.5~4.0kg;(5)所有产妇均对本次研究方法知情且签字同意配合。排除标准:(1)如感染HIV需进行特别监护的特殊产妇;(2)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较严重的产妇;(3)产妇为瘢痕子宫;(4)精神和认知等方面存在显著异常者;(5)产妇是辅助妊娠。

    1.3护理方法

入院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常规产前指导和产后护理,合理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5]

研究组则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前护理2产中护理3产后护理。

    1.4对比观察指标和判断评价标准

    1)采用院自制的产妇掌握护理知识调查问卷指导产妇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计分,采用百分制,产妇掌握知识水平程度随着分值的增加而提高;(2)记录两组各个产程所用时间并进行组间数据对比;(3)统计两组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情况,计算相关占比并进行对比;观察记录产妇出现早产、自发性流产和围产期胎儿死亡等的情况,计算并对比总占比,护理效果与发生率为反比例关系。

    1.5统计学分析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选择2017EXCEL表输入并校对相关数据,SPSS21.0统计学工具处理,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用两样本均数t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检验统计单位;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以四格表或Fisher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检验,设定α=0.05为衡量检验水准,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在统计学方面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掌握护理知识的程度评分

对比发现,研究组掌握的护理知识程度各项评分优势更显著(P0.05),见表1

1  两组产妇掌握护理知识的程度评分对比(,±s)

组别

母乳喂养

保暖护理

卫生清洁

脐部护理

臀部护理

对照组

(n=55)

72.35±1.06

71.56±1.55

75.03±3.72

72.35±3.17

75.12±0.91

研究组(n=55)

91.24±1.35

92.36±1.21

95.24±2.42

92.09±1.36

93.85±2.08

t

11.563

12.386

10.304

11.216

10.675

P

0.001

0.001

0.002

0.001

0.007

   2.2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除第三产程时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外,两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所用的时间均有较大差异性(P0.05),见表2

2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对比(min,±s)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

对照组

(n=55)

752.15±52.47

73.64±25.66

7.32±2.55

848.65±133.24

研究组

(n=55)

643.85±46.97

60.17±24.65

7.16±2.15

695.20±125.31

t

13.921

3.428

0.376

7.722

P

0.001

0.001

0.702

0.001

2.3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和不良分娩情况

对比显示,两组自然分娩率存在较大差异性,研究组相对更优(P0.05);研究组分娩结局更好(P0.05),见表3

3  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和不良分娩情况对比[n,(%)]

组别

分娩结局

不良分娩情况

自然

分娩率

剖宫产率

自发性

流产

早产

围产期

死亡

发生率

对照组

(n=55)

40(72.73)

15(27.27)

3(5.45)

3(5.45)

0(0.00)

6(10.91)

研究组

(n=55)

51(92.73)

4(7.27)

0(0.00)

1(1.82)

0(0.00)

1(1.82)

X2

6.645




3.912

P

0.010




0.045

3.讨论

产科临床常见这种情况,部分孕妇因为害怕和恐惧心理影响,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来自然分娩的决定而选择剖宫产分娩。如果极度焦虑和恐惧,会增加产妇交感神经的兴奋感,从而提高其对刺激的敏感度,降低痛阈,进而影响到子宫规律收缩情况,延长其胎先露下降时间,减缓产程发展,最终对胎儿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采用具有人性化的产科护理新模式,指导产妇对分娩相关知识提高认知度,从而能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更适宜的分娩方式。

通过调查对比显示,研究组对各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分娩率、产程用时、护理满意度等均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证实产科护理新模式在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人性化服务原则,从产前、产时、产后为临床产妇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并为其创造温馨舒适的分娩环境,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选择自然分娩,提高生产质量。研究显示,产科护理新模式在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等方面的作用均更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江霞.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J].东方药膳,2021,00(20):18-19.

[2]李依蓉.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J].健康大视野,2021,00(17):176.

[3]胡晓萍.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于促进自然分娩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00(013):123-125.

[4]杨启冰.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00(007):111-118.

[5]赵霞,杨同彩,杜丽斯.产科优质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评价[J].医药界,2021,000(003):1-1.

 

 

 

 

 

 

 

 

 


...


阅读全文